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清净传承----大般若宗【第84期】

2015-12-25 大般若宗

嗡 嘛哩㕷唛吽……




清净传承——大般若宗

般若归纳一切经之意义,详尽无遗,为一切经之母。

海公上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根本经典《大般若经》

《大般若经》是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开演的甚深经典,全书六百卷,被称为“佛母”。其中心思想在于说明诸法“缘起性空”的道理,缘起是指一切法(即一切现象)都由因缘和合而显现,性空则指一切法都没有实在的自性。我们熟悉的《金刚经》就是从《大般若经》中录出的,其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偈语总括了般若之理。

  在大乘佛教,《大般若经》极受推崇。在印度,中观派创始人龙树菩萨为疏释此经,撰成《大智度论》;复造《中论》,阐述缘起性空之深义。那烂陀寺月称论师为弘扬龙树菩萨之中观正见,复造《入中论》,以注释《中论》。瑜伽行派之开创者无著菩萨,则从弥勒菩萨处听受传演《现证庄严论》,该论阐明了广大无边的修行道理。

  我国唐代高僧玄奘大师九死一生,历尽千辛万苦,去印度取经学法,前后十九年。从公元660年初(显庆五年)到663年末(龙朔三年),不顾年事已高,将《大般若经》译出。在给唐高宗的上表中,大师说,“玄奘年垂七十,劳疹屡婴,恐先朝露,无酬天造,是以力此衰弊,光烛缠宵,祗奉诏恩,夙夜翻译。”这是大师晚年最重要的一部译经,他认为“佛法大乘,般若为本……《大般若经》总廿万偈,西域以为镇国重宝,多秘不传。”他希望该经之译出,可以使国运昌隆,“愿斯妙善,仰资国祚”。

  海公上师依佛陀之般若思想,以禅宗融会律宗、净土宗、法相宗、密宗等各宗派之优点,创大般若宗。敏公上师在《海公上师耆年思行实录》中录海公上师语曰:“人家问我们是什么宗派?我说我们的宗派,就叫大般若宗,我们是学般若的,以般若为宗。”

  海公上师认为,契入大般若经,必须依靠祖师的释论。他在《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中说:“解般若之论,主要为《现证庄严论》及《中观论》。《现证庄严论》主要明法相次第,俗谛边事,在各各法相上指示无生,与大经合。《中观论》多明法空,真谛边事,遮止俗谛,令悟无生,了经密意,即不了义与了义。学中观不依《现证庄严论》,中观不能得,以不依法性不能证自性故。二者合学,方有门路。”

然于初学,即使以上二论,亦难悟入,《菩提道次第广论》遂为通达般若之最好阶梯。海公上师撰写了《宗喀巴大师显密修行次第科颂》,令初学者得修持之要点。其中“入般若法门”之一节云:


般若谓正知,远离颠倒类。

般若者真见,不观梦幻实。

不住色生心,合集流注等。

般若者纯净,我相尘垢离。

体有真及俗,真体离言思,

俗体谓经论,亲证或疏缘。

大经卷六百,论庄严中观,

余复无量种,各各名句文。




祖师——上能下海上师

大般若宗之祖师海公上师,俗名龚学光(字缉熙),1886年诞生于四川绵竹县。早年投身军戎,像许多同时代的人一样,希望以此富国强兵、复兴中华。后在北京,闻张克诚先生讲授佛教哲学,大为叹服,即皈依佛门。32岁时在成都办少城佛学社,常请佛源法师及刘洙源教授等讲经说法,师亦自讲佛法。以居士之身,潜心佛法,广结佛缘,参究不息。曾为居士讲《俱舍》,仅俱舍二字,即讲七天,其学识之深广,可见一斑。随其信念日趋坚定,遂于1924年,在佛源法师座下出家,法名能海,字阔初。时年39岁。旋赴宝光寺从贯一老和尚受具足戒。

  上师曾阅藏经目录,见藏文三藏中有许多书目汉文尚阙,遂决心效法玄奘大师,于1928年5月,赴藏求法。途中备尝艰辛,9月始抵拉萨。《能海上师传》中云:“雪地践行,棘刺入足心,冻僵无感觉,午后转暖,方知有刺。”过河时需赤脚,忍受寒冷。又云:“因赤足行久,脚底皮增厚,趾长肉甲,衣成膏油,虱满全身。夜则猛兽四嚎,或近旬不见人烟。”入藏后,跟随被誉为西藏佛教之“月轮”的大成就者康萨仁波切学法。

  海公上师前后两次亲近康公,共八载许,得到般若学之心要。康萨仁波切对海公上师之殷勤求法,甚为嘉许,乃将其密法传承传于海公上师,海公上师遂为康萨法流之第二十九代祖师。初,海公上师并从佛源老和尚处得禅宗临济正宗第四十四代法统,故海公上师实集显密殊胜法流于一身。

  回汉地后,海公上师发愿要转末法为正法五百年,致力于弘扬从释迦世尊流传下来的纯正、清净、圆满的大般若教法。他兴建道场,僧团管理建制皆依禅宗临济宗家风。然就修行而言,初业行者,宜由念诵趋入禅观,故本宗吸取了天台教观双举、禅宗做事修行打成一片之优点,融会讲说闻思以及修观,为学者铺好了一条从初到末的成佛大道。并翻译、编撰、讲说汉藏经论。其开创的道场,首为四川成都近慈寺。其弟子上清下定上师复在上海兴办金刚道场。海公上师晚年住锡五台山清凉桥,广弘教法。

