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卅年印记•串阅老照片②:艰辛的追梦历程

2018-01-05 jdyt 冀东油田



艰辛的追梦历程


追溯冀东油田的勘探,最早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渤海湾畔,芦苇丛生,沼泽密布。来自曾参加过大庆会战的30多支勘探队伍,怀揣甩掉中国“贫油”帽子、追寻石油的梦想,来到这片荒芜的盐碱滩展开油气勘探。


冀东油田地处盐碱荒滩,地面水网密布,地下构造十分复杂和破碎,当时曾被戏称为“一只盘子摔在地上,又被踩了两脚的碎盘子”,勘探开发条件十分艰苦。


面对艰苦的生产生活条件,不屈的冀东石油人发扬“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栉风沐雨,战天斗地,为油拼搏,为油奉献。


1988年,生产原油18万吨,1991年原油产量达到35万吨,在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冀东大地得到传承弘扬。


由于地震、测井等关键技术的制约,油田勘探陷入困境,“八五”中后期连续多年没有储量发现,开发可动用储量严重不足,发展处于徘徊状态。


面对小探区和复杂的地质条件,处于勘探低谷的冀东石油人没有气馁,始终坚信世上没有斩不断的荆棘,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始终坚持解放思想、科技创新,科学地搞好勘探,精细地搞好开发,瞄准“两个实现、两个翻番”目标,负重拼搏,奋勇前进。


1995年开始,中国石油先后拿出冀东滩海3个区块与美国科麦奇公司和意大利埃尼集团阿基普公司签订风险勘探合同,两家国际著名石油公司勘探6年,打井3口,最终折戟沉沙,失望而去。


1996年,油田在老爷庙地区首开国内二次三维地震先河,完成了64.14平方千米的二次三维地震,新增探明储量1360万吨,一举结束了老爷庙地区“有油无田”的历史,扭转了勘探徘徊不前的局面。


1996年到2001年期间,冀东油田通过在成熟探区开展二次三维地震勘探,带动了老区地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随着新理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油田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按照整体部署、分步实施的原则,又先后在高尚堡、柳赞、唐海、北堡、南堡滩海等地区实施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油田勘探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2002年滩海探矿权收回后,冀东石油人创造性地将陆地精细勘探成功经验运用到海上,优选老堡南1井作为滩海勘探的突破口。2004年9月29日,老堡南1井试油,25.4毫米油嘴放喷,折合日产油700立方米、日产气16万立方米,取得滩海勘探的重大突破。


图文:党委宣传部

编辑:三湘

审核:王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