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家精品 |《血凝朱泥印道人》作者:韩焕峰 朗诵:依然

2017-03-14 原创:韩焕峰 爱上经典文学艺术



 | 爱 | 上 | 经 | 典 | 文 | 学 | 艺 | 术 |

最美心灵空间 最美精神家园 欢迎您

| 音乐 舞蹈 朗诵 | 散文 诗歌 小说 | 

| 绘画 书法 摄影 | 戏曲 曲艺 电影 | 



点开下面绿色开关聆听 依 然 精彩朗诵

 


        丙申岁末,傅巍专程从日本来沧到寒舍造访,带来其父傅嘉仪先生的《印道人访台印痕》书稿(以下简称为《印痕》)。此书是傅巍为了纪念父亲逝世十五周年编辑而成的,用情至深,自不待言。寒暄过后,傅巍嘱托我为此写篇“后记”。窃思,按世俗惯例,为他人作“序”或“后记”者,或为官高位显,或为名家大腕;以傅嘉仪先生印坛声誉之高,生前结识名家之众,请一位德高望重或在艺术上有建树者来写应该不难。余乃一介平民,与嘉仪先生的声望和艺术成就比起来,自愧不配。然傅巍贤侄执意嘱余执笔,其恳切之情溢于言表,想来初衷也许是体现我与其父之间的深厚情谊吧。有念及此,不忍辞绝;且嘉仪先生于我恩重情深,此文能附《印痕》之骥尾表达我对先生感情之万一,亦我之所愿也。

 1988年5月 作者与傅嘉仪先生合影


 傅嘉仪先生遗像


       傅嘉仪(一九四四——二OO一),字谦石,号印道人、终南山人、大兆居士、红柳室主人等。祖籍山东蓬莱,生于西安。生前系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西泠印社社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终南印社社长,西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首任馆长、研究员,陕西省、西安市政协委员,省、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及沧海印社艺术顾问等。



 墨海腾波



傅嘉仪先生画作


        傅嘉仪先生自幼习研书画,尤擅篆刻。师从韩秋岩、李滋煊先生。曾在天山脚下度过七年军旅生涯,一九七二年转业地方,在西安市文物局工作。一九七九年倡建成立终南印社,一九八九年秋调到由他筹建的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工作。先生到文物部门工作后,朝入秦宫,暮出汉殿,将秦汉印玺、瓦当艺术的研究和书法篆刻艺术的创 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积淀了深厚的学识,为他尔后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奠定了根基。先生的书法、篆刻、绘画作品中充分体现出黄土高原粗犷雄强、苍劲古穆之气韵,尤其他的篆刻作品,往往是信手操刀,就石刻印,刀起石落、剥击可闻。无论是朱文白文,章法布局奇肆,印文线条老辣古拙,极富金石气息。时任西泠印社社长的赵朴初先生见其印,曾赞曰:“神情意态,力追秦汉,方圆规矩,蹊绝邓丁(指邓石如、丁敬)”,对嘉仪先生的篆刻艺术评价甚高。


 傅嘉仪先生治印



一回相见一回老


        他又是一位集书画、篆刻、文物考古、理论研究、编著于一身的艺术家。先生笔下作品都带有一种霸气和强悍,而霸气强悍中又不失传统,故多得人们的推崇和赞赏。 他在国内外刊物上先后发表了《战国秦封宗邑瓦书及其书法》《秦陶印概述》《秦汉十二字瓦当书法散论》《印道人说瓦》《红柳室印话》等三十余篇学术论文,其中《印的起源》经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审定并选为教材。


傅嘉仪先生 著作


        先生一生中有十七部编著传世,仅《金石文字类编》(上、下集)和《篆字印汇》(上、下集)两部大书均近两千页码,足见编纂工程之浩繁。一部《秦汉瓦当》达八百五十余页。收瓦当一千六百二十枚,每瓦均考证出处,标明瓦当尺寸,并作文字说明,其工作量之浩大和治学之严谨,让人为之感叹。 对于先生的书画艺术和学术成就,世人早有定评,在此不再赘述。