  海公上师爱国爱教,是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出席印度新德里亚洲国家会议。上师为国际和平、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作出了贡献。

  1966年,文革事起,八十一岁的海公上师也受到冲击。上师面对逆境,坦然处之,观察因缘,事先与人留言,于1967年元旦晏然坐化。人称来去自由,功夫纯熟矣。荼毗之日,有闻异香,亦有舍利。师世寿八十一,僧腊戒腊均四十三。

  1981年,海公上师之舍利塔建成于五台山善财洞侧宝塔山麓,赵朴老铭之曰:


承文殊教,振锡清凉,

显密双弘,遥遵法王,

律履冰洁,智刃金刚。

作和平使,为释宗光,

五顶巍巍,三峨苍苍,

閟塔崇岳,德音无疆。

这是对上师一生的功德事业所作的精辟概括。




大般若宗之特点


一、教法圆满;

二、能显现一切佛经皆是实修之教授;

三、强调方便和智慧缺一不可;

四、强调学修要有次第;

五、强调座上修和座下修紧密配合。

(一)、教法圆满。由于众生的根基和爱好,佛教形成不同宗派,海公上师排除宗派门户之偏见,体会释迦世尊一代时教之精神,令学者认知佛陀的一切圣教都没有矛盾,都是一位凡夫众生成佛之道轨。菩萨修行,目标是为成就世间一切众生之义利,所以必须摄受各种根性的教化对象,故须无量法门,此等无量法门皆须修学也(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菩萨道(大乘道)由意乐、行持组成,意乐即发大菩提心,行持即是修学六种波罗蜜多(六度),故知一切道皆须修学。由此而知,大乘小乘道不相违,不至执小谤大或执大谤小,显乘密乘亦不相违。

(二)、能显现一切佛经皆是实修之教授。世间除胜者佛陀外没有任何人能以遍智正确了知一切(诸法)及最胜真实(究竟实相),也没有人比佛陀更能善巧宣说实修之方法。但是,一般人无知,认为经论只是理论性的教法,没有实修要诀,此外另有一些专门开示的实修精要的教授,而将正法割裂为两种:一种讲解用,一种实修用。这种心态障碍我们对于佛陀圣教生起大恭敬心。本宗教法以善巧方便,令学者明了一切佛经皆是实修教授,如《俱舍》云,“佛正法有二,以教证为体”,教法即是我们用于受持、抉择我们所受之经论,亦即用于实修之道轨,而证法便是依照这些已决定的道轨实践修习。复次,修所成慧所要修习的,正是闻所成慧和思所成慧所了解之事,而非其他,即如先指出马匹所跑之路径,然后依着路径奔驰。由此能知,宗门教下互不相违,闻思修、戒定慧互不相违,学习与证悟互不相违。

(三)、强调方便智慧缺一不可。修行时,为得圆满佛果,方便分(发菩提心)与智慧分(证空性慧)缺一不可,仅修一分福或慧不能成就法、色二身。本宗教法,令学者易于了解佛陀密意,不会执着专事修空而舍弃方便。复次,本宗认为,修持时止住修和观察修亦缺一不可,令学者去除仅修无分别专注一缘即可成就解脱之邪见。本宗复具有圆满的止观修法。

(四)、 强调修学要有次第。尊师重道,是修学佛法的第一步。《华严经·明法品》云:“菩萨摩诃萨,行十种法,能速成就一切诸地。何等为十……四者恒不远离真善知识。”依止善知识最标准的楷模,即是《华严经》中的善财童子和《般若经》中的常啼菩萨。《华严经》中并说弟子依止善知识,应具备九种心态,所谓孝子心、金刚心、大地心、轮围山心等。弟子要经常思惟善知识的功德和恩德,如法承事随顺善知识。这是去除我执、积集资粮、排除障碍的最佳方便。当然,所依止的善知识,应该具足德相,又必须有从释迦佛到历代祖师衍演传承之清净法流,没有清净源头是不可能修出所想求的解脱和佛果的。在尊师重道的基础上,首先要生起下士道,认识人身难得乃至无常迅速等,发起真实皈依之心,深信业果,努力出离恶趣。然后,对整个轮回产生厌离,生起中士道。复次又对如母有情沉溺轮回深生不忍,发愿度一切众生出离苦海,发菩提心,受菩萨戒,修习六度万行,此为上士道。阿底峡尊者《菩提道灯论》云:“若以诸方便,唯于生死乐,希求自利义,知彼为下士。背弃诸有乐,遮恶业为性,若惟求自静,说名中士夫。由达自身苦,若欲正尽除,他一切苦者,是为胜士夫。”

(五)、强调座上修和座下修紧密配合。修行分为座上修与座下修,也就是上座正观修和未上座时之修习。最要者,于座下时,须提持正念,毫不懈怠,一切时中,严密防守自所守持之戒律,此入般若不二之门也。戒律从世尊的悲心和智慧中流出,海公上师在《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说:“般若之事相在别解脱戒,见事则理易明。十地菩萨亦不能制戒,唯佛之般若方能决定。学律与大般若合为最究竟。”并配合以积集资粮,如承事三宝(于僧伽中承事供养,于师长前服务等)、利益众生等。如此,在在处处,乃至饮食睡眠,皆摄归于修行,故其成就亦速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