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精致 | 12对颅神经DTI纤维束成像
来源:神经科技前沿
1、视神经及视束神经纤维束
2、绿色为听神经
3、动眼神经
4、三叉神经
5、颈丛
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一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组成。经斜角肌间隙穿出,行于锁骨下动脉后上方,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臂丛五个根的纤维先合成上、中、下三干,由三干发支围绕腋动脉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由束发出分支主要分布于上肢和部分胸、背浅层肌。
文献学习
图 1 嗅神经。A,感兴趣区选在冠状位嗅神经束;B,高分辨率示踪嗅神经;C,对应的解剖示意图
图 2 视神经。A,感兴趣区选在神经经和外侧膝状体;B,感兴趣区选在外侧膝状体和枕叶;C,高分辨率示踪视觉通路,可以呈现出鼻侧视神经,颞侧视神经,视交叉,视束,视放射;D,对应的解剖示意图;E,详观视交叉成像,蓝色和黄色代表颞侧视神经,绿色和红色代表鼻侧视神经;F,详观视放射成像;G,对应的解剖示意图
图 3 动眼神经。A,感兴趣区选在动眼神经桥前池部分;B,感兴趣区选在桥脑上端四脑室前;C,高分辨率示踪动眼神经,纤维束在角间池内进入脑干,在脑干内侧下降;D,对应的解剖示意图;E,斜位观察动眼神经高分辨率示踪;F,矢状位观察动眼神经高分辨率示踪。MLF,内侧纵束
图 4 滑车神经。A,感兴趣区选在下丘和海绵窦区;B,高分辨率示踪未分割的滑车神经;C,高分辨率示踪分割后的滑车神经;D,斜位观察分割后的滑车神经;E,侧位详观高分辨率示踪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可见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在海绵窦内交叉;F,对应的解剖示意图
图 5 三叉神经。A,感兴趣区选在桥前池部分;B,高分辨率示踪三叉神经桥脑前段;C,斜位观察高分辨率三叉神经,可重建出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D,对应的解剖示意图;E,F,水平位和冠状位三叉神经的高分辨率重建,左侧三叉神经到桥脑后结束,右侧三叉神经纤维进入小脑,这与正常解剖结构不符。STN,脊髓三叉神经核;STr,脊髓三叉神经束
图 6 外展神经。A,感兴趣区选在 Dorello 入口处;B,感兴趣区选在脑桥延髓沟处;C,高分辨率示踪外展神经;D,斜位观察外展神经;E,外展神经高分辨率示踪局部观;F,对应的解剖示意图。ICA,颈内动脉;Petrosphen.Lig.,蝶岩韧带
图 7 面前庭蜗神经。A,感兴趣区选在内听道处;B,高分辨率示踪面前庭蜗神经复合体;C,感兴趣区选在面丘处;D,高分辨率示踪面神经;E,高分辨率示踪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红色代表面神经,绿色代表前庭蜗神经;F,冠状位观察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G,对应的解剖示意图
图 8 后组颅神经。A,感兴趣区分别选在颈静脉孔和橄榄后沟上三分之一;B,高分辨率示踪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未分割段;C,高分辨率示踪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分割段;D,感兴趣区选在颈静脉孔区和橄榄后沟下三分之一处;E,高分辨率示踪副神经;F,感兴趣区选在舌下神经管和橄榄后沟下三分之一处;G,高分辨率示踪舌下神经;H,冠状位观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I,对应的解剖示意图
图 9 健康人高分辨率示踪示意图。A,视觉通路的高分辨率示踪图;B,视交叉高分辨率示踪局部观;C,动眼神经高分辨率示踪;D,滑车神经高分辨率示踪;E,水平位三叉神经高分辨率示踪;F,斜位三叉神经高分辨率示踪;G,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高分辨率示踪局部观;H,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高分辨率示踪;I,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高分辨率示踪
图 10 下丘脑胶质瘤患者高分辨率示踪。A,B,水平位和冠状位 MRI 图像;C,高分辨率示踪视神经,视交叉,视束;D,E,高分辨率示踪提示视神经和肿瘤关系密切;D,冠状位前面观;E,同步显示右侧眶上入路;F,术中所见。A1,大脑前动脉水平段;ICA,颈内动脉
图 11 岩斜区脑膜瘤患者高分辨率示踪。A,B,水平位和冠状位 MRI 图像;C,高分辨率示踪动眼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这些神经与肿瘤关系密切;D,动眼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放大观;E,F,术中所见神经与肿瘤的关系,与高分辨率示踪相一致
Visualization of Cranial Nerves Using High-Definition Fiber Tractography. Neurosurgery. 2016;79(1):146-65.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管理员
大脑的解剖结构与功能复杂。神经纤维束的走行和分布与行为、功能的关系一直是脑科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临床神经病学的定位和定性的基础。弥散张量成像(DTI)是唯一可显示活体脑白质纤维束的无创性成像技术,能够立体、直观的显示纤维束的走形变化。《DTI脑白质纤维束结构与功能》一书,第一版在三个月内销售一空,第二版增加了病例内容,丰富了细节描述,例如椎体交叉的走形、胼胝体与颈髓的神经连接、多人对比海马纤维束分析、大脑胶质瘤术前及术后的对比分析、皮质脊髓束的组成、颈髓神经纤维束解剖及病例分析、从新生儿到十岁小孩的神经纤维束对比分析等,在第一版基础上增加了50多页,并附赠颈髓解剖视频。书中详细讲述了利用DTI技术,展示大脑内部的微观结构,观察大脑神经纤维束的走形及位置毗邻关系。从而为了解每个神经纤维束在运动、感觉、视觉信息的整合、语言、习惯、情绪、行为、认知、记忆、整合等功能中打下基础。对脑功能精准定位和临床制定诊疗计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系统化描述人类脑网络链接架构。用“彩色线条”解释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神经纤维束受损情况。在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康复科、影像科、先天发育畸形、精神科、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大脑的美,可以用“震撼”这个词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大脑内部有很多神经纤维束进行内部或外部的连接,主要包括联合纤维,如胼胝体、前联合、穹隆联合、后联合;联络纤维主要包括上下纵束、上下枕额束、钩束、弓形束、长短弓状纤维、短弓状纤维等,投射纤维主要包括皮质脊髓束、皮质小脑束、皮质脑桥束、丘脑中央辐射、皮质核束等,另外通过DTI的深入研究,也发现了一些以往大脑内部没有提及的纤维束,并予以了暂时命名,比如皮质齿状核束、胼胝体侧束、桥连纤维、胼连纤维、交叉的皮质小脑束等。这些在课程内部均做详细介绍,配合视频以便理解。结合神经纤维束解剖,课程内附有一些病例,观察肿瘤、脑炎、脑白质剪切伤、梗死、出血、脑白质脱髓鞘、脑积水、脑先天发育畸形、脑瘫、脑缺血缺氧、烟雾病、小儿脑网络、颈髓挫伤、脊髓空洞症、颈椎间盘突出、酗酒、遗传疾病等对大脑神经纤维束造成的损害评估。从而做到精准诊断,为临床的精准治疗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