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建议!中小学语文应至少一半文言文,1930年以后作品原则上不收 | 冰川话题
我深信不疑的一点是:如果一个人的文言文功底很扎实,一定会对他熟练、甚至创造性地使用书面白话文有莫大的帮助。
近期大中小学教材改革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国家为此首次成立了专门的教材委员会,其规格之高也前所未有。
然而教材改革究竟应该奉行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它主要的内涵又应该包含哪些?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关系一个民族的根本。因此这是一个极为宏大和复杂的问题,我非教育专家,不敢轻易发表涵盖全面的高论,但我想就人们关心最多的中小学语文教材问题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在我看来,相较目前,中小学语文教材确需要有根本性的改革,它应该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第一,大幅增加文言文内容,例如,总体上不少于全部内容的一半;
第二,大幅度增加诗歌内容,例如,总体上不少于三分之一;
第三,大幅度增加前人的优秀作品,减少现当代作品,例如,1930年以后的作品原则上不收入。
……
我知道,你读到这里一定会认为我是在说疯话,对此我有心里准备。
之前,我已经习惯了朋友们一边倒的反对和讥讽,每当我提出上述观点时。反对的理由当然也是一目了然——如今早已不是文言文和诗歌的时代,我的提议就像是来自一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间的抱残守缺的酸腐老学究。
然而,作为一个每天都在与文字打交道的人,这么显而易见的道理难道我真的不明白吗?
恰恰相反,我倒认为,那些讥讽我的人根本没有(或不愿意)稍微费点力气思索一下中小学语文的本质。他们根本就没有(也不想)搞清楚这样一个核心问题:中学语文是干什么的?或者说,它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教材编选应该以语文教育的目的为纲
就我的观点而言,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非常简单,它应该有两项:第一,帮助学生掌握日常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语言交流能力,也就是基本的读写能力;第二,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并使他们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
假如同意上述这两条,那么中学语文教材入选文章的标准就有了一个大致方向。我认为,除了语言文字使用规范流畅、对理解力的要求适合大多数同龄人的智力水平(亦即做到所谓深浅适中)和兼顾各种文学体例之外,最重要的一条是:它们必须是公认的经得起考验的优秀作品。
然而,相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中国的语文存在一个独一无二的难题,即我们在过去的百年里经历过一次书面语言的“断裂”——白话取代文言,成为书面语言的主流。众所周知,文言与白话之前的差别不亚于两种不同的语言,这就大大增加了中国语文教育和教材选编的复杂性。
要知道,在中华民族自有文字以来的3000多年历史中,与文言文的漫长统治相比,白话文占主导地位的时间短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谓“公认的优秀作品”,是必须经历过相当长时间——比方说50年以上——的大浪淘沙。
因此,汉语中真正的优秀作品绝大多是用文言文写成的,而其中诗歌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中国曾经是一个属诗的国度。
这就是我提出上述中小学语文教材内容选择原则的依据。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在今天,说得极端一点,正式成为官方书面语言尚不足100年的白话文基本上还不能算是一种已经充分成熟了的书面语言。考虑到上世纪30年代到改革开放前,国家一直处于战乱动荡和政治运动之中,现代书面白话文还不可避免地沾染了严重的“暴力性”和“政治性”。
我们当下不知不觉中使用的语句中就经常充斥着军事化的“战斗话语”……这些原因都意味着,未来我们需要对书面白话文作出改进和提升的地方还有很多。
嘲笑我的人自认为最有力的一条论据是:“你不可能让社会大众回到五四以前,恢复写文言文。”言下之意是:文言文学得再好,对一个写白话文的现代人又有什么用呢?
而在我看来,真正滑稽可笑的恰是这种狭隘的看问题的方式。按照这个逻辑,中学数学中为什么还要有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难道学生们未来踏上社会以后,会用得着这些知识?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
我当然不会主张我们应该回到以文言文为正式书面语言的时代,我自己的这篇文章也是用白话文写的。但说句老实话,我绝不相信一个文言文和古典诗歌基本功非常扎实的现代中国人,会看不懂或写不好白话文。
▲陈独秀是“白话文运动”的发起者之一
白话文是我们每天都在读、写、说的工具,况且,我也没有主张过将白话文赶出语文教材。我只是认为,文言文中的不朽经典(意味着可供选择的机会)比白话文中多得实在太多了。
我深信不疑的一点是:如果一个人的文言文功底很扎实,一定会对他熟练、甚至创造性地使用书面白话文有莫大的帮助。
从语言的社会交流功能方面来说,文言文或许的确是一种已经死了语言;但从语言的文学功能方面来说,文言文能够给予现代白话文的滋养远没有枯竭。就算是再狂妄的“进步主义者”恐怕也不得不承认,即便有了莫言这样的诺贝尔奖得主,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水平相比民国早期的一大批优秀白话文作品,差距是十分明显的。
这里面的一个重要原因难道不正是当代中国作家缺乏巴金、曹禺那代人的扎实的文言文基本训练吗?
在任何时代,文学发展的最重要养料无非是两个,一是古代经典;二是民间口头文学。当代中国人如果不具备基础的文言知识,那么当代中国文学就失去了一条腿,变成了无源之水。
许多学者认为,像韩国、越南、土耳其等这些经历过激进文字改革的国家之所以很难产生优秀的现代文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在这些国家,除了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专家,几乎没有人能够看懂古代典籍。
▲古籍
在本文的最后,我还想顺便讨论一下目前高考作文的出题。应该说这有点偏离了本文的主题,但考虑到它也是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重大的问题,所以这里不妨简单说几句。
现在的高考作文题目大多是考学生的观点及论述,这是我一直很反对的。一般来说,以一个高中毕业生的阅历和思维能力,不可能对社会事务有多少深刻的观点。而且,说圆一个观点需要的主要是逻辑能力,这些都超出了语文教育所要培养的能力范畴。
我认为,中学写作应该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高考作文题目应该是要求学生比较清晰地把一个事物叙述和描述出来。因此它最好是记叙文或书信。打分的标准不管观点,只考虑是不是把一件事情说清楚了。这当然也需要一定的逻辑能力,但它的重点是书面语言的使用能力。
我认为这才是中学语文教育所应该达到的目标。
陈季冰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
汇聚思想,分享观点
新公众号ID:ibingchuansxk
本文或有图片来源于网络,
欢迎权利人与我们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请于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