《金石文字类编》



《篆字印汇》



《秦汉瓦当》


        数遍翻阅嘉仪先生的《印痕》书稿,品印思人,酸楚不已。嘉仪先生可亲可敬的音容笑貌和豪爽性格即刻浮现眼前,怀念之情亦油然而生……


1989年秋 作者与傅先生


        通览《印痕》书稿,共收录先生印作一百二十八方,每印均配有乌金边款:或汉印或古玺、或瓦当或封泥、或流派印风等,无不体现出先生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这批印作是他在一九九三年应友人谢魁源先生之邀,赴台两个月期间创作而成的。如今看来,在当时海峡两岸还未实现“三通”的情况下,先生是作为民间文化使者去交流而成行的,可谓意义深远。据悉,那次赴台作文化交流,是大陆篆刻界第一位为海峡两岸架起友好桥梁的篆刻艺术家。当时台湾舆论界称誉他“给台湾印坛带来一股清风”。


        《印痕》中所编入的印作,多是为台湾各界的上层人士所作。如:中国国民党元老陈立夫,中华民国陆海空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张学良,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世界华僧会副会长、中华书法学会理事长、净律寺开山住持释广元大师,台湾篆刻界泰斗、玄修印社社长、《印林》杂志创办人王北岳先生,台湾青商会会长谢魁源先生等,由此可窥先生在台期间交往面之广、层次之高。无疑,他与这些台湾知名人士建立了良好关系。


        从作品中看,许多印作应是即兴奏刀急就而为之。如“李政照”、“麦风秋印”、“王永庆”、“李存敬印”、“黄大济印”、“曹毓麟”六方白文印,典型地取用齐白石刀法,单刀直入,一气呵成。用刀猛力强悍,激情爽快,气势夺人,富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王永庆


        “陈立夫”、“连战之玺”、“吾日三省吾身”、“金中原”、“周信男”、“长青”、“张树男”、“黄光男”、“陈康顺”、“曾秋玉”、“聂影舟”等十数方阴阳古玺印,其刀下用金文和六国奇变文字入印,印风直追战国古玺,章法构图巧变,雄肆高古,字法苍劲古朴,奇正相生,迸发着印家的刚健豪放之情。


连战之玺


 周信男、曾秋玉


        “谢魁源”、“安得广厦千万间”、“道滕长寿”、“世长势短不以势处世”“不使人间造孽钱”等大部分名印和闲章,取之汉法而刻之。先生的汉印基础深厚,刀功坚实,线条挺拔,返朴归真,勃发将军印之风。


安得广厦千万间

世长势短不以势处世


       其中“罗浮精舍”、“超哉米寿”二印,采用砖文入印,古拙苍浑,益增生动灵活之趣。


罗浮精舍、超哉米寿


        另“李普同印”、“王轶猛印”二印均取之鸟虫篆入印,使印作达到曲折委婉,刀下灵活,刚柔相济,别有怀抱之境界。


李普同印、王轶猛印


        而“王孙大吉”和“老正兴”分别用瓦当式和半通式而刻之。前者瓦当文字苍浑朴厚,后者爨宝子碑天真古趣,此二印实乃有醒人之目独特之功效。


王孙大吉、老正兴


        唯一一方“夜雨台北识小君”大印,则用甲骨文入印,尤其夺目,章法用二二三式排列,上下左右错落有致,刀法凌峭犀利,用阴刻体现出远古先民契刻之意趣。


夜雨台北识小君


        另一方“王北岳”小印,借取西周青铜器之纹饰,虽富于装饰性而又不失古意,可谓别出心裁。


王北岳


        另外还有封泥、秦印、元押、小玺等都做得恰到好处,凸显先生对古文字把握和研究之深度,令人回味无穷而叹服。在这百余方印作中,先生均刻了款识。除单刀边款,还配刻有佛像和肖形,可谓亦庄亦谐,妙趣横生,让人百赏不厌。再值一提的是,这批作品为友人刻完后,印石因要交付本人,先生又精心把全部边款均乌金拓就,配好印蜕留存起来,从而使今日《印痕》出版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佛像肖形


