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这些“涉考”诈骗需警惕!
十年寒窗磨一剑
金榜题名笑开颜
若是此时马虎眼
小心要被骗子骗
高考防诈寄语
高考结束后,学生和家长正在为冲刺心仪的高校做最后的努力,骗子也不甘寂寞蠢蠢欲动,诈骗分子利用考生及家长焦急的心态,在查分、志愿填报、录取等阶段,精心设计各种“陷阱”进行诈骗。
01“内部指标”骗局
诈骗分子谎称自己是某校招生代理人员或与高校领导有“特殊关系”,吹嘘自己可以拿到“内部指标”,只要家长肯花点钱,就能获得“指标”,索取“指标费”、“打点费”。
温馨提示:长点心吧,现在都是阳光招生,这类谎称交钱就可上学的骗子基本上拿了钱就消失了,一律不要相信!
02“提前查分”骗局
温馨提示: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03“助学金、高考补贴”骗局
骗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生信息后,冒充高校工作人员、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为由,骗取家长押金或者报名费 。
温馨提示: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04“生活费、培训费”骗局
冒充高校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发短信、微信链接等方式,骗取家长学费、生活费、培训费等。
温馨提示:家长遇到电话、短信、网络留言、发来链接要钱的,一定要亲自联系报考院校核实,不要急于汇钱。
05“伪造录取通知书”骗局
诈骗分子冒充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或者发送相关的录取短信,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银行账号,从而骗取钱财。
温馨提示:收到录取通知书,一定要向高考招生办或者向报考院校查询核实,切莫一时冲动,轻易转账。
06“填报志愿指导”骗局
不法分子假冒“权威专家”,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利用中介或网站、APP等对考生进行志愿填报指导骗取钱财。
温馨提示:填报志愿可在网上寻找参考资料帮助,但对于收费的指导一定要提高警惕,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勿让骗子趁虚而入。
出品:松山湖融媒体中心
来源:平安松山湖
编辑:欧阳泳琪
审校:莫楚乔、林倩萍
想了解更多松山湖资讯
记得联系小姐姐
▶便捷接种,快来看看松山湖新冠疫苗接种点“新家”吧~▶追梦不息!松山湖霹雳舞队备战第十六届省运动会▶重要提醒!7月1日起,这样做要罚款!▶东莞人注意!大雨、暴雨轮番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