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教学路上的“刚体”团队,太赞!

新媒体中心 中国矿业大学 2022-06-27



“教学是一项事业,事业的价值在于奉献;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教学还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真谛在于创新。”在我校大学物理教学团队的老师们看来,教书育人不仅是字面的释义,更沉淀了他们对于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多年来,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团队始终致力于打造以激情、互动、智慧、挑战、温度为特色的“五充满”高效物理课堂,以身立教、潜心育人,创新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努力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成绩,堪称当之无愧的“刚体”团队。凭借优异的成绩,大学物理教学团队曾先后获得了教学先进集体、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教学学术创新奖、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

潜心教书育人,尽显教师情怀





在许多人看来,大学物理教学团队是一支秉承着严谨治学、勤恳教学优良教风师风的教学团队,多年来,团队成员始终心怀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坚守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正如负责人石礼伟教授所说的那样,“教书育人的动力,第一在教书的情怀,第二便是教师的天职所在。”

尽管团队成员的教学风格各有特点,但他们心中葆有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共同目标未曾改变。多年来,团队始终保持着集体备课的良好习惯,在石教授的带领下,通过认真研究、精心打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讨论、解决可能存在的各类教学难题,并及时将研究成果反哺教学实践,不断将课堂教育质量提高到一个又一个新水平。

“重视课程思政”一直是大学物理教学团队的执教特色之一。课堂上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与质疑去学习,让原本略显枯燥的课堂充满了乐趣。课后的“第二课堂”,更是盘活了课堂所学知识,通过谈话交流、主题沙龙、实验、竞赛等方式,打通了师生间的思想界限,拓宽了知识学习和应用的新领域。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跨越年龄的壁垒和学生产生知识共享、情感共鸣一直是大学物理教学团队老师们思考的问题,为此他们也做了许多努力。团队成员张荣副教授说:“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主动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现在年轻人的新想法,以此来增进彼此的沟通,拉近师生距离。”

尽管如此,教学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团队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时也会遭遇困难。为了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他们及时调整教学方案,采取分层次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辅之以过程考核,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和实施。“看到因为我们的改革措施让同学们取得了更好的成绩,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团队成员唐军教授说。

创新教学理念,促进文理交融






面对教学形式由线下到“线上+线下”混合式的转变、教改课改压力逐步显现等诸多挑战,大学物理教学团队迎难而上,以“抓铁有印、踏石留痕”的决心,锚定一个“变”字,在“创新”上下功夫、做文章。为此,团队成员积极建构基于“建构性教学观”,渗透“互联网+”思维的线上课程体系,先后建设完成了四门MOOC课程,并成功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超星学银在线平台上线。目前已开课运行5轮,选课人数达5万余人,累计为100所高校的大学物理课程提供教学服务。“‘以革新促发展,求新,求变,求效’的创新引领作用已经初步显现。”石教授骄傲地说。而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浪潮的到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也逐渐成为团队关注的焦点。“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只有不断更新自身的思想理念和知识结构,敢闯敢拼敢创新,才能更好地融入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去。”团队成员王洪涛副教授这样解释道。为此,团队曾多次开展教学研讨会、集体备课会,就“如何促进文理交融、如何让创新融入课堂”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经过多次的思想碰撞和实践试点,大学物理教学最终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人文+物理”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MOOC课程、物理学科竞赛基地、虚拟仿真实验室、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室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打造课内课外多维度教学体系,从而实现“知识充满趣味、人文彰显温度、探索启迪智慧、思育塑造价值”的教学追求,以此来帮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实验室,进而深入认识物理文化,切实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创造能力。

教研相长相促,艰苦玉汝于成






科研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根基血脉。教学之余,大学物理教学团队成员还积极谋划和承担各类科研、教改课题。近五年来,团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改课题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和教改课题30余项。“我们一直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学术研究,不断探索信息时代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与科研成果融合之路。”谈及科研成果,团队成员如是说。繁重的工作令团队成员收获累累硕果的同时,也让他们倍感压力。在制作MOOC视频课件的过程中,成员们不仅要完成日常的线下教学任务和科研学术工作,还要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查阅资料,为MOOC课程整理教学重难点、发布单元测试和自评自测题目等。石教授坦言:“当时团队很多成员周末都加班加点工作,白加黑地熬,有的老师甚至凌晨时还在为了一张PPT反复斟酌。”团队的力量就像弹簧,压得越紧,积蓄的能量便越大。面对重重压力,团队成员不仅没有任何抱怨,反而更加坚定了心中那份“不惧风雨、不辱使命”的理想信念。“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能为党的教育事业培根铸魂,我感到十分荣幸。”团队成员黄志敏副教授感慨地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目前,团队成员已在知名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均为第二完成人)、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讲台能载千秋伟业,烛光亦照万里河山。未来,大学物理教学团队将继续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育理念,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不断提升教学创新能力,以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践行新时代教师的使命担当,以实际行动争做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排头兵”!


往期内容回顾

♢ 今日大雪丨愿三冬无忧,温暖可期

 竹三B4062,共前进!

♢ 初冬穿搭,美!

♢ 这个团队,全国冠军!


文字 /  赵赫辉 常礼山 邢程

编辑 / 武轩萌

责任编辑 / 雨墨

为优秀的团队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