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访学,却始终心系祖国,矿大这位老教授30年“磨剑”助力打造绿水青山
张国良教授
男,汉族,1937年11月出生,江苏常州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61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矿业大学,1987年至1988年到波兰克拉科夫矿业冶金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曾任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国土资源研究所所长、国际矿山测量协会(ISM)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第六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席、中国煤炭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环保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地学会土地复垦分会委员、中国测绘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指导博士、硕士生10余名,其中一名博士生的论文于2000年被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另一博士生的论文被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学位委员会评为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曾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是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纪念奖获得者。
学科专长为矿山测量、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陀螺仪定向。主持和参加了上述学科领域的国家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其成果有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6部,其中3部获优秀教材奖;主要论著有《矿山测量学》(上、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1979年出版)、《陀螺经纬仪定向》(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矿区环境与土地复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矿山测量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赴苏联留学、波兰访学
受到国外专家的亲睐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各行各业都有着很大的人才缺口,因此国家决定派一批学生去苏联学习,作为师资和科研人才的储备,张国良便是其中一位。他于1956年到莫斯科矿业大学学习矿山测量专业,并于1961年毕业。回来之后,他先被分配到了教育部,接着被分配到北京矿业学院工作,从此便和矿大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异国他乡求学的经历是新奇且辛苦的。莫斯科矿业学院原来是一个大学,分成了石油、矿业、钢铁三个学院,学校的规模并不大,仅仅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宿舍和教学楼则不在一处、离得很远。他们上课是两班倒的,分早班和中班,他们需要乘地铁赶去上课;上体育课则要到旁边的高尔基公园的体育场。张国良在国内学习了八个月的俄语之后便被派去了苏联学习,当时的他俄语底子差,对专业知识毫无了解,所以事先也无法准备和预习。在苏联学习,语言仍是最大的障碍。老师在课堂上随便拿来一个矿石或者仪器,让他们用俄语来形容和描述,所以当时只能用俄语来记忆和学习,回国之后还得对照着中文再慢慢理解和领会。从苏联学完矿山测量回国之后,张国良先去北京门头沟的矿上实习,仅仅用了半年就熟悉了国内的情况,将在莫斯科学到的知识和国内的实际融汇到一起,大大的提高了他在工作方面的适应能力。
张国良教授同国外导师及同学在一起
1986年,学校通知张国良去上海外国语学院考试,如果通过可以得到去国外访学的机会。由于俄语底子仍在,张国良取得了好成绩,轻松通过考试。但是因为后来访问学校的变更需要改换去波兰学习,他又重新学习了八个月的波兰语,最终于1987年9月到波兰克拉克夫矿业冶金大学访问,成为了该校历史上第一批中国高级访问学者之一。张国良在波兰敏锐地发现他们有一个“土地复垦”方面的研究室,正好符合我们国家对于矿区塌陷地处理的需求,因此他向学校负责人请示想到相关研究室去工作。起初波兰方面以访问计划早已定好、不好变更为由而加以拒绝,但是之后张国良帮助他们解决了在陀螺经纬仪定向测量方面出现的误差问题,波兰方面也就同意了他到“土地复垦”研究室里学习。之后张国良便在学校一位博士生的陪同下到现场走访考察,看到他们将煤矿塌陷地治理为儿童游乐园,这更加坚定了他将这项技术带回国内的决心,按计划在波兰学习了一年三个月之久。
两次出国求学,张国良都因为出色的表现而受到国外专家的青睐。在波兰的时候,他们学校的一位主任便来劝说张国良留在那里,却被他谢绝了。他对主任说到:“谢谢你的好意,国家派我们出来,都是要我们学习你们的先进东西,带回去建设我们自己的国家,我的根在中国,祖国更需要我,这次我谢谢了。”之后张国良也有再去苏联访问的机会,到母校见到自己的老师和留校教学的同学,当时他们都已经是在矿山测量领域很知名的教授,张国良也都谢绝了他们的邀请,毅然决定要把自己的知识贡献在自己的国家建设之中。
热爱运动
更满怀对科研的挚爱与坚守
张国良对矿大有深沉的爱和自豪。由于当时我们国家人才缺口很大,莫斯科矿业大学有不少中国留学生,北京矿院的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也都是向苏联学习的。即便如此,他认为北京矿院从学校规模、氛围和环境上都要强于苏联,有着更高的发展潜力。
