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频 | 景德镇考古研究院:揭秘明代御窑厂的神秘面纱!

关注 民藏世家御瓷 2021-12-11


藏友们可以直接到文末收看视频的解读!


御窑厂——瓷文化的象征,是明清两代为供应宫廷所需瓷器而设的机构。明洪武年间始设于江西景德镇。明代一般由宦官充任督陶官;清初由工部、内务府派员,或由江西巡抚主管。乾隆以后,以榷九江关使管理,并以饶州同知、景德镇巡检司监造督运,遂成定制。所产瓷器称“官窑器”。


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是元、明、清三代专造宫廷用瓷的皇家窑厂,一九八三年被公布为景德镇市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保护范围为:东至中华路,西至东司岭,北至彭家弄,南至珠山路。其保护范围为5.43万平方米。



景德镇御窑厂是我国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管办瓷厂。这里集中了最优秀的人才,最精湛的技艺,最精细的原料,最充足资金,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瓷器,成为真正的无价之宝。御窑厂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为了深入研究明清官窑,全面了解官窑的生产原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江西景德镇珠山区明、清御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刘新园任发掘领队。期间,在珠山区发掘面积788平方米,最深的探方达到5米多,出土了一批遗迹和一大批遗物。

 


这座以瓷立镇的城市,一直依赖着陶瓷为生,近百万的人口与陶瓷同生共存。从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到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景德镇御窑厂的官家窑火,足足延烧了630多年。

永乐帝的甜白瓷、宣德帝的蟋蟀罐、宣德帝的文房花园用器、成化帝的斗彩鸡缸杯、康熙帝的珐琅彩、同治的大婚用瓷等御用之器均出自这里。


明 成化 斗彩鸡缸杯


中国是瓷器的祖国,而宋、元、明、清四代官窑则是中国古瓷中的精华。四代官窑瓷器是当时技术水平最高的工匠为满足帝王和朝廷之需,用质地最优的原材料制作而成的,其造型与纹饰也都出自宫廷画家之手,因而这类瓷器无论是在当时或是现在都具有重大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我国民族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瑰宝。


明 宣德 宝石红釉僧帽壶


御窑厂遗址,位于景德镇市区珠山路之珠山南侧(今市政府在的地)。在市政府大门的五米处,尚有石井一口,印证窿庆《陶政录》,故知该井为南门内井,它是明御厂遗址留下来唯一的地面遗物。珠山原为老成城区中心。


明 宣德 祭红刻花莲瓣纹卤壶


据《浮梁县志》载:“珠山,在景德之中独起一峰,高树十仞,绵旦数里,峰峦遥列,俯视四境。”建国后随着城市建设和改造,珠山几乎被夷平,唯龙珠阁旧址保留约十米高的台地。

御窑厂是明、清两代专造宫廷用瓷的皇家窑厂。是我国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精湛的官办瓷厂。


明 宣德 霁青刻花莲瓣纹卤壶


该遗址地下遗存极为丰富,已出土元代官窑瓷器和大量明代洪武、永乐、宣德、正统、成化、弘治、正德年间的各类器皿,对研究我国陶瓷发展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皇家烧造御窑瓷约700余年,流传下来珍遗官窑瓷器现大多数收藏在北京、台北故宫博物院和世界各大博物馆。


明 宣德 娇黄盘


公元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元世祖忽必烈在珠山设浮梁瓷局,负责为皇家监造御用瓷。公元1369年(明 洪武两年)朱元璋将浮梁瓷局改建为御器厂,清康熙年间又改称御窑厂,到公元1911年(宣统三年)止。


明 永乐 青花花卉纹洗


在这632年间,御窑厂的规模不断扩大,建有衙署、作坊、窑房以及附属的祠、庙、亭、阁等。这里集中了最优秀的人才,最精湛的技艺,最精细的原料,最充足资金,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瓷器,成为真正的无价之宝。景德镇御窑厂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明 宣德 青花描红云龙纹合碗


作为中国瓷器的文化中心,景德镇历经了千百年火与土的煅烧,才成就了今天令世人瞩目的瓷器,下面来看一下景德镇考古研究所对明代御窑厂的解读吧!视频约1小时,大家可以先收藏在wifi下看哦。



推荐阅读:

明代永乐时期:瓷器图案纹饰上的特征

故宫藏明永乐瓷器!青花、红釉、甜白精品赏析(高清细节图)

100张图看故宫洪武、永乐、宣德瓷器对比!

所见即所有:鉴赏明永乐青花瓷的珍、精、稀(附高清图)

台北故宫珍藏的明代永乐甜白釉瓷器鉴赏

白瓷巅峰:永乐甜白釉瓷器鉴别四要点

这里有数十万名爱好收藏的忠诚粉丝,高手在民间,极品瓷器收藏也不例外!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的理想是让大家了解古陶瓷收藏,关注民间收藏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点击右下角【在看】支持民藏就是支持我们自己!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欢迎留言、转发和分享!


赶快来分享关注吖





☟喜欢就点好看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