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传》:在这个如何“自保”为唯一问题的年代,怀念那个抗争年代 | 冰读
《悟空传》是文学加强版的《大话西游》!《大话西游》成为大陆年轻人眼中的“经典”!而《悟空传》却不再讨喜,究竟为何?
《悟空传》于2000年首发新浪网“金庸客栈”,后凭借实体出版火爆一时。这本书凭短短10万字,圈粉无数,成为网络小说界的元老之作。
今年3月份,电影《悟空传》开拍的新闻发布时,我就在自媒体上写到:“《悟空传》改编成电影,恐难再有当年热度”。这种判断基于一个原因:这本书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悟空传》其实是文学加强版的《大话西游》。从形式看,《大话西游》“颠覆经典”的解构叙事被《悟空传》强化了;从内容看,《大话西游》对抗争宿命、对爱情的坚守和无奈的主题,也均被《悟空传》继承。
2000年之后的主流文化消费者是“80后”。1995年“票房惨败”的《大话西游》,到了2000年前后,神奇地成为大陆年轻人眼中的“经典”。
▲《大话西游》
此后《大话西游》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邪典(Cult)电影,被很多年轻人反复观看、反复征引,从文化产品中获得了很多“乐趣”,这种乐趣与“80后”偏爱“宿命抗争”这个主题有关。
80后,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少子化”(独生或二胎)家庭出来的“温室里的花朵”,他们伴随着很强的孤独感、宿命感。
父母作为老一代人,与他们代沟很大,这一代年轻人的心灵世界无人关心,所以他们喜欢从大众文化中提取种种抚慰。在那个社交媒体尚未产生的年代,大众文化取代了人际关系,成为建构他们“生活意义”的主要来源。
僵化的填鸭式教育、懵懂的“早恋”被视为大忌(彼时多数地区风气还是很保守的)……差不多凡是自己喜欢的都是父母和官方反对的。这让“80后”们意识到强烈的荒诞感、宿命感。
▲《悟空传》
《大话西游》和《悟空传》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些文化资源,让读者能够谈论和思考“抗争宿命”、“坚守与放弃爱情”等话题。
当时火爆一时的“80后”青春文学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类似主题,比如韩寒的《三重门》、郭敬明的《幻城》。
说到底,《大话西游》和《悟空传》给当时的“80后”提供了抵抗父母文化和教育体制的文本武器。“被控制的宿命”难道不是明显地指向父母文化和教育体制?
对于当时的“80后”中二病少年来说,《大话西游》和《悟空传》简直是大杀器。在这种语境下,作为《大话西游》文学加强版《悟空传》之成名,实际上有明显的机缘成分。
2
对于如今“90后”、“00后”为主流的文化消费者来说,《悟空传》已显得过时。从最近的评价看,《悟空传》确实已经不再讨喜。
▲豆瓣短评
上面是豆瓣短评中点赞最多的评价。能明显看到一个趋势:2011年之后的“差评”获得不少人认可。这是因为《悟空传》对于如今的年轻读者来说,已经无法产生与日常生活联系的“意义”了。
他们的生活,与十多年前的“80后”差异甚多,似乎如今的年轻人更少地去思考宏观层面的“生活政治”问题。
如今以网络小说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不再关注秩序、正义、英雄拯救众生等主题,而是更关注如何适应秩序,如何在正义从不存在的地方“自保”等问题。在如今流行的玄幻、仙侠、宫斗(宅斗)言情小说中,弱肉强食的丛林秩序似乎是标配。
在这里,正义根本不再成为问题,问题在于实力,也即你强你有理,这种秩序被视为是无法“抗争”的。在这样的想象世界中,我们不再关心别人、关心众生,我们需要关心的唯一问题是如何“自保”。
从网络小说主题的变迁看,《悟空传》式的宏大主题和明显的“生活政治”指涉显得很“过时”,如今已经不再是它的江湖。
▲《悟空传》剧照
即使再经典的文化商品,在市场上也难免过时。十多年前,金庸、琼瑶风头无两,但对于习惯了网络玄幻、言情小说的当今消费者来说,金庸、琼瑶已经“过气”了,那种故事太“老套”了。
相应的,十多年前被多次翻拍的金庸剧、琼瑶剧,如今也变得门庭冷落。这没有什么好苛责的,消费者的口味变化就是这么快。
3
《悟空传》的名声下降,实属正常。
在如今以“90后”、“00后”为主流的文化评价体系中,原著的价值都会大打折扣。寄生于它的影视改编,自然也很难获得出人意料的成功。
更何况,这次电影改编,功力实在有点不够。电影基本上抛弃了小说原著的故事内核,在价值观层面上也显得错乱、肤浅,完全没有把握住原著“抗争宿命、坚守爱情”的精华。
▲截止7月14日凌晨,《悟空传》豆瓣评分只得5.6
电影首映当日,豆瓣网7000多人的点评中,《悟空传》电影版仅获得5.8分。不出意料的话,按照随着点评人数增多分数会走低的常规,这个分数还要下降。
《悟空传》小说原著看似繁复,大量使用闪前、闪回的叙事手法,但其故事内核却很简单,这部小说的长处是心理描述和哲理探讨很多。
因此,如果忠实于原著进行改编,简单得有些俗套的故事和过多的哲理说教,恐怕也不会太讨喜,毕竟商业电影要以讲好故事为前提。
改编用心都未必成功,毫不用心的改编无疑会给名声下降的原著再泼一盆冷水。
电影版似乎是重建了一个新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名为“天机塾”的神仙学校。电影主线是,该校几个学生反感校长一手造成的“花果山村民大屠杀惨案”,于是反抗校长。
▲《悟空传》剧照
这真是我见过的最简单、最无脑的故事了。简单到无脑的故事,虽然套上了“人工降雨”(降服妖云)、“机器控制命运”(天机仪)等莫名其妙的情节,但是拉拉杂杂却产生了不少情节上的漏洞,比如孙悟空被夺去“石心”又奇怪地复活的重要转折,似乎并没有交代原因。
《悟空传》电影版,可能正如很多IP电影一样,只是借用原著一个名字,圈些钱罢了。这种资本套路已屡见不鲜,但对于一部有情怀的原著来说,显得太过讽刺了一些。
写到这里,作为一名“80后”,我居然有些怀念那个“80后”抗争的年代了。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编辑:陶力行 实习生:王港妹)
汇聚思想,分享观点
新公众号ID:ibingchuansxk
本文或有图片来源于网络,
欢迎权利人与我们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请于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