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瓷器上的龙纹知识

关注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精彩文章


----------------------------

----------------------------

----------------------------------------

--------------------------------------

◉版权声明:源于网络,原创作者可留言联系我们予以删除处理!

青龙、白虎、玄武和朱雀在古代称为四灵,其中又以龙为尊。

大英博物馆藏

元代至正十一年青花龙纹大瓶

关注微信公众号ID:chronosart

传说龙是鳞虫之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能幽能明,能巨能细,呵成云,吟则雨,是变幻不定、神力无比的奇物。


夏人祖先以龙作图腾,今天的中国人就成为龙的传人。人封建社会以后,帝王自称为真龙天子,龙给王权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中国人对龙的钟情和敬畏,使龙纹成为古代工艺美术品上最常见的装饰。


龙究为何物并无实据,早期龙纹或如鳄鱼或似蝴蝎尚未定式。先秦以前龙的形象质朴粗犷,大多没有肢爪,状如爬行动物。秦汉时,龙纹有肢爪但无鳞甲,系兽形。唐宋时,龙纹“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龟,颈似蛇,腹似垦,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造型综合了各种奇兽异珍的特征。明清时代,龙纹作为帝王的象征而日趋完善,固定成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形象。



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元年青花云龙纹香炉


千百年的丰富和衍生,使龙的造型千变万化:云气绕身,露头藏身的称云龙;穿云翻飞、状如行走的称行龙;首尾相望、盘成团状的称团龙;龙睛圆睁,龙首正视的称正龙。另外,还见头在上尾在下的升龙,尾在上头在下的降龙,有鳞的蛟龙,有翼的应龙,有角的虬龙,无角的螭龙等等。


故宫博物院藏明宣德青花海水龙纹钵


任何造型艺术都不能脱离文化背景而追求纯粹意义上的美感。和王权时时联想的龙纹自然会有非艺术的限制。官窑青花纹样中最常见的是龙纹,作为皇室用器的标志,便是五爪龙。



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局部(三爪龙)


龙一般画四肢,肢前的爪(或谓龙趾)有三爪、四爪、五爪之分。元青花上未见五爪龙,但同期白釉器上有五爪龙,说明元青花非官窑器。明初官窑已将青花作主要品种,出现五爪龙纹,这种画法成为明清官窑的传统画法。



故宫博物院藏明宣德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盘(盘心)


龙纹唯官窑青花有使用特权。在这种超经济力量的制约下,明代早期民窑青花上不见以龙纹为饰。象征着王权的明中期起,随着禁令的松驰,民窑青花装饰渐采用龙纹,但不见五爪龙,造型也谓简单。



浙江省博物馆藏 

五代吴越越窑“秘色瓷”龙纹罂


陶瓷器上龙纹的应用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在精致的陶器上彩绘龙凤纹或蟠夔纹。以后龙纹的应用更广,采用贴塑、模印或刻制的胎体装饰方法。唐宋时釉上彩和釉一下彩渐成瓷器装饰的主要形式,彩绘的龙纹具更高的欣赏价值。这时装饰手段在制型能力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龙纹还显得粗犷与简洁。精细人纹的龙纹,出现在青花瓷上。


用石料在釉下彩绘,经高温一次烧成的青花,唐宋已有少量生产,但工艺上不成熟并未推广。元代中后期(14世纪中)青花因外销的需求迅速成熟。其雄伟的气势和高超的画艺达到非常高的艺术境界。


青花以提炼得极为细腻的钻料在素胎上绘画,有勾勒点染多种笔法。从成块大片的渲染到纤如毫发的笔触都能自如地表现,无疑为龙纹的创作提供了巨大的创作空间。


元明清三朝的青花,曾用过数种青料,有国产料也有进口料。进口料呈色青翠,国产料则较淡雅,用这两类青料绘制的龙纹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元代和明代的永乐、宣德年间,官窑上用的进口料极为明艳,有流散,青料积聚处有结晶褐斑,反映为激荡汹涌的浪漫风格。明成化和弘治时,用国产平等青料,呈色纯净,表现出宁静平和的儒雅气息。


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景德镇窑

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


青花龙纹常用的是白地青花的办法。有些采用青地白花的工艺。龙纹刻划后在纹饰外填青。白色的龙纹在青色的波涛中若隐若现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


