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眼下,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一串串成熟的葡萄挂满枝梢,到处弥漫着丰收的喜悦。“今年的葡萄还未上市就已经被各地顾客订购一空。”该村葡萄协会会长王海荣兴奋地说。
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葡萄喜获丰收。唐婷 摄
从民谣里“有女不嫁毛竹山”的穷乡僻壤,到现在的“家家户户住楼房,共同富裕奔小康”,毛竹山村由“一串葡萄”引发的幸福蝶变已成为佳话。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毛竹山村考察时深情地说,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广西笃定前行、乘势而上,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新的起点上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摘帽不摘帮扶
乡村风貌换新颜
“幸亏有政府19400元的临时救助,不然我家又要返贫了。”家住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明梅村的李有才说。脱贫后,眼看日子慢慢好起来,李有才夫妻俩却先后生病入院,巨大的开销让他犯了愁。为了帮李有才一家渡过难关,帮扶干部及时为他们申请了临时救助。
“我们常态化关注脱贫不稳定户,及时进行跟踪监测,一旦发现返贫风险,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落实帮扶政策。”平桂区负责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的干部杨昌作说。目前,平桂区累计识别监测对象1864户7722人,已解除风险累计721户3269人。
平桂区土瑶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务工或售卖茶叶等方式增收致富。陶胜平 摄
除了动态监测,脱贫户该享受的政策一点也没少。
在梧州岑溪市南渡镇西竹村,脱贫户唐尚宏今年养牛获得3000元的产业奖补,两个孩子持续享受教育保障优惠政策。“今年养牛进账2万多元,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唐尚宏信心满满。
按照中央要求,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将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党组副书记杨宏博介绍,广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并对现有帮扶政策进行分类优化调整,确保政策不断档。同时,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上学上班看病,全在家门口。”说起搬迁后的生活,来宾市忻城县易地扶贫搬迁户欧文英非常满意。在县城里的安置小区,超市、银行、学校、产业园、菜园、卫生和养老服务中心……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当地安置户说,这是搬出来的安居乐业新生活。
忻城县城里的城南社区安置点。人民网 沈泉池 摄
住得安心也要舒心,生态宜居是关键,广西大力推进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让美丽乡村有“颜值”更有“气质”。
在崇左市天等县宁干乡龙盛村山偶屯,房前屋后,繁花似锦,天蓝水碧,绿满青山,处处彰显新农村气息。每天傍晚,村里的保洁员吴德成都会挑起担子,走遍全屯,把村道打扫得干干净净。“看到小孩子在干净的路面上跑来跑去,我也很高兴。”吴德成说。
“乡村风貌焕然一新,能激发经济活力,铺就百姓幸福生活的底色。”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唐标文表示,2016年以来,广西对6万多个村庄进行“三清三拆”环境整治,乡村风貌和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立足特色资源
打造农业产业集群
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重点领域产业集群是加快落实乡村振兴的重点。
柳州螺蛳粉、横州茉莉花、百色芒果……这些耳熟能详的广西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响、品质优、畅销海内外,已成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的典范。
全球10朵茉莉花,6朵来自广西横州。从推广种植到产业化生产,一朵小小的茉莉花,开出了一个百亿元的大产业,绽放出一个国家级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在横州市中华茉莉花园内,花农们正在采收茉莉花。黄汝德 摄
成链、成片、成群,这是横州茉莉花产业现代特色农业的特征。横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代市长梁枫介绍,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产业发展思路,横州逐步形成了茉莉花+花茶、盆栽、食品、旅游、用品、餐饮、药用、体育、康养“1+9”产业集群。当地约33万花农因茉莉花增收致富,其综合品牌价值达215.3亿元,蝉联广西最具价值的农产品品牌。
而在柳州,螺蛳粉“小米粉、大产业”的“惊奇”还在延续。螺蛳粉的火爆也带旺了上下游产业链。如今,山上是竹海,地上有豆角,田里有稻螺,整个柳州建设了50多万亩原材料种植养殖基地,创造了30多万个就业岗位。“我们建设了柳州螺蛳粉特色小镇、柳州螺蛳粉电商产业园,构建了现代农业、餐饮服务、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柳州市市长张壮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市袋装柳州螺蛳粉累计销售收入91.18亿元,同比增长82.65%。
农业兴、百业旺,乡村才会有活力。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厅长李宏庆表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首要是推动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经过多年的发展,广西培育了一批在全国举足轻重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包括粮食、蔗糖、水果、蔬菜、渔业、优质家畜等6个千亿元产业,蚕桑、中药材、优质家禽等3个500亿元产业,糖料蔗、桑蚕、优质鸡等多个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罗汉果、三黄鸡、桂系猪、广西芒果等4个产业入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此外,广西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强农行动,打造“广西好嘢”品牌285个,绿色、长寿、富硒农产品品牌转型升级成效突出,品牌价值超过2500亿元,带动农村就业856万人。
