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解剖
来源:解剖与生活
一、概述
盲肠是大肠的起始部,也是大肠各段中最短的。盲肠的下端以膨大的盲端开始,其长短因人而异,一般约6cm~8cm,与回肠末端相连而延续为升结肠。在盲肠开始端的后内侧壁上,附有一个游离细长的肠管,称阑尾。
---盲肠和阑尾的体表投影---
一般,盲肠与结肠相似,表面也有三条结肠带,它们向阑尾根部集中并与阑尾的肌层相延续。因此,无论阑尾的位置如何变动,都能沿着结肠带(特别是独立带)向下找到阑尾的根部。盲肠的各面都有腹膜包裹,且可有部分系膜,所以盲肠属腹膜内位器官,有一定程度的移动性。
二、盲肠内部结构
在盲肠和升结肠相移行处的左后壁上,有回肠末端的开口,称此口为回盲口。口的形状多呈扁圆形裂隙,其上下两缘各有一半月形的粘膜皱襞,称结肠瓣,亦称回盲瓣。
上缘的皱襞名为上唇,它大约位于回肠与结肠的交接线上,近似水平位。下缘的皱襞名为下唇,整个下唇皱襞较长而凹陷,大约位于回肠与盲肠的交接线上。上、下唇的前后端互相结合,并分别向前后延伸,构成回盲瓣系带。
以上由粘膜皱襞所形成的各种结构,均与回肠末端的环行肌层在回盲口处增厚有关。增厚的环行肌,具有括约肌的功能,它不仅能防止大肠内容物返流回小肠,同时也可控制食糜不致过快地进入大肠,以使食糜在小肠内得到充分的消化和吸收。
三、盲肠的位置和周围结构
盲肠多位于右髂窝内,相当于腹股沟韧带外侧半的上方,但其位置可随盲肠的充盈程度而稍有变化。盲肠的后面与髂腰肌相对,二者之间隔有髂腰筋膜、腹膜下筋膜和腹膜,并有髂腹股沟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横过,有时阑尾也位于其间。
盲肠的内侧面与右侧腰大肌、生殖股神经和输尿管相邻。前面于腹股沟韧带外半侧的上方与腹前壁相接触。有时(如盲肠空虚时),小肠袢及大网膜常常伸向盲肠和腹前壁之间。
阑尾是从盲肠下端的后内侧壁延伸出的一条细管状器官,外观很似蚯蚓,故又名蚓突。其大小、形态和位置,因人而异。一般长约5cm-7cm,也偶有长达20cm或短至1cm者。其外径最大者可达1.5cm,小者仅0.2cm,一般多在0.5cm-1cm之间。
阑尾管腔的远端为盲端,近端开口于盲肠下端的后内侧壁。个别成年人的阑尾也偶见极短小者,形状如乳头。在婴儿及幼儿,阑尾的基底部较宽,尖端较细,呈漏斗形。
阑尾为腹膜内位器官,包裹阑尾的腹膜沿其壁的一侧相遇而成双层的三角形系膜,称阑尾系膜,故阑尾在腹腔内为游离器官。由于系膜常较阑尾为短,致使阑尾多呈盘曲状态。
阑尾多数在回盲口的后下方约2cm处,开口于盲肠,称此开口为阑尾口。在该口的下缘,有一不十分显著的半月形粘膜皱襞,称为Gerlach瓣,或称阑尾瓣,此瓣可防止粪块或异物坠入阑尾腔。如果该瓣缺如或功能不全,粪便则易进入阑尾腔内而引起梗阻性阑尾炎。
此外,阑尾的内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小,因此,成人的阑尾腔较窄,开口亦较小,粪便或蛔虫一旦进入则不易排出。小儿阑尾的开口较大,多呈漏斗形,因此,小儿阑尾腔不易梗阻。一般在中年以后,特别是老年人,阑尾腔可发生部分或完全闭锁。
一、常见位置
阑尾大多位于右髂窝内。由于其活动性较大,阑尾的根部多数在盲肠的后位,极少部分在盲肠尖部,但阑尾尖端所指的方向不一致。常见有以下五种:
回肠下位(盆腔位):最常见。阑尾自盲肠下端的后内侧起始,经回肠的下面,斜向内下方,其尖端越过右侧髂动、静脉的前面,垂向小骨盆边缘或伸向骶骨岬附近。
盲肠后位(结肠后位):也较常见。阑尾主要位于盲肠后壁与腹后壁腹膜之间,其尖端向上延伸。由于该处腹膜不如腹前壁腹膜敏感,因此,当这种位置的阑尾发炎时,所引起的局部转移性腹痛不十分明显。又因阑尾位置较深,腹前壁的体征常不显著。
盲肠下位(髂窝位):阑尾自盲肠后内侧壁起始,经盲肠下端的后外侧伸向外下方。其全部位于右髂窝内。
回盲前位:阑尾自盲肠下端后内侧壁起始,向内前上方,横过回肠末端的前面。其前方可直接与腹前壁接触或与腹前壁之间有大网膜相隔。因此,当患急性阑尾炎时,腹前壁的体征十分明显。
回盲后位:阑尾横过回肠末端的后面,其尖端指向内后上方。这种位置的阑尾,通常缺少系膜。
二、少见位置
阑尾除以上位于右髂窝内的五种位置之外,随着异位盲肠的发生规律,还可有下列几种异常位置。
