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宫的“门”字为什么不加钩?

关注微信公众号:gh_b66f90378b90

-------------------------------------------------------------

----------------------------

----------------------------

----------------------------------------

------------------------------------


“门”字的写法人人皆知,如果你写“门”字的最后一笔直接下来,而没有向上的钩,往往被认为是错别字,可是紫禁城各个宫殿的匾额中的“门”字却偏偏都没有钩,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里隐含着一个因书写匾额触怒朱元璋而被杀头的真实故事。------------------------------


------------------------------

“门”字的这种末笔不带钩的写法源于宋朝,据说南宋把首都挪到临安后,玉牒殿走水失火了,殿门都被烧光了,有的大臣上奏说,宫殿匾额中的‘门’字,最后一划都有钩,带火笔,因此招火,将这些匾额全部烧掉才能避免火灾。从此以后凡宫殿里的匾额书写带“门”字的都不能加钩。------------------------------



明朝开国的初期,诸处宫殿、官舍、城门逐渐建成。一次,朱元璋命中书詹希原为太学集贤门写门匾。詹希原是明初著名的书法家,到朝中任职为舍人,常为宫殿和公署题写匾额,人们以其书法为奇,并且将他的书法珍藏,詹希原因此被称为“国朝第一”。他在写匾额的时候,把“门”字的最后一竖向内钩起稍微高了一些。太祖朱元璋看了以后,大怒说:“我本来想召集贤士,你却想闭门堵住贤士的路吗?”于是下令斩首了詹希原,并且用粉液涂掉了“门”字的那一钩。此后,明朝的各处宫殿、公署、城门的“门”字都不带钩,不仅南京城如此,朱棣营建北京城时也沿袭看这个传统。关注微信公众号:gh_b66f90378b90------------------------------


------------------------------

清代紫禁城的建筑大体保持了明朝的原貌,只是各城门和宫门的匾额重新进行了命名和更换,主要是增加了满语,满汉并列。然后,“门“字没有钩的独特习俗仍被顽强的保持了下来。------------------------------

--------------------------------

END

------------------------------


◉版权声明:源于网络,原创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处理!----------

本文转载自:案上雲煙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分享文章,任何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异议请勿投诉,可留言,本平台会进行删除。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