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解剖】尾状叶
尾状叶是肝脏背面的部分,它位于后部,以半环状包绕肝后下腔静脉。尾状叶位于肝内大血管之间,其后方是下腔静脉,下方是门管三联,上方是肝静脉汇合部。尾状叶血流通过一系列肝短静脉回流至肝后下腔静脉。因此尾状叶被重要的、术中易引发出血的血管结构所包绕,并且它深藏于肝脏的中心位置,由尾状叶独特的解剖位置来看,她的切除,特别是单独的尾状叶切除,被认为是一项外科技术上的挑战。
尾状叶可分为三部分
(1)Spiegelian叶:位于小网膜后方,延伸到肝后下腔静脉的左侧和静脉韧带的左侧。静脉韧带自门脉左支发出,从尾状叶前面跨过,止于中肝静脉和左肝静脉共干后方的下腔静脉。
(2)腔静脉旁部:走行在肝后下腔静脉的前方,Spiegelian叶的右侧,紧贴肝右和肝中静脉。
(3)尾状突:位于下腔静脉和前方相邻的门静脉之间的小突起,恰好位于腔静脉旁部的右侧。
Couinaud将肝脏划分为主体和背扇区,主体包括2-8段,背扇区包括1-9段,这两段以中肝静脉为分割线。背扇区位于肝静脉(右、中和左)和肝后下腔静脉之间,向前与7段、8段和4段相连(从右至左)。背裂将部分4段的后面与1段分隔开。
从肝脏的右侧面观,背扇区位于一矢状轴段后下方。此轴起始于三条肝静脉(右、中和左)汇入下腔静脉水平,经过门静脉分叉处,到达肝脏下面。
从肝脏下面观,1段在肝中静脉的左侧。他大致是Spiegelian叶相当,但要稍大一些。9段位于肝中静脉的右侧,可分为9b段(位于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之间),9c段(位于肝右静脉下方)和9d段(位于肝右静脉后方)。腔静脉旁部以及尾状突组成了9段。
尾状叶由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分支供血,并有胆管的分支引流。这些血管胆道分支形成了尾状叶门管三联。
图3-9显示了尾状叶门静脉分支的常见类型。每个门静脉的分支在分出后旋即被一个Glisson鞘所包绕。虽然尾状叶的动脉和胆管在进入Glisson鞘之前的肝门板处即发生分支。但门静脉的分支与动脉和胆管分支还是一起形成了Glisson三联。
Spiegelian叶通常由两个(可融合形成一个)尾状叶门管三联(最常见起源于左门管三联)供应。腔静脉旁部通常由一或两个起源于右后区肝蒂或门管三联主干分叉处的血液供应。
作为供应尾状叶的门管三联的主要组成部分,门静脉血供的变异是十分常见的,如图3-10所示。
临床意义
由于尾状叶不同部分由不同门管三联供应,部分尾状叶切除是可行的。
尾状叶门管三联的类型变异很常见,血管和胆管从尾状叶的一个部分穿到另一个部分中。
对尾状叶进行横断,如果不注意处理切开后尾状叶的创面,可能会导致出血和胆瘘的问题。
对尾状叶进行横断后,如果累及供应此部分尾状叶的门管三联,则剩余的尾状叶可能会发生缺血。
由于进入尾状叶的胆管与肝门部胆管的分叉很接近,因此肝门部胆管癌多较早累及尾状叶。根治性切除肝门部胆管癌应联合尾状叶切除。
尾状叶的静脉引流
尾状叶的静脉回流是从肝短静脉直接回流到下腔静脉。通常在下腔静脉右侧有2到4条较粗的静脉。较粗的肝短静脉经常出现在尾状叶的下或中三分之一,但几乎不会出现在上三分之一。引流尾状叶上三分之一的肝短静脉的小分支,有时汇入肝右静脉或下腔静脉—但这些分支太小,在手术时基本没有意义。下腔静脉左侧也有2到4条较粗的肝短静脉。因肝短静脉通常分布在下腔静脉的两侧,故可以在大多数患者的两侧肝短静脉间到上方的肝右和肝中静脉间中建立一条安全的无血管通路。
Belghiti在右/左肝切除术中应用的悬吊技术正是利用这一解剖特点,如图3-10所示。
尾状叶中的胆管分支
Spiegelian叶中通常有2到3支胆管的分支汇入到左肝管中。腔静脉旁部通常有2到3支胆管的分支注入右后区胆管。腔静脉旁部靠近中肝静脉的胆管分支偶尔会引流至左肝管。尾状突通常引流至右后区胆管(图3-12)
肝-腔静脉韧带
这是一条纤维组织条带,偶尔会被肝脏组织桥所替代。在右侧,它起始于右后肝,正好处于肝右静脉从下腔静脉分出水平的下面。在这一水平,由于这三种结构(下腔静脉,右肝静脉和肝-腔静脉韧带)紧靠,游离右半肝后右肝上抬,肝-腔静脉韧带被拉直,使得下腔静脉的右侧面和右肝静脉向内受压(图3-13)。
为了解剖肝右静脉,术中将肝脏的牵拉解除后,进行钝性分离,并将下腔静脉的右侧壁轻轻推向左侧,以便分离肝-腔静脉韧带。对此韧带进行钳夹,分离并结扎,因为韧带内可能有粗的肝静脉。只有在完成了此步骤之后才能从下方接近肝右静脉。然后沿下腔静脉前面钝性分离至肝右静脉左侧,接着解剖肝右静脉,放置阻断带(图3-14)。
肝-腔静脉韧带包绕下腔静脉,在静脉的左侧可以显示。在下腔静脉左缘的前外侧面,它与尾状叶融合。此韧带将尾状叶和下腔静脉连接在一起。尾状叶切除术术中游离尾状叶时,需要将其分离(图3-15)。
孟繁秀 张和钊 张晶晶 邵文浩 史志勇 编辑
本文源于正版书籍转载,仅供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