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30卷3期--自然资源栏目

中国省际水足迹空间转移网络特征研究


阎晓东1,孙才志2
(1. 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2.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9)

摘  要: 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分析各地区水资源情况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论文利用2007和2012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计算中国30个地区(未分析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水足迹转移量,并结合源-汇系统理论,从源-汇地分析水资源网络地区间流动格局。最后,构建生态网络分析模型,深入分析地区间水足迹的控制、依赖关系以及水资源网络的芬恩循环指数和系统鲁棒性,结果表明:(1)水足迹输出量较大的地区为黑龙江和新疆地区,水足迹输入量较大的地区多为经济规模较大的地区,如江苏、浙江、广东和山东等。(2)在源地系统中,黑龙江等八省区是重要的水足迹源点,多数源点省区的水足迹外向度系数有减小的趋势,各地区对水足迹存在强烈的竞争关系。汇地系统中,汇聚力系数较大的地区为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北京和天津的依赖度系数很大,多数地区的依赖度系数呈现减小的趋势。(3)黑龙江、新疆等地区对其他地区具有较强的控制关系,北京、天津等地区对其他地区具有较强的依赖关系。(4)水资源网络的循环性较差,2007和2012年仅有江苏和广东地区的贡献率较高;另外,整个水资源网络的系统鲁棒性偏向于冗余度更高、效率更低的一侧。各地区水足迹转移和空间格局分析可为解决水资源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地区和产业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RADS数据集在长江上游水库蓄水调度中的应用前景


孙思瑞1,秦鹏程2,陈柯兵3,吴旭树4
(1.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 武汉 430010; 2.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4;3.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2;4.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

摘  要: 长江上游水库蓄水集中在8~10月,此期正值雨季后期,若水库不能在降水集中的雨季结束前蓄至一定水位,将严重影响水库兴利目标的实现。为优化现有蓄水调度方案,该文选用德州农工大学Rainy And Dry Season(RADS)数据集,长系列的雨季划分资料,分析了长江上游雨季结束时间特征。结果表明,RADS与现有全国、长江上游雨季特征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数据集在研究区域适用性较好。乌江流域的雨季结束时间波动范围明显较大,需重视乌江流域的中长期水文气象预报,以提前预警流域雨季较早结束的情况。而对于乌江、岷江大渡河流域水库联合调度方案所规定的9月1日与10月1日的起蓄时间,1961~2007年中曾出现过雨季更早结束的情况,即对于这两个流域的水库而言,统筹考虑防洪任务与预报水情,蓄水时间可考虑进一步提前。

 

洪湖湿地植物多样性与保护对策


厉恩华1,2,杨  超1,2,蔡晓斌1,2,王  智1,2,王学雷1,2
(1.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湖北 武汉,430077;2. 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430077)

摘  要: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多重因素影响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洪湖湿地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依据多年监测结果,分析了洪湖湿地植物多样性和植被现状,认为湖滨带过度开发、江湖阻隔、旱涝频发、水体富营养化、入侵种泛滥等可能是影响洪湖湿地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突出问题,就此提出了“退垸还湿”恢复滨岸带湿地、实施水系连通和水资源优化调控、改善水质和积极控制入侵种等对策建议。同时认为,长江中下游河湖水网的自然水文联系是维持区域水生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应注重域内河湖湿地恢复、提高流域内大小河湖湿地的植物多样性、恢复自然水文过程和水系联系、形成多样性保护的河湖网,才能为流域湿地植物多样性维持奠定基础。

 

异龙湖沉水植物分布格局与水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


方  馨1,赵风斌2,柴晓利2,王丽卿3
(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山东 青岛  251200;2.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 200080;3.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 200090)

摘  要: 异龙湖为中国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是处于草型向藻型湖泊转化节点上的典型高原湖泊,因历史原因,异龙湖东西湖区水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可较好的代表云南高原草型及藻型湖泊类型,因此研究异龙湖的沉水植物时空分布与水环境因子关系,对于我国高原湖泊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且自1980年以来异龙湖沉水植物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因此,本研究在异龙湖开展为期一周年的水环境因子及沉水植物调查,对沉水植物分布格局及其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异龙湖的沉水植物研究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并探索异龙湖沉水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为沉水植物恢复提供数据及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东西湖区沉水植物的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差异,西湖区小茨藻(Najas minor All.)、狸藻(Utricularia vulgaris L)、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 L)等为优势种,东湖区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 L)、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 L)为优势种,且西湖区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及物种丰度显著高于东湖区。通过相关性分析看出水深、透明度、溶解氧是影响异龙湖沉水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总氮、总磷、氨氮及pH是次要影响因子,异龙湖在现状条件下恢复沉水植物应针对不同湖区恢复采用不同的恢复策略,选择不同的沉水植物种类开展恢复工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