从苏联回来后,是体育运动让张国良加速融入到学校温馨的氛围之中。张国良十分爱打篮球,在莫斯科矿业大学时便是篮球代表队里面唯一的一个中国人,队伍的成绩也十分不错。因此回国之后,他便经常代表北京矿院出去打比赛,曾在北京高校教工篮球比赛中打入了决赛。张国良的短跑成绩也不错,被“抓”去参加北京市高校教职工运动会,最后和同事们一起取得男女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为矿业学院体育红旗先进单位增添了光彩。
即使是在学校办学最为艰难的四川三汇坝时期,张国良依然保持着对学校的热爱和对科研的热情。他当时写了一篇文章,叫《陀螺经纬仪定向》。徐州的光学仪器厂领导看到这篇文章后,就邀请他联合来研制陀螺经纬仪,于是张国良就到徐州云龙湖畔的厂房里面住了近两年,最终研制成功JT15陀螺经纬仪。在南极长城站的测试成果与进口仪器GAK-1的成果是相同的,当时便立刻开始投入了生产。至此之后有些高校便邀请他去任教,张国良也都谢绝了。而正是在像张国良这样的骨干教师的坚守和努力下,学校从四川搬迁至徐州后,才能迅速地迎来复苏。
张国良教授在文昌校区校园
面对现在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形势,张国良教授十分热情且中肯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指出,矿大首先要克服地域条件的限制,学校发展的眼光不要局限在徐州,要走出去多和外面的高校进行交流。其次,张国良教授认为人才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因此我们必须要着重思考如何引进和留住人才的问题。同时,张国良教授深切地认识到高校的科研和教学必须齐头并进,他认为教学是培养人才的基础,而科研是展示学科实力、促进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最后,张国良教授还认为学校应该保留自己体育强校的特色,争取学生的全面发展。
张国良教授参加校友返校座谈会发言
在近些年和青年学生接触的时候,张国良教授既为他们的青春活力感到欣喜,也为他们的一些浪费学习机会的情况感到不解。回忆自己苏联留学的经历,张国良教授对矿大的青年学子殷勤嘱托,他希望青年学子们一定要把握好如今这样美好的时光,把青春贡献给学习和事业。他感慨青春是宝贵的、有限的,因此把握青春,就要让它充分的发光发热,为我们的国家贡献力量。张国良教授如今年事渐高,他希望看到矿大进一步的振兴,在双一流建设里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创新求变
探索矿山土地复垦与环境治理的新领域
从波兰回来之后,张国良就向上级反映,想转到土地复垦的领域去做一些工作,这时候他已经50岁了。经过慎重的考量之后,张国良和国家土地管理局取得了联系。刚起步的时候一切都是艰难的,此时的国家土地管理局刚刚成立,甚至连一个正式的办公楼都没有,只能租借部队的一栋楼来进行工作。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的矿区土地复垦工作也都是不成规模的小打小闹,既没有全面的规划,也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经国家土地管理局有关领导的介绍,张国良教授和徐州铜山土地局的同志一起对铜山的采煤塌陷地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实践结合理论,从开始论证到进行小范围的规划,然后承担国家的土地管理局的重点试验项目,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他们逐渐认识到,土地复垦环境治理应该与生态重建修复有机结合起来,一步步走向深入。他们的队伍也逐渐发展,最终成为多学科联合团队。他们也从国家土地局的二等奖开始,一直拿到了国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博士点基金项目等。在这一段时期里,张国良教授既从事矿山测量,给学生授课;同时又从事矿区环境土地复垦的研究,带了一批优秀的硕士生、博士生,现在都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专家、教授。
张国良教授获奖证书
张国良刚到北京矿院的时候主要还是从事本科教学工作,很少有科研工作,更不用说研究生的教学了,学校直到1978年才有真正的研究生教育。令张国良印象特别深刻的是1981年国家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的学位点,测绘专业便将硕士点博士点都拿到了。
在开展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科研的基础上,在以张国良教授为首的一批专家和学者的努力下,学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成立了国土资源研究所,如此张国良教授他们自己申请科研项目、承接科研任务,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2000年就拿到了硕士学位点,接着一鼓作气在2005年拿到了博士学位点,在2011年又拿到了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2014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张国良教授在土地复垦现场
在几十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张国良教授不仅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专家学者,还指导参与了一批采矿塌陷地的复垦工作,其中尤以“三十年磨一剑”的潘安湖湿地公园最为令他骄傲。回忆起自己在50岁时仍然敢于转变研究方向,张国良教授将其归因于自己从苏联学习时便养成的勤奋读书的好习惯和打下的扎实的专业基础。如今虽然年龄渐长,但是张国良教授对知识的渴望、对学校的热爱、对自己学科的热爱依然不变,他经常关注国家大事和学校新闻、学科动态,并希望能在如今的青年学子的手中真正的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也希望矿大能够更上一层楼,早日实现能源资源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内容:
素材来源:矿大口述史文稿,王华伟、普雪峰、尚媛媛、李强博、李敏婷
文字:宋定坤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乔晔
新媒体投稿邮箱:kdxmt@cumt.edu.cn
向张国良教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