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荒奇迹 / 吃饱、吃好!种稻、得道! ~1

环球龙视 全球华人视频 2019-08-10

环球龙视


四大主题:中华文化 | 健康养生 | 文化旅游 | 龙视教育 

  

海外用户扫码观看《全球华人频道》所有节目

正文


北大荒奇迹~吃饱、吃好!种稻、得道!“北大荒精神”研学  之一

千古蛮荒如何变身大粮仓    

  

 

前所未有的震撼教育


北大荒精神?不就是那家上市公司“北大荒”的企业文化?我的认知笑翻身边的大陆亲友。看了北京国际青年研修学院李士龙副院长传来的资料,才知道北大荒这个地方有个传奇的前世今生,还是红色文化的圣地之一。在家人激将下,我这个旅居大陆17年的台湾游子终于鼓起勇气挑战好奇,参加北京国际青年研修学院举办的首期“北大荒精神传统教育研学培训班”。备足御寒装备,冒着冻僵的风险,头一次奔向东北,尝尝酷寒彻骨是什么滋味。

 

 ▲上:1955年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先后向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授旗,预祝他们在黑龙江北大荒开发创建青年集体农庄成功。下:2018年岁末北大荒精神首期研习班授旗,旗帜虽没当年的大,同学“学习”的兴致并不小。

 

短短六天五夜,参访全面系统记录北大荒各阶段开发历程的北大荒博物馆到重点说明时代意义的红兴隆博物馆、北大荒农机博览园、将军林、蛤蟆通水库、红兴隆管理局老年公寓、青年庄(莱阳村)。在整个旅程中程中,才真正了解什么是“北大荒精神”,更明白了共产党人正是因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才最终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这颗心就是“国家存亡,匹夫有责。”

 

新中国刚诞生的前30年,东北不适人居的广袤荒原,近百万人响应党的号令、祖国的召唤,凭着这个信念在此和大自然斗争,搏命垦荒种地。70年来北大荒能够变成北大仓,全靠3代北大荒人发挥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对我而言,参加“北大荒精神传统教育研学培训班”之旅,应有的吃喝玩乐固然都到位,更大的收获是感受前所未有的震撼教育;用心比对北大荒沧海桑田的面貌,品味前后垦荒人对命运的耕耘,不难体会出“玩命”的潜力可以创造奇迹,克服磨难是成功人士的必要素质。感恩前人付出,要为子孙造福,吃饱又吃好(食品安全)民族才能强大。北大荒精神,必须传承!

 

▲同学们扛着大旗兴致昂扬地在北大荒向前辈们学习。同样向前行,今昔两样情。 


这种寓教于旅游的“震撼教育”,只有身临其境的亲历才能入心。从5、6年级的小学生到还在奋斗的中年人都能终身受益。普及推广,可大大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途中,对自己的余生在弘扬中华美德和中医文化外又添一门功课——传播北大荒精神。 

 

▲上:第一代垦荒英雄冒死挺进北大荒苍茫无垠的前世。下:奋斗几十年才成就她供粮底气十足的今生。


北大荒的前世今生


北大荒泛指黑龙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横跨小兴安岭南麓的广大荒野,分布在黑龙江省12个地市69个县区。。土地总面积5.43万平方公里,约1.6个海南省大。是世界三块著名的黑土地之一。既有广袤又堪称“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沃壤,还有星罗棋布的湿地沼泽,冬天雪茫茫,夏天水汪汪。但自古以来因自然生存环境恶劣人迹罕至,更别说圈地开垦了。

  

想当初,张光藻那首诗应该是走在像这样前途茫茫的雪原上,有感而发。

 

清末天津知府张光藻因“天津教案”蒙冤,流放齐齐哈尔途中,严冬踏入这片白茫茫的土地时,赋诗“百里无人断午烟,荒原一望杳无边。行来白草黄沙地,正是严霜朔雪天。”,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北大荒前世的荒野冬景。

  

▲聂绀弩“天低昂,雪飞扬,风颠狂,无昼夜,迷八方。”的灵感可能来自感受这种景象

 

作家聂绀弩的《北大荒歌》中描述此地生存环境的恶劣最传神;生态上“何物空中飞?蚊虫苍蝇,蠛蠓牛虻。何物水边爬?四脚蛇,蛤士蟆,肉蚂蟥。山中霸主熊和虎,原上英雄豺与狼。烂草污泥真乐土,毒虫猛兽美家乡。”。入冬后“天低昂,雪飞扬,风颠狂,无昼夜,迷八方。雉不能飞,狍不能走,熊不出洞,野无虎狼。酣战玉龙披甲苦,图南鹏鸟振翼忙。”结论是“天地末日情何异,冰河时代味再尝。”

