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多少德国人已经或准备离开中国?它会带来哪些潜在影响?
昨天发表过最近德媒就中国报道都绕不过的一个主题一文。
今天想把这个话题延生一下。
其实刚开始我是把它们连在一起写的,后来发现,这样一来,文章主题就不鲜明了,索性采取以往经常干的事,一分为二。
我为什么老干这些事?想了想,或许是因为我的思路太活跃了,在写得过程中会不断涌向出相关信息。如果忽略了,觉得可惜。如果都写出来,思路会比较乱,缺乏主线。
这大概跟我平日的新闻阅读量或获取的不同信息有关。
昨天跟大家分享了宏观层面的某些趋势,例如政治与经济。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下微观或企业层面的信息。
除政治与经济议题外,德语区媒体目前也关注另外一个话题: 越来越多德国人正准备或已经离开中国。
我之前引用过RND(Redaktionsnetzwerk Deutschland)的一篇文章(文中简称第一篇RND报道)。文中对比了德国人自疫情前与疫情后在中国的数量。此前有大约五万人,今天只剩下五千人。
我5月8号在朋友圈的截图
当我看完下面两篇报到时(《新苏黎世报》与RND),又发现新的数据。比如,上海在疫情前有1.1万德国人,现在还剩下七千人。该数据无论如何都比第一篇RND所报道的人数要多很多。第一篇RND报道说全中国大约只有5000德国人,第二篇RND报道表示,仅上海就还有7000德国人。
《新苏黎世报》
第二篇RND报道截图
第二篇RND篇报道介绍了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据称,一位在北京某所国际学校的外籍老师在没有通知校方与任何人的情况下擅自回国。当他被问起,是否会担心因此而违反工作法?这位老师回复说: "对我而言家庭是第一位的。我不想自己的孩子被感染,然后又被强制性分开隔离的事在我身上发生。"
由此可见,此前在上海所发生的婴儿被强制性隔离事件震惊了不少在中国工作或生活的外国人。很多人无法理解,也不会接受这些事发生在他们身上。我曾经还想写一篇就此话题的"假如在德国系列文章"。想想作罢,肯定又是一篇"被自信"的文章。
大家应该还记得某位上海德国人与防疫人员一次通话记录被外泄的事件?
这应该是所有新闻爱好者都会遇到的问题: 当你看到两个不一致的数据时,你会如何选择以及如何判断,哪个更真实?有些人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数据,排除一切不符合自己立场的信息,要么当他们不存在,要么当他们是造假的。
对我而言,当我首次看到相关数据时,我也被惊到了。短短两年时间,在中国的德国人从之前的约五万降到今天的约五千,远远超出我的预期。但我选择持保留意见接受这组数据。我所说的接受并不等同于坚信它就是唯一正确,一层不变的。
其次,当我获得新数据后,比如第二篇的NRD报道,上海的德国人从此前的1.2万降到今天的约7000人。我觉得这个数据更接近现实。但更接近现实也不等同于现实。所有民调都会有误差。信息源的可靠性是不一样的。当我选择更相信第二篇NRD的报到时,并没有完全否定第一篇NRD数据的存在,只是暂且不会引用。
第三,当我遇到两组不一致的数据后(全国只有约5000德国人 vs.上海还有7000德国人),会通过常识以及综合其他因素(比如信息源是否可信)在两者之间选择一个我认为更接近现实的数据。但这也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数据。怎么办?我会等。直到我看到更新的,更符合常理的数据为止。
第四,数据本身不是最终答案,因为这类数据会时刻发生变化。它是处于动态,而非静态的。更重要的是这些数据背后是否能反应出某种有规律的趋势以及这种趋势会带来哪些(正面与负面的)影响?
