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水画中,一个无干扰的世界

关注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精彩文章

--------------------------------------------------------------

--------------------------------------------------------------

----------------------------

----------------------------

----------------------------------------

--------------------------------------


宋或元 佚名 春山行旅 


山水画好描绘生命的停顿状态,如“山居”,如“待渡”,如“空亭”。“山居”是对生命停顿状态的具体表现。倪瓒曾题钱选《浮玉山居图》曰:


何人西上道场山,

山自白云僧自闲。

至人不与物俱化,

往往超出乎两间。

洗心观妙退藏密,

阅世千年如一日。


山居是一种无干扰的生活状态,正如诗中所言“山自白云僧自闲”,在俗世中人如困在樊笼中的鸟,只有离开了尘世喧嚣,心灵才有安顿的可能。取清泉烹苦茗,拾松枝煮麦饭,柴门不为谁设,请息交以绝游,看云卷云舒能使人忘记历日。


清 石涛 山水清音图轴


宋人罗大经曾撰文描写山居生活时这样说:


傍晚我散步归来倚在柴门上看夕阳西下,那暮光是紫绿万状而又瞬息万变的,沉浸在令人目眩神迷的暮光里我忘却了时间的存在,直到听到牧童归来的笛声,才看见月亮已经印在溪水里。


他感叹唐子西的那两句诗“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写得太妙,他批评那些终日奔波于名利的人是无法感受到这“山静日长”的好处的。的确,“山静日长”是一种在静寂的山居生活中才有的独特体验。


在名利场中人们如轴轮般不停地转动,快得看不清周遭甚至是自己,只有让转轴慢下来,让心灵安顿下来,那些曾经被掠过的幻影才会变得清晰。


清 石涛 坐看云起图 


老子说: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累累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他哪里是真的昏昏,他不过是不追随世俗的步伐,看似无目的,其实比任何人都清晰。熙熙攘攘的人群皆为利益往来,他们无法停下来反思生命的意义,所以他们的生命是忙乱而又浅薄的,只有如老子一般停下来的人才能认清生活的本质,使生命变得深厚。


陈少梅 松溪高逸图


山居生活还促使古代文人形成了“千年一日”的时间观。陆游有句“山居剩得舒长日”,在山居生活中时间像被延展了一般变得绵长,并且可以被控制。


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

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山静日长”不仅超越了时间的尺度,也突破了生命的止尽。所以,倪瓒说:


至人不与物俱化,

往往超出乎两间。


山水画追求静,因为静能超越时间,能突破生命,而停顿即静,山居即停顿。


清 钱杜 东坡诗意图


“待渡”亦蕴涵了文人画家对生命停顿的渴望。看郭熙的《秋江待渡图》,水色朦胧,蓬断草枯,远山纠纷,风悲日曛。舟未至,人在江口,面对一江天水,此刻最易引人深思。望大河浩浩东去不知疲歇,不禁让人感慨“逝者如斯”;舟在江湖,如蜉蝣寄身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怎能不哀“吾身之须臾”?生命的脆弱,时间的疾走,似乎是人摆脱不了的命运,如何才能逃离时间的驱使,超越生命的意义呢?


明 沈周 辋川诗意图


坡仙说: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以动观世界,万物自然是变化的,月有阴晴圆缺,势有此消彼长,时间总是以使万物变化的方式来昭示它的存在,可是如果试着停下来,以静观世界,不将时间当成一种存在物,不去分析它,不去认识它,试着忘却它,只沉浸在精神的畅游中,那么就有可能不被时间牵绊。时间像水,人寄身于舟,舟浮游于水,就必定随波逐流,只有上岸才能摆脱不安的命运。


陈少梅 松崖孤舟 


所以,在山水画中那些待渡的人从来不是焦虑的,他们或凭栏而立,或临江而坐,享受着这停顿带来的安宁。在岸上的人好像走到了生命之外一般,这时的所见、所思是最真实的。离山乃见山,执水岂知水,旁观者将生活看得更加清晰。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旅行,那对古人而言最为熟悉的出行便是买舟而下,待渡是旅行中的停顿,生命需要这样的停顿。


清 恽寿平 秋山雨过图 


“空亭”是文人画家对停顿愿望最直接的表达,亦是山水画对生命停顿最抽象的呈现。《释名》曰:


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


在旅途中,停顿的状态也许最容易被人忽视,可是那才是重要的,有谁不是停下来才看到美丽风景的呢?


