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到极致是自然!一起来品品四爷最爱的单色釉瓷

关注 民藏世家御瓷 2021-12-11



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如青釉、红釉、黄釉、黑釉、绿釉、蓝釉和白釉等。


单色釉瓷器虽然颜色单一,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是对“美到极致是自然”这一境界的经典诠释。



清雍正 粉青釉贴花双龙盘口尊

佳士得2017春拍拍品


纵观整个清朝,雍正帝的品味是脱颖而出的。尤其是雍正时期的瓷器,简直堪称屹立于审美巅峰的奇迹。单色釉瓷器虽然没有华丽的纹饰和造型,却在简约中让人领略到朴实无华的美。


雍正时期窑师们不但恢复了前朝烧造的釉色,更积极推陈出新,又创制出一大批新颖独特的品种,其工艺技术水平和创意,就是比诸宋代五大名窑,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故宫馆藏雍正单色釉瓷器



清雍正 粉青釉凸花如意耳蒜头瓶

高22.9cm,口径4.2cm,足径9.9cm


瓶口呈蒜头形,短颈,硕圆腹,口、肩之间对称置如意耳,圈足。瓶内外及圈足内均施粉青釉。外壁以凸花装饰,口部为缠枝莲纹,颈部为卷草纹,肩部为如意头纹,腹部为缠枝莲纹,上结莲花四朵,近足处为莲瓣纹。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


此瓶属清雍正时期新创的造型,轮廓线条富于变化而又不失稳重,釉面匀净莹润,凸花自然流畅,层次分明,颇具美感。



清雍正 粉青釉尊

高13.3cm,口径21.2cm,足径11.6cm


尊广口外撇,折肩,腹部呈六方委角形,束腰,圈足外撇。通体满施青釉,只在肩部饰一道凸起的弦纹。外底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书款。此尊线条优美流畅,隽秀娴雅,在造型上颇具艺术韵味。




清雍正 粉青釉七孔花插

高11.5cm,小瓶口径2.5cm,足径14.8cm


花插由一托盆上置7个小撇口瓶组成,瓶垂腹,底粘于托盆上,托盆圆口,直壁,圈足,足内有青花3行6字“大清雍正年制”篆书款。外壁饰有两周弦纹,并凸起8条曲线纹。


该器工艺复杂,技艺精湛,装饰在器身的8条曲线,给原本单一的粉青釉色增添了一种节奏与韵律的美感。小瓶瓶口虽有残缺,但不失为一件精美之作,极具艺术和观赏价值。




清雍正 胭脂红釉

高2.9cm,口径15cm,足径9.3cm


盘敞口,弧壁,圈足。盘内及足内均施白釉,外壁施胭脂红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圈。


胭脂红釉创烧于清康熙末年,雍正、乾隆、嘉庆、光绪等朝均有烧造,其中以雍正朝产量最大,质量最精。




清雍正 粉青釉茶壶

高11.6cm,口径7.5cm,足径14.5cm


壶敛口,扁圆体,短直流,方曲柄,假圈足,平底。盖与壶以子母口套合,盖面微隆起,上附桥形系。通体施粉青釉,光素无纹。壶流及壶口沿因釉层较薄微露白胎。外底青花署“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此壶造型简练,线条硬朗但不失流畅,色泽清淡素雅,釉质较温润,是一件赏用俱佳之作。清雍正时期青釉瓷器的生产无论是配方还是对烧制技术的掌握均达到了历史颠峰,故此壶釉色呈现出完美的效果。



秋葵绿釉如意耳瓶

高26.3cm,口径5.3cm,足径11cm


瓶蒜头口,颈部上细下粗,腹硕圆,圈足,口、肩部连以如意形双耳。瓶内及足内施白釉。外部通体施绿釉,绿中带黄,淡雅宜人,称“秋葵绿釉”。口及腹部均有暗刻缠枝莲纹,肩部凸起弦纹3道,弦纹下饰如意头纹一周。足内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此如意耳瓶的造型为雍正时所创,体态稳重,线条优美,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淡粉釉瓶

高19.5cm,口径2.2cm,足径6.7cm


瓶口内敛,口形如蒜头,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敛,圈足微外撇。通体施淡粉色釉,属低温金红釉。瓶里及底均施白釉。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此瓶胎质洁白细润,造型秀美,釉色均匀纯正,淡粉色如三月桃花,淡雅宜人。金红釉瓷器为雍正时创烧,在官窑传世品中亦很罕见。此瓶是典型的雍正官窑制品,为传世之珍。




清雍正 绿哥釉小橄榄瓶

高14.3cm,口径4.5cm,足径5cm


瓶橄榄形,直口,假圈足。通体施绿哥釉,并有细开片,外底米色釉,亦见开片。绿哥釉,又称绿郎窑,它是和郎窑红并存的品种。器物内外釉均为苹果青绿色,开细小纹片,绿郎窑数量极少,十分珍贵。




清雍正 天蓝釉双龙耳瓶

高51.8cm,口径11.7cm,足径13.7cm


瓶洗口,细颈,溜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凸起数道弦纹,两侧口、肩之间对称置龙形柄,肩部有八组椭圆形模印贴花装饰。外底署青花篆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此瓶造型仿自唐代白釉或三彩双龙耳瓶。


雍正天蓝釉瓷器的烧造在康熙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深浅不一的两种釉色,深若雨后晴空,淡趋月白。另外,康熙朝的天蓝釉瓷器多为小件文房用具,而雍正时出现行体较大的天蓝釉瓷器,如罐、瓶、缸、花盆等。




