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论文修改与发表有困惑?在这里可以获得答案或启迪

Science Press 语言科学 2022-04-24


好文章并非落笔即成,惟有反复修改方能成就佳作;而佳作亦不宜自赏,惟有投稿、发表,才能实现思想火花的碰撞、智慧成果的分享。

 

一篇文章从完成初稿到最终发表,要经历怎样的修改过程、修改到何种程度呢?

 

我们先来看一则案例,左、中、右三栏分别是原文修改过程定稿三个版本:


以上案例节选自黄忠廉、杨荣广与刘毅等师徒三人合作的论文《“中国文化外译+互联网”工具及策略优先规划论》。表中的划线部分大致示意了三位作者对原文增补和删减的部分,除此之外,一些句子的顺序也有所调整,力求论述更加完善、充实、贴切。

 

那么,具体到操作层面,修改一篇文章,该从何处下手?

投稿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发表后又该如何持续跟进乃至推进系统研究?

 

学人与学子针对论文修改与发表的种种困惑,均可在黄忠廉教授的《人文社科论文修改发表例话》一书中找到答案或启迪。


书名:《人文社科论文修改发表例话》

书号:9787030652249

作者:黄忠廉  等

字数:43000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7

定价:¥68.00元


本书分“原理篇”与“例话篇”,先精炼阐释论文修改与发表的要点,再以大量实际案例,细致探讨论文修改与发表的真经。

 

例话主题广博,涵盖英语、俄语、西班牙语等语种,辐射翻译学、语言学、文学、文化学、宗教学、教育学等学科,展示了30余篇文章从选题构思、到成文自改、再到师生同门互批互改的过程,接地气地呈现了作者在论文修改与发表中的心路历程。每篇例话之末还设有“旁观者清”部分,记述黄忠廉教授的思考、见闻或收获。

 

全书“干货”满满,语言讲究学术性而又不失趣味性。值得人文社科学者与学子参考!


 本书目录 

(下滑查看更多)

序 文不厌改 问世有道


原理篇
第1章 论文修改关 3
1.1 成活环节 3
1.2 宏观微调 12
1.3 微观大改 28
1.4 修改艺术 47


第2章 论文发表关 57
2.1 必经发表 57
2.2 投稿须知 58
2.3 发表程序 63
2.4 三步审稿 68
2.5 面对反馈 72


例话篇
本体深究类例话
第3章 他山之石可攻玉 82
3.1 借问他山之石 83
3.2 精炼文章标题 86
3.3 雕琢文章框架 89
3.4 点燃星星之火 90
旁观者清 91


第4章 问题驱动构框架 93
4.1 精炼问题读文献 94
4.2 围绕问题修纲目 98
4.3 宏微结合显逻辑 100
旁观者清 103

第5章 趣味学术“新八股” 104
5.1 冥思深处火花隐 105
5.2 海量文献迷译林 108
5.3 巧用“八股”石成金 111
5.4 编辑妙手连译心 115
旁观者清 117

第6章 文章偶自书中出 119
6.1 摘书另成文 120
6.2 歧误何纷纷 121
6.3 一字不轻下 127
6.4 今朝把示君 130
旁观者清 132

第7章 层楼叠榭精设计 134
7.1 构思选题广开路 135
7.2 文献阅读奠基石 137
7.3 拟定提纲架龙骨 138
7.4 修改打磨雕梁栋 140
旁观者清 144

第8章 异中求同生别面 146
8.1 杂志与己共定题 147
8.2 大小兼顾可列纲 150
8.3 译例选取多用心 152
旁观者清 155
学科交叉类例话

第9章 跨界融合出思想 158
9.1 教研相长酿选题 159
9.2 译史研读固基础 160
9.3 视角渐现终跨界 162
9.4 细思精雕屡修改 162
9.5 发表之后诸总结 165
旁观者清 167

第10章 思路融合新模式 169
10.1 孜孜揣度图构建 170
10.2 方法综合可借鉴 173
10.3 文理兼备框架妙 176
旁观者清 177

第11章 命题合著夯基础 179
11.1 余音绕梁 感受曲中“译” 180
11.2 反复调整 改进纲与题 181
11.3 众里寻他 破平淡立意 184
11.4 深入浅出 文道至于简 186
旁观者清 188