元 倪瓒 乐圃山居图 


虽然在古代建筑中,亭没有被规定过必须设在哪里,可是只要去过名川大山,就会发现亭的所在往往都是风光最美处。


王羲之在“兰亭”看到的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又因为这亭空无一物所以他能“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即使无丝竹管弦之盛也足以畅叙幽情。


欧阳修在“醉翁亭”里看到的是“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所以他颓然 乎其间,醉也。


宋 米友仁 姚山秋霁图 


苏轼更直白地说,在“东山之麓”得“异境”,遂作“放鹤亭”。将亭设在风光最美处,请旅途中的人停下欣赏美景,这不正是“亭”之于人的意义 所在吗?苏子美罢官无所归,扁舟吴中,得古吴越国贵戚旧园,造“沧浪亭”于内,仰啸浩歌其上,才使悲而不化的心情沃然有得。他反思,从前沉溺于名利场每天计较得失的生活是多么愚笨啊!他庆幸,因为被罢免才得到了“沧浪亭”,“沧浪亭”使他摆脱了名利的诱惑,找到了生命的真谛。由此可见,“亭”于人的意义是 多么重大。


元 倪瓒 1364年作 桐露轩为约斋写山水轴


亭下不逢人,夕阳澹秋影。


挑剔的倪瓒惜墨如金却偏偏喜好用空亭来点缀他理想中的山水,这喜好绝不是无意识的。他追求的是纯粹、无干扰的世界,所以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空亭正是他与天地沟通的平台。


元 倪瓒 1364年作 南渚图


曾听到有人问,为什么倪瓒只画亭子不画人?这问题看似外行,却值得深究。中国的建筑不仅仅是为了让人安居立命,更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让人体验天地之美。尤其是亭子,四面无墙,所以气畅脉通;空无一物,所以给了人最大的视觉自由。


云林深谙此道,所以钟情空亭。正如坡仙所言:


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


亭为人提供了一片遮风避雨之地,又无碍于人的清净。它不仅是灵气吐纳的交点,也是诗人的精神集聚之所。他是太古遗民,世俗和时间是他所不屑的。他唯道集虚,淡薄之志都在这空亭之中,并且他要创造一个虚空的灵境,所以连自己也轻轻抹去。若亭有人毕竟还在俗世之中,亭下无人才可忘却地域年岁。在云林山水中,“亭”超越了它的本来意义,成为文人的精神象征和追求生命停顿的符号。


元 倪瓒 江亭山色图


李白说: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在我看来,中国画本身在文人生活中的地位,也如云林山水中的空亭,即是为人们提供一种停顿的可能。不论谁,其实都无法完全脱离世俗地活着;那并没有关系,只要懂得在风景最美处停下就是智慧。


而作为生命停顿契机的山水画,既然是为了给人提供一个无干扰的世界,那么就不必赋予它太多安邦定国的责任。此亭无一物方能坐观得天全,心闲意安享受停顿岂不乐哉?

------------------------------

END

------------------------------


◉版权声明:源于网络,原创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处理!

---------------------------------------------

本文转载自: 中国美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分享文章,任何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异议请勿投诉,可留言,本平台会进行删除。


相关阅读链接


潘天寿:齐白石的画从吴昌硕来

朱光潜: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丰子恺:逢新年,全靠回忆

八首古诗,读懂牛的品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