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范晓:格萨拉奇景 漏斗群大观 —— 四川盐边格萨拉地质公园

范晓 河山无言 2022-11-21

撰文/范晓    摄影/范晓

 

 

“格萨拉”,彝语,意为“世上最美好的地方”,与藏语中的“香巴拉”、“香格里拉”的寓意相似,是彝族版的香格里拉,人们把它诠释为“神仙的居所”、“人类心灵的家园”。

 

格萨拉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从攀枝花至格萨拉,沿着雅砻江及其支流鱤鱼河、透底河、支路河的峡谷而上,经过格萨拉乡的岩口以后,地貌由深邃的峡谷突变为开阔平缓的高原,海拔也由一千余米升至三千米左右。这个高原是云南高原延伸至川西南的一部分,当地民众称之为“岩上”。


格萨拉的高原地貌,右侧为高原向边缘峡谷过渡的陡崖。

 

由于格萨拉高原的主体由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的巨厚石灰岩构成,加上第四纪以来这里强烈的地壳抬升,因此形成了以漏斗群、石林、盲谷、落水洞等喀斯特地貌组合以及大断崖、高原夷平面等构造地貌组合为特色的地质奇观。

 

罕见的“喀斯特漏斗博物馆”

 

格萨拉居高原临深谷,是雅砻江与金沙江之间的一个重要河源区,但是在高原面上几乎见不到溪流,这是因为强烈的岩溶作用,地面上漏斗密布,千坑百孔,就象一个个巨大的吸水口,使地表水几乎全部渗入地下,转为暗河。


格萨拉宝石山的喀斯特漏斗群,围绕漏斗的岩土塌陷强烈。

 

公园里有石灰岩出露的约六十余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已发现漏斗群和溶蚀陷落洼地600余处,单个漏斗则数以千计。其密度之高、规模之大、种类之多样、景象之壮观,为国内外罕见,堪称“喀斯特漏斗博物馆”。


格萨拉岩口的喀斯特漏斗,漏斗边缘呈同心圈状下陷。

 

公园内的喀斯特漏斗在宝石山、马道子、岩口、哇落等地尤为集中,多沿地表的干谷呈带状分布,单个漏斗直径可由几米至二百余米,深度可由几米至五十米以上。漏斗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地表水沿裂隙密集处集中渗流溶蚀,以及地下的溶洞、暗河扩展塌陷所致。它们既受断层裂隙带控制,又昭示出地下暗河的走向。


格萨拉宝石山的喀斯特漏斗,漏斗中的石灰岩基岩因土层塌陷而出露。


格萨拉宝石山的喀斯特漏斗,漏斗中有树木生长,说明塌陷已趋缓。


格萨拉宝石山的喀斯特漏斗,漏斗周围的地面塌陷十分清楚。


格萨拉宝石山的喀斯特漏斗,岩土塌陷十分强烈。

 

格萨拉宝石山的喀斯特漏斗,岩土塌陷十分强烈。

 

这里既有溶蚀作用发育初期形成的平缓浅小的碟形漏斗;也有地下暗河发育早期,塌陷速度较缓形成的漏斗,漏斗边缘呈同心圈层状的滑坡下陷,周围的地面呈阶梯状,漏斗中心常有半地下状的林木生长;还有地下暗河发育后期,近于衰亡而被充填的漏斗,其底部平坦,直径远大于深度;更有正在迅速扩展、塌陷作用十分强烈的竖井状漏斗,漏斗中心有深不见底的竖洞,周围地面呈斜坡状,岩土呈崩塌状下滑,坠入竖洞底部,原来的地表土壤和草皮皆被破坏,露出下部的残积土层以及有石芽发育的石灰岩基岩。


格萨拉岩口的一个喀斯特漏斗,已趋于稳定,地表呈浅碟形。


格萨拉宝石山一个正在迅速扩展,塌陷十分强烈的竖井状喀斯特漏斗。

 

这些不同形态的漏斗及其组合,十分生动地显现了格萨拉一带岩溶地下水网系统及其演化的特点,并成为岩溶水文地质学和地貌学研究的最好课堂。

  

独树一帜的高原石林景观

 

在公园里,还有遍布格萨拉高原的浩浩石林,与惊世骇俗的漏斗群相伴生。与国内外的一些著名的石林景观地相比,格萨拉石林具有它自己的独特风貌:它分布面积广,仅在格萨拉一带的高原上就可达上百平方千米;它的景观主体形态既不同于云南路南的剑峰状石林,也不同于川南兴文等地的柱状石林,格萨拉石林的造型呈变化多端的不规则状;空间分布主要呈散布的丛状和簇状,具有巨型盆景式的美学特征;它的原生环境几乎都是处在格萨拉特有的以高山栎、杜鹃、云南松为主体的原始森林之下,大部分石林仍掩映于森林之中,受当地居民农耕与采伐活动的影响,才有部分石林暴露于地面。


格萨拉宝石山的喀斯特石林。

 

格萨拉宝石山的喀斯特石林。


格萨拉宝石山的喀斯特石林。


格萨拉宝石山的喀斯特石林。

 