教育教学类例话
第12章 读书思考做文章 191
12.1 众里寻他千百度:写什么?192
12.2 爱好由来落笔难:如何写?196
12.3 剪裁妙处非刀尺:怎么改?198
12.4 处处用心皆学问:怎么办?201
旁观者清 202

第13章 青蓝互融出新彩 204
13.1 科研始终为教学 205
13.2 研究教学出选题 207
13.3 推敲写作积思想 208
13.4 以文会友拓思路 212
13.5 学术增长于教研 215
旁观者清 218

龙虫并雕类例话
第14章 龙虫并雕于报刊 221
14.1 广泛阅读抓选题 222
14.2 拟定标题构全篇 223
14.3 巧取材简繁适宜 226
14.4 多种媒介共传播 229
旁观者清 230

第15章 从幼到壮渐生成 232
15.1 选桩留干深挖根 233
15.2 移花接木通文脉 234
15.3 删削旁枝炼文字 237
15.4 深入浅出易理解 240
旁观者清 242

第16章 师徒联手创新思 243
16.1 系列选题觅骊珠 244
16.2 炼纲目构筑风骨 248
16.3 师徒互改有真法 250
16.4 答疑精修始成稿 253
旁观者清 255

报纸文章类例话
第17章 会议综述见功力 258
17.1 无思路草草写成 259
17.2 没头绪继续深化 260
17.3 摸门道文章升华 261
17.4 读例文修缮提高 264
17.5 善总结一通百通 264
旁观者清 265

第18章 以小见大显本色 267
18.1 人物写作 魂有其三 267
18.2 标题新奇 立意自明 269
18.3 分合显形 逻辑严谨 272
18.4 删繁就简 主题突出 276
旁观者清 279

东西会通类例话
第19章 发文原在用“心”中 282
19.1 潜心追踪是基础 283
19.2 精心选题是前提 284
19.3 苦心翻译是保证 286
19.4 费心投稿成关键 287
19.5 细心修改点金石 289
19.6 诚心沟通有惊喜 291
旁观者清 293

第20章 另辟蹊径出重围 295
20.1 原文长成:研究训练之关键 296
20.2 投稿受挫:搁置冷却忌心急 299
20.3 延展研究:连接博士后训练 300
20.4 确定方向:回炉重炼现新颜 302
20.5 投稿退修:改无可改斯为善 304
20.6 总结与反思 306
旁观者清 306

期刊书评类例话
第21章 摸索路径成书评 309
21.1 认知书评定方向 310
21.2 阅读为本法不同 311
21.3 麻雀虽小也需纲 315
21.4 循径修改定文章 315
旁观者清 318

第22章 借题生文合己长 320
22.1 被动合著逼私想 320
22.2 带着目的去阅读 322
22.3 方法明确巧改文 323
22.4 解剖麻雀大作为 326
旁观者清 328

代跋 文章不厌百回改 反复修缮佳作来



 作者简介 


黄忠廉  博士,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协作导师。专攻变译理论、科学翻译学、应用翻译学、理论翻译学、汉译语言、汉外对比等。


主持国家社科项目6项,部级7项,出版学术著译作32部,主编丛书7套,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曾任黑龙江省“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和“文化名家”、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等。


现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研究学科委员会副主任。获第六届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


扫码下单,即可获取论文修改发表宝典!


本文来源:科学出版社

1.公益讲座

2021年度全国外语非通用语种类专业学术会议、竞赛集锦

2021年语言文学学术会议集锦

2021年6月语言文学学术会议预览

6月25-30日语言文学讲座/会议/论坛(第56期)

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李佩讲堂系列讲座


2.项目申报
(1)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报书填写+立项案例
(2)讲座回看||2021年度国社科活页新变化专项解读
(3)第七届人文社科项目申报线上研讨会邀请函


3.写作与发表

(1)全流程!武大MBA中心教授线上课程:从论文写作、研究方法到答辩
(2)《人文社科论文修改发表例话》重磅上市


4.方法工具

(1)互动赠书||带你玩转翻译技术

(2)王华树博士团队带你走进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技术

(3)雷蕾教授《基于Python的语料库数据处理》重磅上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