 

▲想像一下71年前高寒原始风貌的宁安农场如何变出现在这样的住宅群(上),赵光农场怎么辟出如画的水上乐园(下)。你就会对北大荒人肃然起敬。

 

    这块大地千万年来未曾易容的高寒原始风貌,直到1946年才被中国共产党为填饱解放军和人民的肚子而改变;开垦处女地的先锋们创建了宁安、通北和赵光等第一批国营机械化农场。这批最早进入的革命残疾军人他们虽在战场负伤,但依然能以惊人的毅力挖开最厚2.5米的冻土层,创建了伊拉哈、伏尔基河等一批荣军农场。 

 

▲第一辈北大荒人从无到有就地取材,建立抢攻北大荒的基地。左为垦荒初期所住的地窨子,右为853农场现在的住宅群一隅。

 

此后陆续动员近百万人,耗时三四十年完成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华丽转身。堪称近百年来世界最伟大的世纪工程。三代北大荒人71年来的奋斗,开辟130多个超级大农场,交出4600万亩良田的成绩单。一年生产粮食400多亿斤,单商品粮,就足够京津沪渝四个都会区所有人吃一年多。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每到国家粮食出现短缺,比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大饥荒、八十年代物价飞涨、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特殊时期,垦区都发挥作用,扮好快速反应解决中国突发事件粮荒的"大粮仓"角色。


▲上:1947年“以人为本”如此垦荒。下:现在北大荒“机具代劳”陆空联合科学种地


除了良田,农场的规模之大以及设施的完备令人难以想象;从1947年解放东北后,由抗日联军和八路军延安、南泥湾的部队组成的拓荒先锋,在现在的尚志市一面坡太平沟开始查点、确定位置、开荒种地。才过71年,整个北大荒共冒出113个大中型机械化的国有农牧场。农场主要生活区无异乡镇结构,公共设施完善,马路四通八达,学校、医院、银行俱全。

  

▲上:未开发前的北大荒平原。下:现在的北大荒。

 

此外,他们“因势利导”开发出六个垦区独有的省级景区;位于八五一〇农场的兴凯湖、三江平原的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完达山麓的蛤蟆通水库、胜利农场境内的喀尔喀山、宁安农场附近的镜泊湖和五大连池原种场附近的五大连池景区以及在锦河农场的闯关东影视文化基地。路网交织,丰富人们休闲生活的景点、特色小镇、农村也便捷往返。倘若张光藻穿越再来,获赦免后恐怕也舍不得回关内了。 

 

▲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里,看着金黄穗满的庄稼,想到率领垦荒大军在这块土地创造的奇迹,王震将军是否在想,这辈子没辜负国家的重托。


催生北大荒的第一功臣--王震


北大荒这种傲视人类文明的蜕变,除了共产党当年要喂饱全国人民前瞻的战略眼光,主要成于一个人、一条心;人是把南泥湾经验在北大荒复制的王震将军,心是北大荒精神四句口号中的“顾全大局,无私奉献”。

1954年,时任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的王震,从北京专程来到北大荒汤原县视察从朝鲜战场回国,集中在那里等待转业复员参加修建森林铁路的铁道兵。在铁道兵副师长余友清陪同下勘察菜地时,发现黑土肥沃若冒油。想到国家正为粮食短缺发愁,遂萌发了将除役的铁道兵安置在这里屯垦戍边的念头。戈壁滩的沙地和早年南泥湾的黄土坷垃他都能带部队垦荒出粮,何况这块冒油的黑土地。

  

▲1961年王震将军(左三)陪同国防部副部长粟裕(左四)视察852农场和农场领导余友清(右一)、匡汉秋(右二)、黄振荣(左一)、(张劲)合影。

 

 上报中央获批时,余友清也报来密山、虎林周边,完达山和挠力河一带有上千万亩荒地可以开垦。当即决定先在虎林建立军垦基地,命令余友清负责全面指挥。余友清带领部队在当年日本“开拓团”的废墟里,挖出100多万块砖,还在另一荒谷里找到日军遗留的3000多立方米红松,接着又寻找到日军修建的地下仓库,大家在荒野高岗上盖起了小楼。1955年元旦,按照部队番号,他们在场部门口挂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五○部队农场的牌子,余友清担任首任场长,铁道兵第一个军垦农场就这样在北大荒诞生了。春节过后,部队3月开始烧荒,4月开荒造田。他们当年开荒14万亩,播种4万亩,收获粮豆3383吨。 



