查看原文
其他

师说丨郑庆杰:我们如何安然、诗意地栖居(上)

师说 赣南师范大学 2020-09-19


  

人与生俱来就有探索创造的冲动,有与人联系、交流的欲望,有对秩序、格局的敏感,这是人性的潜能。


但是,到了大学阶段,许多理应无限发展的可能,却戛然而止。敏感被漠然取代,好奇被焦虑捕获,我们如何安然、诗意地栖居,作为一个问题再次回到我们面前。


这是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郑庆杰为我校大学生撰写的文章,作为博士团系列作品,从大学生的实际问题提出发为我们重建精神的家园提供了可行性阐释。


本期关键词:理解、焦虑与好奇


同学们: 


相遇不易,且行且珍惜


我常想,人生天地间,芸芸众生,宛如行走在数学的四个象限中,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坐标轴无限延伸,我们可能在每个适合于自己的象限遇到无数个你、我、他,但是我们作为个体的生命却是有限的。 


所以,有限的际遇和擦肩而过,都是需要珍惜的,只因为我们的相遇并不容易。


虽然相对于天地与时光而言,我们注定会成为过客,但是恰恰是过客的匆匆,我和你们的相遇,才在白驹过隙流水般的日子里,让我们彼此映衬、充实、丰满,乃至浓墨重彩相互的青春岁月,虽然我已青春不在。


当这一切成为过往,我会在黄昏的日子,想起你们的青春无限好。那时我可能会说,谢谢同学们,有你们的青葱时光流过我身旁,我的岁月不悔。


我与你,心与心


如果想实现上述的美好心愿,我想我们的沟通和交流需要徐徐展开。彼此的交流和对话是第一前提,课堂上我们有问题的追问、真理的激辩,但我想还不够。有些话,需要慢慢说;有些想法,需要细细的梳理。


我们每个人通常都非常期望得到别人的理解,恰如其分地理解别人,做到相互之间的深度沟通,但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比如在课堂上,我的身份是老师,站在前面;你们的身份是学生,坐在下面。我们传统的模式是我讲你听,但是打心底里,我是多么期望走进你们的中间。可目前教室空间的建构和设置,已经从物理层面限制了我们向往的那种理想交流状态。 


这个问题,我想问及:为什么教室的建筑空间如此设计,为什么非得如此设计?这样的空间建构形态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物的秩序?这些物的秩序的设计一经形成,为什么难以改变?


我们作为借助于这些物与空间而工作、生活于其中的人们,随着活动的展开,天长日久地习惯了这些空间秩序的安排,我们这些具有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行动者,在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时,是否也在遵从这些看似无需追问的物与空间的秩序之同时,建构了我们的互动关系和交往规则,在让物为我所用和 “役于物”之间,我们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聚焦问题,寻觅精彩


退一步讲,我们暂且不考虑空间的秩序,我们在课堂上相互讨论的时候,在我看来,整个空间只有一个核心和焦点,那不是你们,不是我,也不是教科书,更不是我们的PPT,而是我们所讨论的问题。


 只有问题,才会是我和你们的关注所在。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是问题,作为主角,引导着我和你们,一起思考,一起讨论,一起怀疑,一起追问。


关于问题,我想明确精准的答案是每个人的期待。但是,获得一个人人服膺和无可辩驳的答案,却不应成为我们的首要目标。


面对问题,我们都是无知者,但投注到我们既有的思维方式、认知框架、知识领域中的一束光,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为这束光所吸引。


由于我们各自的经历、文化背景、知识积累等方面都不一样,这意味着这束光引导着我们所展开的对于问题的追问,也是一条不同于其他个体的独特进路。


当我们面对问题本身,每个人在宽容的交流和理性的怀疑之后,我们期望取得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在相互的交流和辩论中,我们训练了各自对于问题本身的追问、怀疑和批判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和练就,要胜于单纯地对于问题终极答案的获得。


二是我们把通过各自的那束光的引导而获得的对问题的认识,彼此交流沟通之后,会在既有的认识基础上,相互之间扩大、融合、拓展对于问题的认识,同时也巩固了我们达成共识的基础。 


但是问题远没有完结,甚至可以说,当你的生活中充满了无限好奇的问题时,人生的精彩才刚刚开始。


好奇?焦虑?


记得上学期刚上第一节课,大体介绍专业课的基本情况后,就有同学问了两个问题:这门课程有什么用?期末考试能否顺利通过?


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很是理解你们的心情,毕竟这门课程如果没有多大用处,那就没有多少激情可言了。其次,谁都不愿挂科。


可是同学们的这两个问题,却让我感触颇深。我能体会到,你们将来面对的就业压力,已经积成了深深的焦虑。这些焦虑其实在大学四年的伊始就出现了,或者上大学之前。它无形而又无处不在,有些时候还很是让人无奈。


于是,这些面对不确定的未来的焦虑促使不少同学,从大一开始,就用是否有用的标准评判大学里的学习、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上课、社团、交友、时间规划、假期实践。


少一些焦虑,多一些从容


大学是你求知刚刚开始的阶段,你们就像青春的鹿群,刚刚踏入春天的无际原野,面对这一新天地中的意义和价值,以及生命的体验,绝不是有用与否所能涵盖的。


如果大学四年充斥你生活中的全是对于未来就业、进入社会有用与否的标准,我想大学四年的生活好像会少了些色彩和味道。


当你用先入为主的经验判断,设定一个有用与否的标准,你或许会错失四年大学生活中更多的精彩。


面对一门课程,你焦虑它对未来就业无用;面对一次学术讲座,你焦虑它对未来无用;面对一场学术沙龙,你焦虑它无用;面对一个业余社团,你焦虑它无用;面对一个知心的朋友,你焦虑他对你未来的发展没有助力。 


