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深圳通过“智慧+”手段,探索特大城市交通治理的新路
近日,新华社以《“智”行千里——特大城市交通治理的深圳样板》为题,报道了深圳通过“智慧+”手段,探索特大城市交通治理的新路。
以下为新华社报道内容节选
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深圳汽车保有量超过353万辆,每公里机动车密度达510辆,居全国第一,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成为市民生活的痛点、难点。用智慧疏拥堵,深圳通过智能化手段,探索特大城市交通治理的新路。
智慧+治理
缓解交通堵点痛点
为了治堵,深圳对道路动起了“手术”。潮汐车道、借道左转、多乘员车道……20多种创新交通组织方式便利了出行,有的举措引起广泛关注,复制推广到其他地区。
智慧+平台
筑科技支撑体系
十字路口,红绿灯时间不再一成不变。
晚间,东西向车流减少、绿灯时间随之减少,南北向车流增多、绿灯时间随之增多……不要觉得奇怪,这是人工智能交通信号灯的“自我修正”。
深圳市交警局局长徐炜说:
“深圳交警与相关机构合作,构建“感知-认知-诊断-优化-评价”的全闭环,打造智能灯控“一张网”,提升交通运行管控能力,提高了市民整体出行效率。
”人工智能辅助交通信号控制、拥堵溯源及评估平台、创新非现场执法方式……一系列“智慧”举措离不开“城市交通大脑”的平台建设。
新华社记者在深圳交警局21楼看到,数百台服务器等设备构成的智能指挥中心,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将深圳交通要素立体展示,实现交通指挥系统的宏观全局掌握与微观细节精准调配和警力精准投放。
上述新华社报道中提及的多个项目,有华为云的身影
在华为云举办的TechWave人工智能专题日上(延伸阅读:华为云EI发力三大基础研究创新,推动实现普惠AI),深圳市交警局局长徐炜表示,深圳交警正在将人工智能和5G技术全面运用到交通执法、治堵、指挥等方面。
深圳交警和华为云合作打造交通智能体,基于AI、大数据等技术推出的红绿灯配时方案,已部署到全市约200个路口。初步成果显示,在高峰期路口通行能力可提升约10%。计划未来几年内,将深圳2000多个路口接入系统,全面提升全市路口的通行能力。
嘉宾对话
(图右至左: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总裁贾永利,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执行院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李世鹏,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局长徐炜)
除了与深圳交警合作,华为云还与深圳机场(延伸阅读:刚刚过去的五一,你出行了吗?)、深圳市气象局(延伸阅读:深圳市气象局&华为云:无畏气象变幻,乘风踏浪而行)等机构合作,将云计算、AI、大数据等技术运用到智慧机位分配、天气精准预报等多个领域,助力构建智慧深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