规模化、优质化、品牌化,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渐入佳境。
拓宽农村新业态
共享产业增值收益
广西在做强做优现代特色农业的同时,积极培育农村新业态,增加农民收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如何拓宽农村新业态?广西各地积极赶考。
玉林市容县县底镇冠堂村是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过去因为位置偏僻,基础条件较差,经济发展滞后。现在经过改造建设,冠堂村成为当地有名的红色生态旅游村。“现在游客越来越多,生意比以前好多了。”在冠堂村开便利店的村民陈昭成说,趁着红色乡村旅游的“东风”,村里人走上了致富路。
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新风貌。兴宁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南宁市兴宁区借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该区三塘镇的十里花卉长廊,即使不是节假日,仍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目前,当地已聚集园林绿化苗木生产经营企业300多家,年产值超过4亿元。村民表示,现在村子不仅干净整洁,还开发了旅游项目,宜居又宜业。
在崇左市大新县德天水果产业园(核心)示范区,村民们除了种植沃柑、百香果、葡萄等水果,还发展农家乐、农家旅馆。“现在每年水果种植和旅游收入超过10万元。”果农许伟虎高兴地说,现在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富足。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广西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2.99亿人次,约占全区接待游客总量的44.7%;乡村旅游消费8620.74亿元。乡村旅游已成为广西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农民要增收,同样少不了科技的助力。
乡村科技特派员唐小付(右二)给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受访者供图
给种植户上冬瓜栽培技术培训课,顶着烈日在韭菜花田拍摄农产品推介视频,到田间地头教农户种瓜施肥防虫要领……今年以来,广西大学农学院蔬菜专家、乡村科技特派员唐小付,三天两头下乡服务农民,忙得不亦乐乎。
如今,像唐小付一样奔波在八桂大地的苗山瑶寨、田间地头、羊圈牛舍的科技特派员还有很多。截至目前,2021年广西共选派5012名科技特派员下乡开展服务,比2020年增加70%。
厚植文化
筑牢乡村“精神家园”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近年来,广西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提升乡村“颜值”、做实农村产业的同时,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升农民文化自信。
在崇左市江州区,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抢花炮”民俗活动带旺了当地的乡村旅游:
随着“啪”的一声响,一个爆竹点燃后升空,在花环下跌时,参赛的两队队员蜂拥而至抢炮圈。抢到炮圈的队员或快速奔跑,或迅速将其转交给队友,大家相互配合。场外数千名观众全神贯注地盯着每一个细节,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喝彩声。
崇左市江州区“抢花炮”习俗。黄成城 摄
“这是我们壮族的民间文娱活动,体现了壮族同胞积极向上、敢于拼搏、团结一致、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崇左市江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陆华勇介绍,经过多年的传承,现在这项活动已经不分族群,当地各族群众都参与其中,在促进民族融合的同时,也增强了村民凝聚力,有助于乡村治理。
民族文化要传承,而好的家风家训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待人宽和、世事练达、勤俭节约、舍小家顾大家……”走进地处中越边境的龙州县彬桥乡清明村板谭屯,一块块印有各家各户家风家训的牌子映入眼帘,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积极向上的气息,让人眼前一亮。
板谭屯的家风家训经由各屯长、群众代表等开会讨论后为各家各户制作上墙。而类似板谭屯这样订村规立民约的村屯,在广西还有很多。
步入南宁市良庆区那陈镇邕乐村,到处绿意葱茏,村规民约宣传牌、善行义举榜随处可见。文化歌台上,大伯大妈们唱起悠扬的嘹啰山歌,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法治文化推进乡村治理,良庆区摸着石头探索出“五治融合”模式——围绕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开展乡村治理。现在“五治”早已融入群众中,村民参与了治理,积极性更强,幸福感更深。
“发展产业让腰包鼓了,文化建设增添了快乐,村里人一天比一天开心。”良庆区大塘镇太安村的村支书潘世力说,以前村里人是“早上听鸟叫,白天听狗叫,晚上听虫叫”。现在是“健身忙、学习忙、跳舞忙”。这都得益于近年来村里开展的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广西财政投入18.04亿元,建设了7216个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行政村覆盖率达99%,直接惠及农村群众3800余万人。如今,一个个农村大戏台、图书馆、村史馆、健身园地……极大地丰富了八桂大地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小康之后再出发,赓续奋斗正当时。“十四五”已开局,广西没有喘口气、歇歇脚,而是以“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的精气神,奋力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再长征的动人故事。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编辑:农新俐
二审:覃晴
三审:梁桂花
监制:黄增瑜
中国共产党崇左市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崇左各地引起强烈反响
【党代会报告解读】全力打造澳洲坚果百亿元产业
深入学习贯彻崇左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系列评论 | 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