佛像肖形


        傅嘉仪先生在台期间,对所见所闻颇有感慨,在《印痕》的《自序》中他是这样说的:“在台湾的日子里,我模糊了造访的概念。这里没有飞越国界置身他乡的感觉,没有语言的障碍,没有习俗的异同,没有难以逾越的鸿沟,只有相见恨晚的感受和道不尽说不完的情思。……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同根同源,一朝相聚,便因血乳交融的情景感到内心的震撼。……此刻我最盼望的,便是台湾和大陆早日完成统一大业、炎黄子孙早日团聚。”先生的一番表述,道出了一位艺术家“大陆台胞一家亲”的心声,其境界实为可贵。先生为台湾同胞和友人刻的百余方印章,成了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印证,意义极为深远。


傅嘉仪先生在台湾


       傅嘉仪先生是一位多才多艺、博古通今而又治学严谨的艺术家。先生的治学精神是令人敬佩的,他在新疆七年的军旅生涯、与红柳结下不解之缘,先生敬畏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将自己书斋取名为“红柳室”。天山脚下的红柳根植在干旱的沙漠,不畏狂风暴雨和烈日炙晒,在艰苦的环境中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成为先生的生命追求。 


 沙漠红柳


        他在病重的日子里,在病榻上仍然坚持著述,硬撑着病体继续整理着厚厚的书稿,编著着近千页的《中国瓦当艺术》(上、下卷)和《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藏秦封泥》。一部收有两千余方秦封泥的《秦封泥汇考》大书,先生竟然在病危时编完并写下五千余字的《自序》和《后记》。


中国瓦当艺术


秦封泥汇考


        在先生人生最后的日子里,对来探望他的亲友、学生仍然谈笑风生,面对病魔而顽强不屈……



病榻上的傅先生


        让笔者最受感动、也终生难忘的是,在二OOO年下半年,我将自己多年的印蜕整理成册,计划出版《韩焕峰印存》(以下称《印存》),决定恳请台湾的篆刻界泰斗王北岳老和傅嘉仪先生为我第一部《印存》作序。当我把此想法与先生一说,他当即表示赞同俯允作序。先生鼓励我一定要把作品选好,把书出好,督促我早日把书稿寄给他。有一天,我偶然从二OOO年十二月四日的《书法报》上看到一篇署名天卢的专访文章,题目是《访与病魔作斗争的傅嘉仪先生》并刊出嘉仪先生一帧近照。他消瘦的面容和专访文章的内容使我非常惦念,马上拨通他的电话,问询先生的病情和近况。他风趣地说:“谢谢老弟关心,我这糖尿病得了十几年,很顽固,一时半时先好不了,但也先死不了。现在家休养,处理一些案头工作和整理书稿,常去医院复查。”他接着说:“我答应给你的《印存》写序,现在该动笔了吧?”当时我想,先生在家静养,不忍心打扰,就劝说待他病情好转再写不迟。而先生则中肯地说:“我答应老弟的事一定要办,不能出尔反尔,只要我能拿笔写字,就一定给你写,请你抓紧把有关资料寄过来。”在先生的又一次督促下,我只好遵命。先生为朋友之需,置自己的健康于不顾,强撑着为我的《印存》写序。时隔月余,先生将序言的打印稿寄于我。收到序稿后,我百感交集,不知说啥才好,当即回电话向他致谢,并祝愿他早日康复。


1997年秋 作者与傅嘉仪先生在研讨会上


        之后,我又将设计好的版式和全部书稿寄于先生征求意见,但一直未见回音。后来我才知道,他为我《印存》写《序》时,已经是强撑着病体,在病榻上拿着放大镜写成的。先生以顽强的毅力将《序》写完后不久,病情突然恶化,赶紧送医院抢救,他这次去医院,就再也没有回来……