特殊的景观背景,形成了森林、草地、石林、漏斗相邻相间,相得益彰的分布格局,给人们提供了优良的休闲与观光环境。


格萨拉宝石山,石林、森林与草地。


格萨拉宝石山,掩映于森林中的喀斯特石林。

  

奇妙无穷的地下暗河与格萨拉大幽谷

 

影响格萨拉高原喀斯特景观发育的这套石灰岩地层,厚度可达1800余米,它的下伏岩层是岩溶不发育的砂岩和泥岩构成的隔水层,石灰岩本身因为岩层的褶皱,也有倾斜变化,这些情况便足以引导地下水的流向。

 

公园的小岩口一带,恰好是格萨拉高原的一个岩层下凹处,经由高原上的漏斗群垂直下渗的水流,在遇到下伏的隔水层后,便转为水平流动,向小岩口一带的低处汇集,在那里涌出地表,形成一条罕见的季节性河流,河岸林木葱茏,谷底河曲蜿蜒,这个幽深的槽状河谷下端又与下游的暗河入水口——“天洞”相连,天洞是一个深达155米的大落水洞,幽谷中的水流由此跌入暗河。因幽谷的上下游均为暗河而成潜流,这段幽谷在专业术语中被称为“盲谷”。


格萨拉岩口的大幽谷——喀斯特作用形成的“盲谷”。

 

格萨拉岩口大幽谷中的河曲。

 

公园内以小岩口为汇集点,形成一个独立的地下暗河系统,它不仅吸纳了支路河上游的水源,还因为它的河谷处在相邻水系的最低点,因此它还袭夺了北侧的格郎河、南侧的热水河的部分水源,从而在格萨拉大幽谷下端的暗河出口处,形成每年高达9712万立方米的巨大排泄水量,由于地壳的阶段性抬升,地下暗河的出水口也多次变化,在高原边缘的陡崖上形成多层溶洞。利用一号至三号溶洞之间约210余米的高差, 1997年在此建成了装机5万千瓦的引水式电站,通过堵塞最低的一、二号溶洞洞口,形成了库容约4400余万立方米的地下水库,除发电以外,还可灌溉海拔1600米以下的五万余亩土地,成为岩溶地区暗河开发的一个范例。

  

震撼人心的格萨拉大断崖

 

主体由石灰岩构成的格萨拉高原的周缘,因岩层的断裂和差异风化,造成地势的突然变化,形成长垣状的断崖陡壁地貌,而这种断崖陡壁又以小岩口一带最为壮观,谓之格萨拉大断崖,构成格萨拉地质奇观的一大看点。

 

格萨拉大断崖

 

格萨拉大断崖呈折线弯曲,并呈递次升高的三个台阶,台阶外侧的悬崖绝壁高达8001000余米,气势磅礴,惊心动魄。在景观特征与美学感受上,可与峨眉山的金顶舍身崖相媲美,而且在三个不同高度的台阶面上,可以得到更为丰富和变幻的视觉冲击。格萨拉大断崖紧邻格萨拉大幽谷和大落水洞,大幽谷和大落水洞下泄的水流,虽然已引用发电,但每年68月,因雨季泄洪,仍有大量水流从大断崖上的二号溶洞口涌出,形成高达135米的大瀑布,蔚为壮观。


格萨拉大断崖


格萨拉大断崖

 

格萨拉地质公园由宝石山景区、小岩口景区、格萨拉景区和大坪子景区组成,总面积135平方千米。除了上述的主体景观以外,由箐河至岩口沿途,出露有扬子古板块西缘的震旦系至二叠系的典型地层剖面,是地质学考察与研究的重要场所;在格萨拉景区,山丘由距今约2.5亿年前的火山岩玄武岩组成,原始森林密布,尤以万亩盘松为特色,加上草甸、湿地错落,成为公园内别具一格的生态景区。


格萨拉景区的万亩盘松


格萨拉景区的植被群落


格萨拉景区的森林与地貌景观


格萨拉的杜鹃花

 

格萨拉的杜鹃花

 

格萨拉地质公园所在的盐边县格萨拉彝族自治乡,彝族人口占到90%以上,他们是历史上由大凉山地区迁徙而来,经过长期的繁衍发展,已形成具有鲜明的盐边地域特色的彝族文化,在语言、服饰、民居等许多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并成为与格萨拉地质公园的自然景观相依相存、不可缺少的文化背景与人文环境。


格萨拉高原上的彝族村寨。


格萨拉村寨的彝族妇女与孩子。


在田间劳作的彝族妇女。


彝村的爷孙俩。


农作中小憩的彝族妇女。

 

格萨拉,是一个集地质景观与彝族文化景观为一体的自然公园,它和周边的泸沽湖、攀枝花钢铁工业旅游区、二滩水库等一起,构成了大香格里旅游区东南部的一条重要环线。盐边格萨拉地质公园的建立,将会成为盐边乃至攀枝花旅游产业和社会发展的一张名片和强大的助推器。


在格萨拉景区等待游客租马的彝族妇女。

 

格萨拉景区的一位彝族导游。


在格萨拉景区策马而过的彝族姑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