当你的焦虑成为常态,弥漫在你生活的时时刻刻,到头来你会发现,你拒绝的太多,获得的太少,你的未来成为了你的焦虑。


比如西方哲学,比如专业理论基础课,你会发现,它通篇充满了深奥抽象拗口的词汇,充满了反复迂回的思辨,既不能直接操作,又不能像策略型的技术可以应用。于是乎,有些同学认为毫无用处,殊不知,这样的决断,会对自己的专业形成釜底抽薪的困境。


一部哲学史的展开,无不是几千年来古今中西的哲人,面对那些和人生、生命、世界息息相关的核心问题进行的反复思考与讨论。


比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美德?什么是上帝?我们能否认识世界?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如其所示,还是我们的感觉和语言所呈现给自我的?为什么会有不平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先贤哲人已经讨论了几千年,还没有明确答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哲学的讨论没有意义。


恰恰相反,这些讨论的议题关乎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与这个世界如何相处,这些问题还与我们生命的价值、意义和尊严直接相关。


在自然科学领域,当一个问题没有无解的时候,普遍认为这是科学的歧路或耻辱,而对于哲学来讲,没有明确答案,才是这门学科的尊严。 


因为这些问题的价值在于,它绵延数千年,依然得不到解答,但是却需要不断地讨论,这就是人之为人的尊严所在。


人不是被外界规定好程序的存在物,面对世界人类有着自己的决断,并存在未来发展的无数可能性。


当我们经过哲学的训练和思考,我们面对这个世界,或许会少了茫然和焦虑,多了自信和底气,有了对社会和人类的终极关怀和思考。


这个过程绝不仅仅是为专业奠定人文底蕴的价值关怀所在,也不仅仅是避免未来我们的同学成为专业人员时成为韦伯所论的“没有灵魂的专家”。我想哲学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人的教育,让人成为人。


多点好奇,改变人生


我愿我遇到的年轻人,能对这个世界充满无穷的好奇心。


我担心的是你们过早地被对于未来就业的压力、生存的忧虑荒漠了心灵,以至于冷漠地看到这个世界。凡是与你的焦虑无关的事情,你就认为那是千里之外与你毫无关联的事情。如果这样的境况愈演愈烈,你会发现生活中乐趣与美少了许多。


 到底是什么时候,我们丢失了像新生赤子一样的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呢?这是需要我和你们一起反问自己的。


没有了好奇心,对你我而言,人群是陌生的、他人的痛痒和疾苦是无关的:西部的支教是无助于自己未来就业的;城市农民工的工资拖欠、民营企业的“跑路”、山西黑煤窑的存在、全国中西部地区孩子的免费午餐计划和校车改革是我们力不能及的;货币的通胀和房地产的泡沫是我们无法左右的;俄罗斯的改革、叙利亚的战火是远在天边的国际风云。


 还有好多好多,这些都与我们无关吗?都不值得我们关注吗?相反,当我们深入思考了这些问题后会发现,虽然尽是身外之事,却皆为切身之痛。


 因为我们作为个体,看似独立,实则嵌入了生与斯长于斯的这个国家和这个地球。


 这些身外之事的发生是一连串的机制所造就的,从宏观到微观、从国际到国内、从国家到社区、从组织到个体,我们无处可逃。而且它们都会通过文明的脉络和生命的渴望、真理的探寻和正义的呼喊、自由的追逐和平等的争取召唤你。


 沿着这样的路径反观自身,假以时日,你的思想将日渐独立、丰满、变得锐利,你的个性将自由而鲜明,你对社会和世界的洞察力将更加深刻,你的人生或许从此与众不同。


如何培养好奇心?


如何培养自己的好奇心?读书,或者行走。心灵或者双脚,总有一个需要在路上。


  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解放自我的过程。面对围绕同一问题而众说纷纭的观点,你会在这些思想的激荡和相互辩难的冒险游戏中,逐渐塑造一个批判、理性的自我。而这些问题,与我们栖身于其中的这个世界生死共存。


作为人,我们如何安然、诗意的栖居,这是一个问题。


面对诸多思想,我们需要投身到这个世界中去,用脚步丈量河山、用眼睛观察人间、用行动投身社会、用良知体味冷暖。 


从城市到乡村,从东部到西部,从中原文化到边疆文化,从主流社群到边缘群体,从小康白领到底层,从都市到贫民窟,行走在这块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饱经沧桑的大地上,我们需要追问的是,书中的理论和历史告诉了我们什么,行走的这个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得到解释,如何面对,怎样行动,能否改变?


这一切的背后,是好奇心作为强大的推动力。 而好奇心的深处,实际上是对这个人世间的爱。 


下一期,我们将听郑老师谈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解析阅读经典的争论与作用,敬请期待哦。




郑庆杰简介:

山东济南人,毕业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博士,赣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赣南师范大学客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赣州市客家联谊会常务理事,美国堪萨斯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省部级课题多项。在多本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并参编教材。曾获“费孝通学术奖学金”等多项奖项。


精品推荐:

师说 | 王扬铭:记住心中那一抹亮丽的红色

师说丨王利民:大学是花园

师说丨陈永林:大约在秋季



编辑 / 高榕

QQ交流群 / 139659610

投稿邮箱:3048198590@qq.com

赣南师范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聚焦赣师 关注身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