青花在其发展过程中,衍生出许多新的品种,最主要的是青花加彩和青花釉里红。这些特殊的青花品种的纹饰和单纯的青花相比并无两样,有的则更简约一些。青花加彩和青花釉里红龙纹也具有这种特点。成化官窑青花龙纹均描绘得十分细致而精到,同期的青花加彩龙纹则线条和造型都相应简化。


元明清三朝青花历时数百年,龙纹在不断演绎进化,具强烈的时代特征。


元代青花上龙纹一般为白地青花,龙身细长,小头,细颈,独角或双角,无披发,鹰爪,四肢有后掠的火焰状毛发。龙身鳞片圆弧状或斜网格状。三爪或四爪。尖尾或火焰状尾。龙纹四周加饰海水纹、云气纹或火焰纹。


明初时,随着官窑青花的生产,对龙纹造型作了诸多改进。



上海博物馆藏明洪武春寿梅瓶


洪武时,龙纹造型和元代相似,仅头部出现平直后掠的披发。



首都博物馆藏明永乐青花龙纹十棱洗



景德镇珠山御窑厂出土明永乐青花釉里红云龙纹梅瓶


永乐和宣德时,官窑体制趋向完善,作为王权象征的龙纹,突出了威严和尊贵,龙体和四肢粗壮,龙首较大,加披发或竖发。普遍使用五爪并成为官窑的标志。五趾前后相连成一圆圈,成为明代龙纹的标准画法。



故宫博物院藏明成化斗彩海水龙纹“天”字盖罐




故宫博物院藏明弘治青花荷塘游龙纹碗


明中期的成化和弘治、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生活的安定,使龙纹造型不再凶恶威武,改为儒雅和喜庆。这时的龙纹多方首,闭嘴,龙睛平视,配以莲池和花丛。成化时的衔花龙口吐鲜花,龙身卷曲,龙肢成花叶状,是歌舞升平的社会生活的写照。



故宫博物院藏明嘉靖青花龙穿缠枝莲大盘(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明万历青花龙穿莲花梅瓶


嘉靖,万历时社会生活中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井文化的繁荣,艺术品不可避免地追求浓艳和暴烈。这一时期的瓷器纹饰都以繁满缚丽为特征。嘉万青花的龙纹趋细长,龙首上颗伸出,顶端鼻尖画成如意状,似猪嘴,俗称猪嘴龙。绘画已稍粗率,显露一种浮燥之气。

故宫博物院藏清顺治青花云龙纹香炉



故宫博物院藏青花云龙纹花觚


清初时,龙纹造型尚有明代遗风,上领上扬,如意鼻,张嘴伸舌,爪的拇趾和其他几趾距离拉开,相对如人身,已和明代不同。龙纹都占很大画面,渲染淋漓浓重,有吞云吐雾的气势。


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青花龙纹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黄地青花龙纹盘


康熙时,龙纹的头部描绘更加细致,上颚短于下颚 ,颚边有肉刺,舌下垂而舌尖上卷。龙须细长圈曲,鬃发分束向后,龙额博山状,呻情凶猛,纤发毕现,俗称“老龙”。


自乾隆开始,瓷器上的纹饰都予以程式化处理,将许多个性化的造型改造成标准图例,清代中后期青花的龙纹大多为乾隆造造的翻版,工艺上非常成熟,但缺少艺术性。



故宫博物院藏清嘉庆青花云龙纹螭耳瓶



故宫博物院藏清咸丰青花云龙纹赏瓶


------------------------------

END

------------------------------

欢迎转发分享好友圈点广告,点再看,点赞,评论......说出您的感受......

-------------------------------------------

本文转载自:典藏君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分享文章,任何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异议请勿投诉,可留言,本平台会进行删除。


相关阅读链接

吴冠中:逸品是中国文人对绘画的最高评价

真正读懂中国画,必须进入到中国文化的语境中

1000万件流落海外的文物哪里去了?玫茵堂顶级中国瓷器精品图

少梅绝诣册,妙绝!

张大千:画画在像和不像之间

故宫博物院藏宫廷器座展 精品器物欣赏

温文如玉:宋代官窑瓷器的图文鉴赏


相关公众号推荐链接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