▲当年铁道兵部队就这样为早日投入垦荒,雪地里日行百里。

 

1956年,王震任农垦部部长。铁道兵第一军垦农场首战告捷,他又组织九个师的铁道兵转业官兵,分批分期进军北大荒。王震的方针是:边开荒、边生产、边建设、边积累、边扩大。他按部队番号取名为八五一农场、八五二农场、八五三农场,直至八五一一农场,形成一个农场群。国务院批准在那里建立铁道兵农垦局。

  

▲1956年6月1日,王震将军率领铁道兵八五O二部队的官兵,在蛤蟆通河畔拉动北大荒完北开发建设史上的第一犁,正式宣告了八五二农场的成立。2016年6月1日第一犁纪念碑在原址揭幕,昭示852农场奋斗一甲子的亮丽成绩。

 

1958年迎来铁道兵进军北大荒另一个高潮,从3月到5月,6万名转业军人,包括7个建制预备役师、4个部队医院以及撤销建制集体转业的部队学校,连同家属、非军籍薪金制职工,号称十万大军,从各军区、各兵种、各部队、各院校,纷纷从祖国四面八方,乘坐专列向北大荒集合。“英雄奔赴北大荒,好汉建设黑龙江。”成为这股风潮最佳写照。

 

▲当年垦荒志愿军抵达营地,就这样开始安寨扎营。

 

在此之前来到北大荒垦区的,还有中央党政军机关各部门1000多名被错划为“右派”的干部,他们是我国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其中有将军、司局长、高级科技人员,还有文化艺术界著名作家、诗人、画家、演员,如丁玲、艾青、丁聪、聂绀弩、黄苗子、尹瘦石等。他们是作为“反党集团”、“右派分子”下放劳改。王震对他们十分照顾,让他们发挥特长加速北大荒良性发展。 

 

▲同样的姿势,同样说茄子,却有天壤之别的时空和心境。

 

从1954年到1966年,在王震率领下,北大荒的农场经济取得了大发展,耕地面积由1954年的14.4万亩增加到1370万亩。在纵横千里的黑土地上,建起了一大批国营农场,形成了庞大的农场群。这些农场大部分逐渐发展成以生产粮食和大豆为主的机械化农场,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荒凉的北大荒,变成了富饶的北大仓。

  

▲北大荒这种收获的景象十分壮观。

 

王震将军1993年逝世后,北大荒人在博物馆、景点为他塑像表达崇仰。贵为首长却能抛开身份以身作则;他亲自穿越完达山徒步勘察百里荒原,小清河畔点火烧荒,云山水库挑担,南横林子伐木,宝泉岭下种树。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走进麾下行列,把艰苦奋斗的精神种子遍撒北大荒!


 ▲这些人高歌“献了青春献终身”勇闯北大荒。

北大荒的一条心


新中国诞生初期的30年,几乎人人都有国家至上的共识。“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成为北大荒人特有的素质。共同的使命很单纯,为中国垦荒出粮、戌边卫国!上自王震,下至伤残荣誉军人、复员部队、热血知青,都经常高歌“献了青春,还要献终身,献了终身,还要献子孙。”


面对恶劣的环境,万众秉持这样的一条心,才能激发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决心,他们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高于自己的生命! 

 

▲黄振荣(上图右)老利用严冬深入荒野查点,冻掉9根脚趾却不为人知。下图为查点人员在雪地工作情况。

 

八五二农场首任场长黄振荣,多次严冬带队查点以便春来开荒,身体不舒服也不愿惊动最亲近的职工,深恐影响垦荒进度。命终为他更衣换鞋时才发现他一双脚只剩1根脚趾。他来时地无一垄,死前已为北大荒留下76万亩良田。

 

1960年,北大荒遭受前所未有的严重涝灾,农场粮食不能自给。但为了完成上交国家商品粮任务,农场人守着一堆堆粮食,却用野菜、豆秸、玉米秸、树皮等充饥,很多人因而患上浮肿病。八五三农场有一位看管粮仓的孔德喜,曾饿昏粮堆旁。妻子怪他不会“就地取材”救急,他有气无力地回答:“我也想呀!但那是国家的,我怎么舍得?” 

