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初中娃如何激辩巴黎圣母院失火事件,孩子们太犀利了!

凯博品宣 凯博教育 2020-09-01
2019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


这一天,凯博学校的初中生们

展开了一场大辩论

他们辩论的主题是

巴黎圣母院失火事件

他们把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各个历史年代

调动知识储备,开动思维能量

唇枪舌战,思想碰撞出火花

有事实解读,有解决方案

他们的辩论

惊动了家长的朋友圈

家长们也参与进来

先来感受一下家长们的评论:





人文事件:巴黎圣母院遭大火,牵动世人的心。






各班代表同学们抛出一系列问题:

比如巴黎圣母院有什么历史文化价值?

它为什么突然失火了?

面对人文灾难我们能做些什么?

事发后他们采取了什么消防救火措施?

为什么采取先抢救文物再灭火的方案?

如何加强文物保护防患于未然?

巴黎圣母院对法国的意义是什么?

失火的巴黎圣母院对法国人民的宗教信仰有什么影响

巴黎圣母院是否有必要重建?

如果重建,应该选择什么方式?



值得研究的问题太多

现场同学各方观点鲜明

碰撞激烈

亮点频出

仅仅重建一个话题

就引出诸多方向




正方同学:
  • 意识不可以脱离肉体存在。法国人们需要一个载体来承载灵魂和信仰。

  • 巴黎圣母院有很浓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如果它不存在了,物质和精神损失都很大。

  • 眼见为实,人们需要真正切切看到历史建筑。



反方同学:
  • 如果重建后就不再是原来巴黎圣母院了,焚毁让巴黎圣母院成为永恒。

  • 烧毁了就是一个过去式,应该留存警示后人注意保护文物。

  • 不能实现真正重建,建筑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可能做到与历史的技术完全一样,建出来就不伦不类了,所以重建没有太大意义。

  • 文物已经抢救出来了,重建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没必要重建。



进一步思考:

如果重建是用古老的技术还是运用新技术?

仿真还是加入现代科技元素?

圆明园为什么不重建?

......




其实,这仅仅是个开始......

人文事件的项目式学习刚刚起步

后面还有更大的步骤!



项目式学习 三疑三探


这不是简单的讨论或辩论,而是人文事件触动的项目式教学。大火事件伊始,在学生会和德育处的倡导下,凯博初中部的同学们紧急行动起来。



首先,同学们组织起来,以班级为单位,查询资料,搜集信息,互相讨论。这是项目式学习第一步:设疑自探



周四进行的辩论是项目式学习的第二步:质疑互探。在进行信息收集和分析准备的基础上,同学们形成初步的观点,在辩论讨论中亮出自己的观点和论据,展开辩论,在互相质疑中明确自己的观点和论题,


下一步则将进入再疑共探,并分组分论题研究建模阶段。




为什么要进行人文事件项目式学习? 

针对典型的人文事件,老师组织学生展开研究探索,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小组的观点。师生共同合作,家长也参与其中,实现智力整合得到项目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以人文事件为核心,学生查清相关信息和资料,主动思考。老师鼓励学生多角度发散性思维,以达到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目标。


项目学习立足发现和运用人文事件去设置研究性目标,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培养人文情怀,引领文化主题研究式学习。


既然是项目式学习,让学生们学会发问、学会思考、去探究、去求解、去讨论,让学生在探索中思维得到锻炼,认知得到提升。


探索事件真相,做到全面客观公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伪存真。


学习过程变得有趣起来,学生们和家长们参与进来,互动起来,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质疑互探,再疑共探,分组建模。掌握学习要领得到讨论结论。


下一步  分组建模 再疑共探

三疑三探他们会拿出什么探究成果呢?

尽管同学们的观点还不乏稚嫩

尽管辩论会已经结束了

但探究还将进一步深入。

经过大辩论,同学们基本上把话题集中到了六个大方向:


探问 · 探讨 · 深究 · 启示

巴黎圣母院有什么历史文化价值?

它对法国人民宗教信仰有什么影响?

是否应该重建?应该怎样重建?

我们能为历史文物保护做些什么?

对人文灾害应该怎样预防和应急?

关于建筑的艺术和科学的深入探讨



下一步,家长将参与进来专业导师也将加入 


家长加入进来辅助和提供资料。

专业导师加入项目组指导深入研究。

同学们也将得出他们进一步研究的成果。

......

在同学们提交的初步成果之后

据说还有更多的后续延伸项目。

他们会怎么做呢?


让我们继续关注吧!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