在我看过的几篇报道以及其它信息渠道中都得出一致结论,想尽快离开中国的德国人的比例偏高。从现阶段来看,这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趋势。
据多家媒体报道,很多在中国的德国人(以及外国人)甚至专门建了一个名叫"如何尽快离开中国"的微信攻略群。背后主因都跟防疫措施相关。
有了部分可参考数据以及了解大致的趋势是不够的。如果说,外国人离开中国不会带来任何影响,讨论这个话题就没有意义。问题是,这种现象会不会带来影响?如果有,都有哪些?这才是最重要的。
实话实说,我也不知道其背后的所有影响。但德媒提到两个直接影响在中国德企的负面因素,貌似还颇为严重。
在中国的德企数量有大几千家。由于此次疫情防控措施,导致很多德企的德裔高层,简称Expats,要么打算尽快带上妻子(或丈夫)与子女离开中国,要么总部没人愿意过来。这就导致很多德企找不到同级别的替代员工。他们又不愿意找本地人,而是更希望让拥有德国总公司工作经验或被灌输公司DNA的德裔来当此重任。
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假如在中国的德企只愿意让德裔接管重要岗位,但总公司又没有人愿意来,最终只会导致将分公司迁移到亚洲其他国家成为一种选项。一种曾经从未有过的选项或许会成为新的现实。
迄今为止,德媒只是提到正逐步出现这种情况。今后是否会起到某种(长期)负面影响,暂且还不好说。
大家可以把它视为一条信息或某种迹象来参考。它是一种潜在可能性。今后会触发哪些具体连锁反应,拭目以待。
《经理人杂志》(manager magazin)在今年一月份就刊登过一篇关于中国防疫措施会影响德国驻中国企业的报道。
《经理人杂志》
首先,我要承认,我当时不知道有这篇报道的存在。今天依然没看过全文,因为是收费的。
该报道标题居然出现"时代转折"(Zeitenwende)的字眼,这就很有前瞻性了。该词汇真正开始流行是在2022年2月27号,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国会上发表历史性讲话之后。他演讲的关键词就是"时代转折",即德国今后的新安全与外交政策。
朔尔茨口中的"时代转折"是指国家层面。《经理人杂志》作者的"时代转折"是指在中国的德国企业("Zeitenwende für deutsche Konzerne")。前者是指安全与外交政策领域,后者主要指企业经济。
由于我没有拜读过这篇报道,不知道作者给出哪些具体理由和依据,因而不做过度解读,但我可以合理推测。
如今往后,在中国的德企需要重新评估中国市场,比如逐步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先暂停新的投资项目等等。从标题上看,作者所说的时代转折也跟国内防疫措施有关。
不能否认,德国国家层面的"时代转折"多少也会影响企业层面的"时代转折"。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如果德国政府出台新法律,对某个国家的进口额度或某项产品不能超过德国进口总额的30%、20%或10%。在中国的德国企业该怎么做?只能重新调整,寻找新的市场替代中国。
我并非冒然举这个例子,而是受前德国总理施密特的启发。他曾经表示,不能从俄罗斯进口能源超过总额30%。俄乌战争爆发后,德国人"惊讶地"发现,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比例不知不觉地已超过55%(现在又降到了35%)。假如北溪二号投入使用,该比例(依赖)只会上涨(更大)。
在此,我向大家推荐一篇含金量与信息量较高的采访(下面附有链接,有英语版)。受访者是欧盟驻中国商会(Präsident der EU-Handelskammer in China)主席Jörg Wuttke。他在中国生活与工作了30多年。起初是巴斯夫驻中国代表。
我只引用采访中的一句话: "他们不明白普京在德国企业总部引发了什么。" (Sie verstehen nicht, was Putin in den deutschen Konzernzentralen ausgelöst hat.)
Jörg Wuttke
https://themarket.ch/interview/chinas-fuehrung-fliegt-das-eigene-narrativ-um-die-ohren-ld.6543
今年5月6号,德国《商报》也刊文,表示因此次疫情防控措施导致越来越多外国人已经或打算离开中国。作者在导语中写道,据专家担忧,很多今天离开中国的外国人今后大概率不会再回来。
德国《商报》
就外国人或德国人在当下离开中国的现象的确是存在的。至于是否像《商报》或其他媒体所引用的专家判断那样,他们今后大概率不会再回中国,尚且还无法下最终结论。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知名的中国女婿阿福在离开德国854天后回德国了。我相信,他今后肯定会再次回到上海的怀抱。
在第二篇RND报道中有写到,一对热爱中国的某西欧小国夫妇因工作原因来到上海。他们热爱中文,并通过了初级中文考试。如果没有出现当下防疫措施,他们不会考虑回欧洲。同时,当事人向作者表示,他们今后会再回来,但先前条件是,上海要明显改善现状。
由此可见,即便当下有很多外国人,包括德国人选择离开中国或上海,也不能说明他们今后都不会回来。同时,暂且可以得出结论,即便他们今后重新回中国,在数量上一时半刻不会达到疫情前的水平。这是我的个人估计,可以忽略,因为我不是专家。
回顾昨天最近德媒就中国报道都绕不过的一个主题一文,其核心围绕着关于去依赖化的舆论在逐渐增加。加上今天这篇关于德国人大规模离开中国的现象,是否可以判断,它有可能会影响到今后德国对中国经济去依赖化的进程?
德企本身大概率不愿意离开中国市场(舒适惯了),但如果现任一把手想尽快或提前离开,公司又找不到由总部培养的人选(或许还要带上家人)来替代,自己又不愿意聘请本地人来接管,是否会影响德企今后的选择?
此前只有外在压力,比如俄乌战争的启示(或警钟)以及德国境内舆论与政策的转变,现在似乎又要再加上来自企业内部的人力因素,德企还有哪些更优选项?
昨天我忘了说一件事。据报道,进入俄罗斯市场170年的西门子也宣布完全退出了。(完)
以防"失恋"以及第一时间看到推文,支持我的读者可以加入"新华二代在德国读者群"。
我们不聊天,不讨论(希望新旧读者遵守群规),也不随意发表任何其他内容(文字、语音或视频)。
我只希望关注本公号超过三个月以上以及相同价值观的读者入群。愿意入群的读者们可以将微信号或二维码私信我。
重要的话说两遍: 我只希望关注本公号超过三个月以上以及相同价值观的读者入群。
非诚勿扰。
此前大约有两到三百人想申请入群,我都没有回复,因为绝大多数人关注本公号时间没达到三个月。希望能理解。如果三个月都不愿意等,说明我们并不志同道合,不是一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