 

 ▲在“大酱缸”上作业危机四伏,不少垦荒英雄为完成任务不慎被这种地理陷阱吞噬。

 

八五三农场的山东支边青年张德信,为了抢修机车到百余里外的分场求援。找到零件立马返回,途中被宝清河水吞没。当人们捞上尸体时,他的一只手还紧紧抱着怀里那个10多斤重的塔型齿轮。

 

1956年4月转业官兵在开发雁窝岛时,6部机车陷入俗称“大酱缸”的沼泽中。为了抢救机车,任学增冒死闭眼潜入浮着冰渣的零下2度冰冷且能见度零的泥水中摸索,把钢丝绳挂在几乎没顶的机车上,才能拖上来,保住这批开荒宝贝,自己差点冻死在冰水里。 

 

▲金训华牺牲后,除被授予烈士称号外,也用多种方式宣扬他的英勇事迹。左图为“英雄故事”一书的封面图。

 

1969年5月1日,建三江的前进农场一辆拖拉机陷进别拉洪河。13人匆匆冒著漆黑的雨夜前往诡异的沼泽地抢救,一天一宿没饭,再加上饿、冻、下着雨,大酱缸的水还长冰碴,连冻带饿,死了六个。带队的指导员占和柱遗体始终没找到。

 

同年8月15日,逊别拉河连日大雨导致山洪暴发。上海知青金训华不顾劝阻,入河抢救高压输电松木电柱,不幸被恶浪吞没,年仅20岁。

   

▲知青们用简陋原始的工具扑火。生还女知青含泪讲述,身旁一位战友面对火焰扑面,边喊“毛主席万岁!”边挥着扫把迎上。一下子就浑身着火化成青烟。她自己虽因毁容终身独身,但不后悔。 


    “谁英雄、谁好汉,火场上面比比看!”虎林县尾山农场知青们两度在呐喊中如飞蛾扑火奔入山火,20人化成青烟。1970年11月7日遇7级大风卷着山火袭来,以每秒14米的速度不仅压向场院上260多吨种子和口粮,威胁房舍,也向中俄边界延烧。全队200多整体扑向火海,6位女知青牺牲;1976年3月13日更大山火席卷而来。经过3天英勇奋战,没让火势越过边界造成国际影响,粮食、房屋也都保住了,但14名知青(13女1男,最小的只有17岁)却捐躯火海。

 

▲左:北大荒人颂。右:北大荒故人墙。

    北大荒博物馆有一面长28米,高8米的浮雕铜墙,名叫“北大荒人颂”。作者是曾下乡到山河农场的北京知青杜飞。上面创作了198个人物,讲述北大荒开发史上32个真实故事。还有100块铜板组成的“北大荒故人墙”,上面镌刻着12429位将生命献给这块黑土地的英雄名字,他们是当年来到北大荒的复转官兵、地方干部、知识青年、支边青年和大中专毕业生,其中年龄最小的才17岁。而这仅仅是整个黑龙江垦区故去者的四分之一;在长达70年艰苦创业的岁月里,共有五万多转业官兵、支边青年、知识分子、知识青年把他们宝贵的生命献给了这块黑土地。在特定历史条件和极其艰苦的环境下,这群垦荒大军前赴后继,用青春、热血、生命诠释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许多北大荒知青都说,在那里他们学会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坚持信念,独立思考,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这些信念,对他们的人生影响非常大。上图:2013年“北大荒四川知青《八五三记忆》回访第二故乡的大合照。下图:这批知青在故地骄傲地高喊“这片松林是我们种的。”

感恩北大荒给予磨难的人


1955年秋天,67名北京青年组成新中国第一支青年垦荒队,在萝北县附近布满草甸和森林的荒原上,用马拉大车、肩挑背扛的方式,开垦出一片片耕地,并建起知青第一个集体农庄--北京庄,揭开50余万知青开发北大荒的序幕。不谈自愿或被迫,这庞大已获初高中教育的年轻人,为北大荒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相对地,北大荒也用磨难赋予绝大部分知青终身享用不尽的能力;在人生的道路上解决问题,走出困境,更上一层楼。

 

70年代末期,恢复高考、知青返乡,大批北大荒人也回到故里,进入各行各业,开启人生新页。近几年很多知青组团回到北大荒重温旧梦,回顾半世纪前在那里的艰苦岁月,感恩的心油然而生。 

 

▲左:2009年王毅曾经来到位于黑河的知青博物馆考察,题词“赤子之诚——兵团战士”。右为王毅刚到北大荒时的照片。

 

