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纪录片聚焦科研闯关,一文秒懂“何以松山湖”!
《大国使命之科技创新》
央视形象广告抢先看
盛夏时节,高温席卷。巍峨山下、松山湖畔,风吹浪涌之间跃动出另一种热度。
国内外近百位顶尖专家学者云集,共商大科学装置规划设计与未来应用;华为云开发者大会首次落地松山湖举行,盘古大模型等“黑科技”吸引全球目光;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筹)启动全球师资招募;“松湖杯”创新创业大赛携六大赛道与两大专场赛面向全国征集……科学之城涌动创新之潮,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道独特风景。
大科学装置集聚成势
硬核实力承载国家科技战略
巍峨山下集聚成势的大科学装置,藏着创新能级跃升的“密码”。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的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从1平方厘米就能承受3吨的压力超级钢,到硼中子俘获治疗肿瘤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再到支持航空航天发动机、深海深潜器、高铁等国家重大需求项目,这台“超级显微镜”已完成上千项重大课题,不断显现着“国之重器”的威力。
大科学装置是面向未来前沿科技竞争的“入场券”。2023年,散裂中子源项目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工作取得关键性进展,松山湖科学城在国家科技战略中的重要性再次加码。
同步辐射光源同样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理想“探针”。2022年底,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并启动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预研。
今年6月举行的第三届南方先进光源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明确提出:“当前发展阶段,大湾区需要一台先进光源满足产业升级和国家科学中心发展的迫切需求。”
而在4月下旬,以国际领先的超快物质科学与技术研究为目标的阿秒科学中心,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揭牌成立,未来将提升我国在超快科学领域的综合竞争力,推动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的建设。
从任何角度看,大科学装置都是一种珍稀资源。随着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即将在未来一年陆续动工建设,在巍峨山下,世界级的大科学装置集群呼之欲出,必将成为代表松山湖科技创新实力的闪亮名片,也将成为松山湖科学城承载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的重要基石。
依托大科学装置集群带来的源头创新能力,松山湖科学城构建起全链条全要素全过程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形成了顶天立地的创新格局。
四代多孔介质燃烧系统被国际学界誉为“21世纪最新一代燃烧技术”,已实现商业化应用;材料和电池示范工厂今年将建成,新一代电池性能可提升50%,成本下降30%,市场前景广阔……毗邻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期于今年4月建成启用,科研团队陆续进驻,先后引进26个团队,孵化42家产业化公司。通过体制机制探索,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移的“死亡谷”上架起一座铁索桥。
近年来,松山湖科学城累计培育引进新型研发机构近30家,市级以上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超300家,形成了类型多样、优势明显的研发体系布局。例如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无人自主技术平台布局建设“2045实验室”,引进了水下机器人、水上无人游船等项目;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孵化加速平台在孵企业陆续入驻等。
与此同时,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和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正在加快建设,仅有103平方公里的松山湖将拥有6所高校。
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等一批高品质创新创业平台,也吸引了500多家科技型企业与近4500名企业家和科学家在这里扎根,成为推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支撑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
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抢占未来竞争新赛道,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三年来,松山湖科学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双翼齐飞,构建起多元融合、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形成千亿规模的产业集群,华为终端、华贝电子、生益科技等头部企业集聚。依托三大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前瞻布局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围绕8平方公里的松山湖,一大批研究院、实验平台、创新平台错落布局,还有华为创新中心与其他龙头企业,未来还将吸引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入驻,形成完整的创新体系,实现创新链跟产业链深度融合。
2023年7月和8月,一连两场华为开发者大会在松山湖举行,无论之于东莞,还是之于华为,如此好戏连台,都是头一遭,显示出科技龙头企业对松山湖创新氛围与发展环境的深度青睐。另一方面,如今在松山湖畔,高水平科技活动已成为一种发展新常态。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论坛”在松山湖永久落户,粤港澳院士峰会、松山湖科学会议、松山湖数学论坛等有影响力的盛会已经与松山湖深度融合,让松山湖的空气中都飘着科学的味道。
多元的发展平台与浓厚的创新氛围,形成了引才育才的“强磁场”。依托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这一战略平台,松山湖广泛吸引集聚海内外英才,基本形成了“顶尖科学家—科技研发人才—应用型人才”的人才梯队。集聚各类国家级人才84名,其中双聘院士21名;常年超过50位院士专家和2000多位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
坚守绿美底色,让松山湖成为“绿美广东”深处最为精彩的所在,也成为科学家们向往的激发灵感、输出创造之地。这里拥有13.2平方公里的湖面、17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超过300公里的生态绿道,绿化覆盖率超过60%。“科技共山水一色”的蓝绿相间,已成为松山湖科学城多重吸引力的高质量发展底色所在。
另一方面,聚焦科学城发展新阶段、新需求,松山湖全力打造松山湖中心城区、南部科学服务中心、北部产业服务中心。此外,通湖礼廊二期基本完成,松山湖科技文化艺术街区加快改造,万象汇建成开业,松山湖科学公园、国际人才社区、科技交流平台、悦榕庄酒店等一大批高品质城市配套项目加速谋划建设,科学城城市品质快速提升。
站在新起点,松山湖科学城正紧紧围绕科学中心使命,高举科技创新大旗,加快建平台、聚人才和育产业,不断提高科学城的集中度和显示度,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发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作用,朝着建设国际一流科学城的目标,在乘势而上中闯出新路,在苦干实干中创造新业,在攻坚克难中开创新局,奋力书写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时代新篇!
纪录片播出平台
【主流媒体】
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等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平台【网络平台】
爱奇艺、优酷视频、腾讯网视频、哔哩哔哩视频、抖音、西瓜视频、搜狐视频等【本地媒体】
东莞发布、东莞+、东莞广播电视台及东莞融媒集群出品:松山湖融媒体中心
来源:创新松山湖
编辑:莫楚乔
审校:林倩萍、欧阳泳琪
想了解更多松山湖资讯
记得关注【乐享松山湖】
▶三周年诚意之作!《大国使命之科技创新》纪录片将在央视频发布
▶最美松湖 | 点亮科创火花,这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料又好玩!
▶乐享松湖 | 第二弹!松山湖暑期主题系列活动继续“乐学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