        原来,先生为我写《序》时,已经是他艺术生涯最后时刻。先生为他人作《序》不计其数,而为我写的这篇序言则是他的绝笔!这篇序言是一篇不寻常的序言,它不仅是一篇分量很重的学者之作,更贵重的是凝聚了我们兄弟之间纯真挚爱。这是我们相交十六年来,最能够说明我们相知相惜的佐证,是我们交情、友情、感情最真实的体现。


傅先生生前赠予作者八尺大对联

好事多为难事 名人都是苦人


        傅嘉仪先生已经离开我们十六个年头了,他为所钟爱的事业奋斗了一生,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把自己的一生全部贡献给书画、篆刻和文物事业,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血凝朱泥、魂消素纸”,先生的英年早逝,是中国书印坛上的一大损失。当时引起国内外书印坛震动。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致唁电:“傅嘉仪先生在研习汉瓦、印玺、镜铭、封泥、古文字等方面成绩显著,在书法篆刻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给予先生很高的评价。 


        傅巍为纪念父亲逝世十五周年,编辑出版《傅嘉仪访台印痕》,我借机写下这篇文字怀念先生,来表达我的伤感和愧疚!就此告慰先生:您的儿子傅巍很优秀,在日本发展了二十六年,事业有成,他已将您访台期间所创作的这些作品编辑成册,付梓在即。另,您的两位高足魏杰、岐岖几年前已加入了西泠印社,魏杰并担任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和终南印社社长,岐岖担任了中国书法家协会鉴定收藏委员会委员、终南印社常务副社长,终南印社后继有人,足以告慰先生于九泉!


傅先生之子 傅巍 在工作 


傅先生之子 傅巍 


傅先生之子 傅巍


傅先生学生魏杰(左)、 崎岖(右)


 终南印社换届会场


        今天我含泪写这篇短文,其一追忆我与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其二是想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先生的信义至诚和高风亮节。千言万语难表情怀,谨以为先生草撰一副对联以示缅怀,并表达我对先生的崇敬之情。

   

        许多年,学问相期,登攀援首,友谊弥笃诚,最不忘抱病序余,心香墨韵成绝笔;
       

       数十载,清寒独守,著作等身,壮怀无稍怠,只可惜积劳难药,汉瓦秦泥未竟编。

      

傅嘉仪先生雕像 


岁在丙申大雪节于沧州瓦斋灯下










 艺术家 傅嘉仪 简介

  


傅嘉仪(一九四四——二OO一),字谦石,号印道人、终南山人、大兆居士、红柳室主人等。祖籍山东蓬莱,生于西安。生前系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西泠印社社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终南印社社长,西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首任馆长、研究员,陕西省、西安市政协委员,省、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及沧海印社艺术顾问等。




艺术家 韩焕峰 简介

  


韩焕峰1948年3月生,字寒石、号瓦痴、别署不息斋主、寒石庐主、瓦斋主人,河北黄骅人。沧州市博物馆研究员、系西泠印社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书艺委委员、中国书协会员、沧州市文联名誉副主席、沧州市书协名誉主席、沧海印社社长、沧州国学院第一副院长兼书画院院长。曾任河北书协主席团委员兼篆刻委员会主任。


微信13831756336




朗诵嘉宾 依然 简介

  


依  然:原名赵俊华,朗诵爱好者,沧州市朗诵协会会员。梦想把文字读成可以欣赏的风景,让文字载着声音飞翔。


微信13603274010



 | 爱 | 上 | 经 | 典 | 文 | 学 | 艺 | 术  |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转载须注明

转自:爱上经典文学艺术 ID:asjdwxys666
投稿邮箱:569955812@qq.com
交流微信:Zec569955812  




分享,点赞,是一种美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