鳝鱼黄釉钵

高32.7cm,口径30.6cm,足径27.3cm


钵敛口,圆腹,腹下渐收,瘦底,圈足。钵内外通体施鳝鱼黄釉,底阴刻篆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鳝鱼黄釉属于铁、镁结晶釉,清代宫廷档案称之为“厂官釉”。由于烧成工艺的某些差异,厂官釉的色调有多种变化。清雍正时期厂官釉品种名目繁多,如蟹甲青、鳝鱼黄、瓜皮绿等。此钵釉色偏黄,色如鳝鱼皮色,匀净优雅,且器型规整,为典型的雍正朝制品。




清雍正 霁红釉胆式瓶

高27.8cm,口径3.5cm,足径8cm


瓶直口,细长颈,削肩,鼓腹,圈足。因形似悬胆,故名“胆式瓶”。通体施高温铜红釉,釉面匀净,色泽纯正。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圈。




清雍正 雍正款黄釉盅

口径6.7cm,足径2.9cm,高5cm


盅敞口,直斜壁,圈足。盅内施白釉,外施黄釉,釉色纯正,釉面光亮莹润。足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清宫的黄釉瓷器多在重大仪式中,如祭祖时使用。




清雍正 霁蓝釉小杯

口径7.2cm,足径2.9cm,高3.7cm


杯口外撇,弧壁,圈足。杯内施白釉,外施霁蓝釉。足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此杯胎薄体轻,造型规整,釉色均匀润泽。此类霁蓝釉器物多在祭祀时使用,因此又被称为祭蓝釉。




胭脂紫釉碗

高4.8cm,口径9.5cm,足径3.6cm


碗撇口,瘦底,圈足。碗内饰暗花双行龙及云纹两朵,外部通体胭脂紫釉,足内施白釉,青花双方框内楷书“雍正年制”四字款。


此胭脂彩小碗造型秀美,小巧玲珑,色彩妩媚,红中泛紫,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为胭脂彩艺术的极品。




清雍正 淡黄釉瓶

高14.6cm,口径3.3cm,足径1.7cm


瓶撇口,细颈,溜肩,肩下渐敛,圈足。通体及足内施淡黄釉。外底暗刻篆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

清代雍正瓷器素以造型娟秀、胎釉精细著称于世。此瓶由康熙时的柳叶瓶演变而来,其娇美之形体,恬静之釉质,集中体现了雍正瓷器的艺术风格。




胭脂水釉小碗

高4.8cm,口径9.5cm,足径3.6cm


瓶撇口,弧壁,圈足。里施白釉,外壁施胭脂水釉。胎体极薄,造型曲线十分优美。底足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此瓶呈粉红色的胭脂水釉匀净光洁,在细白的底釉映衬下,更显娇丽。此碗制作过程是先烧出精致的白瓷小碗,然后采用喷釉的方法将釉浆均匀地喷射其上,再入低温小炉在800℃的温度下烧成,属于清代稀有的色釉品种之一。此小碗造型优雅,小巧玲珑,其底釉极白,胭脂水釉粉嫩娇艳,代表了清代这一品种的最高成就。




清雍正 蛋黄釉盘

口径13.3cm,底径8cm,高2.8cm

捐献自孙瀛洲



雍正款青釉花瓣式尊



雍正款粉青釉莲瓣口瓶



雍正款粉青釉刻花夔凤纹瓶



雍正款仿官釉花浇



雍正款粉青釉凸花弦纹瓶



雍正款青釉灯笼瓶



雍正款粉青釉凸花蕉叶纹觚



雍正款天蓝釉莲子罐



雍正款天蓝釉细颈瓶



雍正款天蓝釉水丞



雍正款天蓝釉贯耳瓶



雍正款天蓝釉贯耳折方瓶



雍正款祭红釉墩式碗



雍正款祭蓝釉梅瓶



雍正款祭红釉长颈盘口瓶



雍正款豆绿釉白里碗



雍正款绿釉暗划云龙纹白里碗



雍正款葱绿釉白里碗



雍正款洒蓝釉菊瓣盘



雍正款胭脂紫釉菊瓣盘



雍正款洒蓝釉菊瓣盘



雍正款淡黄釉墩式碗



雍正款米黄釉白里墩式碗



雍正款冬青釉瓜棱罐



雍正款祭蓝釉高足碗





推荐阅读:

皇宫御用之物, 价值连城(高清图)

盛世风采:乾隆时期的单色釉瓷器

定州博物馆藏品,以定窑瓷器最为突出,值得鉴赏!

古董碎片也值钱,聊一聊古瓷界的碎片式学习法

瓷中明珠,明清时期的德化窑白瓷赏鉴!

素心见颜色--雍正官窑的单色釉瓷器

故宫博物院旧藏:17件汝窑瓷器

英国这个博物馆既展中国古瓷完整器也展瓷片,看看吧

【视频】:瓷器有灵魂,你知道吗?(写的真好)

有种陶瓷品味 | 叫以“清宫旧藏”为最低标准!

哥窑瓷器学习研究资料,值得收藏留用

怎样解读青白瓷?值得看看!

素材整合自故宫博物院和今日联拍,这里有数十万名爱好收藏的忠诚粉丝,高手在民间,极品瓷器收藏也不例外!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的理想是让大家了解古陶瓷收藏,关注民间收藏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点击右下角【在看】支持民藏就是支持我们自己!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欢迎留言、转发和分享!


赶快来分享关注吖





☟喜欢就点好看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