高位阑尾:多位于肝的下方。故当急性阑尾炎发作时,局部体征(压痛及腹壁紧张)常限于右上腹。
低位阑尾:阑尾降入小骨盆腔内,与输尿管末端、膀胱和直肠相邻。故急性阑尾炎发作时,右下腹部体征常不明显,却可有膀胱、直肠等刺激症状。
盲肠后腹膜外阑尾(腰部阑尾):阑尾全部或部分在腹后壁腹膜外,直接与髂腰肌、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相邻。故当急性阑尾炎时,炎性物质可刺激上述邻近结构,引起右髋关节伸直时疼痛加重以及股前部、阴囊(或阴唇)部疼痛等现象。
左髂窝内或腹腔中部的阑尾: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先天性内脏异位或先天性肠未旋转所致。有时因盲肠移动、过低或有滑动疝的存在,阑尾可能位于右侧疝囊内。
除以上几种异常位置的阑尾外,阑尾一般多位于右髂前上棘的内侧附近。临床常用的体表标志有:
①在脐至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距右髂前上棘3.5cm~5cm处),称作麦氏点(McBurney's point);
②在左、右髂前上棘的连线中右1/3交界处,称为兰氏点(Lanz’s point)。
一些研究表明, 阑尾根部恰好位于McBurney's 点的出现率仅20%。阑尾根部位于McBurney's 点内下方者占40.0%, 平均距此点内下方21.5mm, 位于此点上外方占38.57%, 平均距此点上外方30.9mm。为了不造成阑尾和盲肠病变的误诊或漏诊, McBurney's 点的腹膜刺激征应扩大为McBurney's 点附近20~30mm的范围内。
1. 动脉
阑尾的血液供给来自阑尾动脉,它是回结肠动脉的一个终未支,在回肠末端的后方进入阑尾系膜内,并沿系膜的游离缘行至阑尾尖端,沿途发出数个分支至阑尾。
虽然阑尾动脉的返支在阑尾根部与盲肠动脉后支有吻合,但阑尾动脉主干及其分支与其他血管无吻合,故阑尾动脉因某种原因受阻时,阑尾的血供可完全被阻断,而出现阑尾坏疽。
2. 静脉
阑尾的静脉与动脉伴行,为回结肠静脉终末属支之一。其静脉血经回结肠静脉、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而入肝。
肠系膜上静脉的血液多沿门静脉的右侧流入右半肝,脾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的血液多沿其左侧而流入左半肝。因此,在化脓性阑尾炎时,细菌栓子有时可随静脉血进入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而入肝,多引起右半肝的肝脓肿。所以在阑尾切除术时,特别是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切除术时,动作一定要轻柔,不可挤压阑尾,以免炎症扩散。
1. 神经
阑尾的神经位于阑尾系膜内,其神经纤维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传导阑尾痛觉的内脏传入神经纤维伴随着交感神经进入脊髓第10胸节。
在急性阑尾炎早期,大部分病人(70%~80%)开始多在上腹部或脐周围出现疼痛,经过2小时~6小时左右,则转为右下腹固定性疼痛。这种转移性腹痛一般认为是内脏神经的反射性痛。当炎症波及壁层腹膜,其躯体神经受到刺激时才转为局部的固定性疼痛。
2. 淋巴
在回盲部的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与浆膜层存有毛细淋巴管网。粘膜下层、肌层与浆膜层毛细淋巴管网皆发出淋巴管,汇合成的集合淋巴管注入局部淋巴结。回肠、盲肠和阑尾的集合淋巴管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常汇入同一群淋巴结:
①回肠末段的集合淋巴管多向上注入回结肠淋巴结,一部分向右注入盲肠前淋巴结;
②阑尾的集合淋巴管经过位于阑尾系膜内的阑尾淋巴结,或是直接进入回结肠淋巴结;
③盲肠的集合淋巴管多注入盲肠前、后淋巴结,然后入回结肠淋巴结;一部分集合淋巴管直入回结肠淋巴结或肠系膜上淋巴结。
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