现任外交部长王毅从16岁到24岁,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度过8个寒暑,曾担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战士、连通讯员、营报道员、代理宣传干事。北大荒艰苦的生活历练,和自己能够主动刻苦学习、投稿、练书法,厚实经营未来人生的基础。他排除万难抓住机会,成为开放高考第一批大学生。从二外毕业就脱颖进入外交部,开启他的外交生涯。去年在外交部向全球推介黑龙江活动现场,他表示对北大荒有一份特殊的感情。那里已经成为他和他的战友们的第二故乡。

 

前央行行长周小川1968年在黑龙江852农场插队。除了劳动,还发挥专长对电话系统、载波广播系统进行工程设计。他也对机床进行改良,使得机床更有效率。2006年852农场成立50周年之际,周小川以个人名义捐钱回报这片自己曾奉献青春汗水的地方。

 

 ▲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右)认为在北大荒那段岁月的磨练是其人生的财富。左:收割苜蓿草农机秋季在周小川曾插队的八五二农场作业。

 

中国围棋棋圣聂卫平1969年秋到黑龙江山河农场插队。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从小就免修体育课的他来说,农场好比刑场。因为不会干活,所以成为场领导最不待见的人。他坦承短短3年的下乡经历,北大荒的天高地阔和下地的生活磨砺对他日后的围棋生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说“没有这段生活,一直专心下棋,成就能大过现在吗?农场的很多知青,都生活在意志崩溃的边缘,挺过来了,对忍耐力、意志力的锻炼是巨大的。”



▲北大荒的天高地阔和下地的生活磨砺对中国棋圣聂卫平(左)一生的围棋生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右图为聂卫平当年视为“刑场”的山河农场现在的住宅群一隅。

 

    在铁道兵854农场做过好几个工种的上海市知青翁德坤非常感谢北大荒。永远怀念艰苦奋斗、上山下乡的经历;人生的第一步是在那里迈出,人生的基础在那里打下。他向北大荒的官兵学到无私奉献,从北大荒人的开阔胸怀学会包容和尊重,北大荒的辽阔、艰苦、荒凉给了他最好的身心锻炼。曾担任农业委员会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编审的翁德坤,回上海后经常遇到陌生的“荒友”,发现和他有相同感觉的占绝对多数。他们都在全国各条战线,成了改革开放的中流砥柱,在各个单位都成了挑起大梁的骨干力量。

   

▲上:翁德坤(中)担任兵团战士时守卫在珍宝岛前线。下:翁德坤在2018黑龙江夏季旅游推介会上海现场举行以《黑土情》杂志的主编身份亲临现场,与大家分享自己近年来重返第二故乡的心路历程。

 

翁德坤自己在连队守卫前线外,种过地、当过农工,在地里锄草、晒粮食、扛大包,开拖拉机。冬天上山伐木、上山采石,放过马还喂过猪,什么累活都干过。这段经历到现在还历历在目,永远抹不掉。他感到我们民族非常需要这种艰苦历练、奉献的精神,一个年轻人刚从学校毕业,不光要有文化、科学知识,还要有社会知识和各种生存能力,坚韧不拔的毅力就是这么锻炼出来的。 

(“北大荒精神”游学系列之二 “色文化兴隆北大荒”,下期发布,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部分图文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作者: 陈正圭

编审:陈茵

排版:向荣


有机姜丸 对付感冒寒湿 给力无后患

姜丸250克¥40元 超值特惠

往期热文推荐:

1. 2019清华园跨年演讲:所谓天才,不过是每一天的积累成才!

2. 11岁男孩的惊世一问:您愿意付钱给农民还是给医院?

3. 俄罗斯带娃吓坏国人!赶紧打开看看吧!

4. 哈佛教授实验证明:相信自己年轻,身体真会变年轻!

5. 中医治疗烧伤独步全球- 中国草根医师高玉萍伉俪扬名海外

6. 她用50年,亲手在悬崖边开凿了一座面朝大海的剧院!

果菜秘方 每篇文章送一个

   每篇文章末尾,都有一个不同的民间果菜小秘方,肯定有一个适合您,小小的果菜方,也许就能解决您多年的困扰。

18.农人容易染患病痛(春天季节农人药方)

病因:农家人最勤苦,每日工作繁重,容易饥饿,饥饿时又常忍耐,到吃饭时,体内血液精力已消耗不少,日积月累常患有胃病,腰骨酸痛、手脚酸麻等病症,还好都有根治法。

春季农人药方

(1)上午:农人出门工作,可带一尺长的甘蔗,饥饿时可充饥。

(2)下午:农人出门工作,带一尺长甘蔗,在四点左右吃下,可补血又充饥,胃部又不会受苦。

(3)睡前:吃些龙眼干,可防治胃痛,骨头酸痛。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精彩节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