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红刊财经】临近年终 机构投资者调仓忙——10月份大宗交易市场简析

2017-11-03 刘增禄 红刊财经

减持新规实施以来,A股大宗交易市场连续3个月成交规模降低,但经历了9月份难得的交易规模放大后,10月份受“国庆”长假和三季报时间窗口的影响,月内大宗交易活跃度也再度降低,成交金额环比9月份出现了50.19%的急速缩减。



月成交规模环比骤减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10月份有436家A股公司发生大宗交易858次,累计成交22.94亿股,月成交总金额263.4亿元,无论发生大宗交易的公司家数、交易次数、还是成交规模都较9月份明显降低(9月份480家A股公司发生大宗交易1323次,累计成交45.15亿股,月成交总金额528.83亿元)。


从月内的交易日看,10月份受“国庆”长假的影响,月内仅有17个交易日,而9月份有21个交易日。不过,统计日均成交金额,9月份约为25.18亿元,10月份则仅有15.49亿元,成交热情出现了十分明显的降低。当然,10月份大宗交易冷清与恰逢A股三季报时间窗口也有直接关系,财报披露的“敏感期”,大股东的减持行动也通常会有所收敛。而从个股的交易情况看,和9月份海康威视、分众传媒、广汽集团等多家公司成交金额在10亿元以上不同,10月份仅有巨人网络大宗交易累计成交超过了10亿元,10月13日、16日、19日,3个交易日公司发生的4笔交易合计成交3235.36万股,成交金额13.05亿元,3笔卖方为机构专用席位,仅10月16日发生的2笔交易,机构专用席位即抛售了公司11.36亿元的股份,而受此影响,公司股价也连续4天收出阴跌走势。



机构博弈氛围加重

  

进入四季度以来,市场博弈氛围加重,这在个股大宗交易情况上也同样有所反映。观10月份,两市858笔大宗交易中,机构专用席位出现在了138笔交易的买方营业部,同时,也有201笔交易的卖方席位也出现了机构的身影。在机构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买入的个股中,传媒、医药生物类行业公司相对数量较多,而机构卖出的个股中,则不乏电子、家用电器等今年以来牛气冲天的公司,年终之际,机构在大宗交易上排阵布局,其中不乏兵行险招的博弈之举。

  

以京东方A为例,统计数据显示,月内公司共发生了8笔大宗交易,其中7笔的卖方席位为机构专用席位,机构累计卖出金额5304.98万元。京东方A是近期A股市场上的绩优牛股,随着公司盈利能力得到改善,今年前三个季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694.08亿元、64.76亿元,同比增长51.41%和4503.51%。而随着业绩的快速增长,公司股价也表现不俗,9月26日至10月31日,仅21个交易日累计涨幅即实现了55.89%。近期,公司还迎来了兴业证券、北京神农投资等多家机构的联合调研。



外资躁动QFII席位异动频频

  

除了传统机构专用席位的买卖,月内,外资在A股似乎也又有新动作。10月11日,大宗交易平台共发生了78笔交易,其中32笔来自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营业部,涉及A股26只,共耗资2.84亿元。这家营业部的“身份”,历来被外界看作是QFII的大本营。统计历史数据发现,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营业部今年上半年曾多次出现在大宗交易的榜单中,主要以调仓、增仓为主,单日的交易笔数多为个位数。但进入下半年以来,10月11日则是其首次出现在大宗交易榜单中,且买入力度较大。而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营业部上次大规模扫货A股时,还是早在2014年7月份,7月9日、10日、14日出现在买方营业部的交易笔数分别为50笔、50笔、44笔。而2014年下半年正是上轮牛市行情发动初期,当时沪指点位还在2000点附近,但在一年后,沪指便突破了5000点。

  

从历史数据来看,海外资金依然显著低配中国,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国增长可能已经摆脱之前持续下滑的特征,海外投资者需要或者正在逐步纠正对中国极低的配置,这将有利于中国资产的继续重估。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营业部是较为知名的QFII聚集地,如此大的动作大概率是QFII正在建仓或加仓,但也不排除是QFII自身的倒仓行为。具体来看,QFII青睐的这些股票主要分布于银行、保险、券商板块,也有不少中字头的大蓝筹股,如号称“液体黄金”的贵州茅台,特性基本都是属于今年涨势良好的“漂亮50”股,符合了外资一贯喜欢价值蓝筹的投资思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