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范晓︱峨眉山周边的地质奇观 山水之胜的四川乐山

范晓 河山无言 2022-11-21


 

 

峨眉山周边的地质奇观 山水之胜的四川乐山


撰文/范晓  摄影/范晓

 

 

四川乐山境内的峨眉山,历来以“峨眉天下秀”闻名,地质景观奇异独特。乐山的地质奇观远不止峨眉山。宋代文人邵博曾称赞:“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嘉州即乐山的旧称。本文为你介绍峨眉山以及乐山境内的一些地质景观及其背景。

 

本文曾在微信公众号“河山无言”首发,后来加以补充,刊载于《大自然探索》杂志2018年2月号。现根据《大自然探索》刊发的文稿略加修订,在微信公众号重发。

 

 

峨眉山的构造断块山与金顶舍身崖的玄武岩石柱

 

李白有名句:“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用地质学的眼光来看,峨眉山的难匹之貌,在于它受大断裂的影响,在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拔地而起,构成我国一、二级地形阶梯之间高差最大的“阶坎”之一。


峨眉山东侧的大断崖高出山下的浅丘平原约2600米,两亿多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峨眉山玄武岩”,形成了奇特的六方石柱群,如魔法天成,造就了金顶舍身崖的惊世绝壁。

 

绝壁断崖,高踞云端,俯视平原。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在山前汇流,气势浩荡。如此大开大合的地理文脉,给人与自然的相处,给人对世界的觉悟,都提供了充分的体验空间。兴佛教圣地于峨眉山,开乐山大佛于凌云山,皆是这种人神共存,天人合一的体验。

 

峨眉山层层叠叠的岩石,尤如一部天然的地质史书,从山脚到山顶,有距今约6.8亿年至2.5亿年的地层出露,峨眉山周缘还分布有距今约2.5亿年至6600万年的地层,从而构成了研究和重溯中国南方地质演化历史的典型剖面(剖面:岩石与地层的天然露头)。而奠定这一基础的,是中国一位杰出的青年地质学者——赵亚曾。

 

1929年6月,赵亚曾深入当时还是地质空白区的峨眉山,首次测绘了峨眉山地质图和地层剖面图,采集了大量古生物化石,他的许多成果,至今无人超越。遗憾的是,当年11月,赵亚曾在云南昭通进行地质考察时,不幸遭逢土匪抢劫遇难,年仅31岁。


峨眉山的地质遗迹是峨眉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织部分。现在峨眉山已成为重要的地质科考与教学实习的基地,山麓的龙门硐剖面也被列为地质遗迹保护区。

 

峨眉山金顶舍身崖的玄武岩石柱。中国地质学家赵亚曾于1929年在金顶首次发现,并命名为“峨眉山玄武岩”。

 

雪霁云雾之中的峨眉山大断崖。

 

夕照峨眉。峨眉山金顶以及晚霞倒映于峨秀湖中。

 

 

大瓦山与大渡河金口峡

 

大瓦山与大渡河金口峡位于乐山市金口河区与雅安市汉源县相邻处。

 

大瓦山与峨眉山、瓦屋山构成了邛崃山脉南延之大相岭的构造断块山群,矗立于四川盆地西南侧的横断山脉东缘,它们也是世界上罕见的桌状高山群。其中大瓦山最高,海拔3236米,形态也最为奇峭险峻,曾被一百多年前登临其上的外国探险家巴贝尔、威尔逊称之为“世界上最具魔力的天然公园”、“云海之中的诺亚方舟”。

 

大渡河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其上游的大金川和小金川在丹巴汇合后,始称大渡河。它在横断山脉东部的崇山峻岭中奔腾而下,沿途几乎都为奇景叠出的峡谷河段,然而只有到了乌斯河至金口河的金口峡,大渡河雄奇壮丽的峡谷景观才达于极致。

 

金口峡长约26千米,最大谷深达到2600米,峡谷的连续完整与险峻壮丽世所罕见。由于地处横断山东缘地壳强烈上升地段,位于高差极大的中国一、二级地形阶梯的“阶坎”,加上构成峡谷的基岩主要为坚硬的、层理呈水平状的白云质灰岩,使得金口峡成为中国的大型河流上最为典型的嶂谷和隘谷,刀壁斧削的直立峭壁和深窄的谷地让人叹为观止。

 

金口峡两侧的众多支沟,更是呈现深不见底、窄如刀缝、绝壁深涧一线天的奇观。2005年,在《中国国家地理》的“选美中国”评比中,大渡河金口峡被列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金口峡有罕见的立体通道可供进入:沿河有金-乌公路和成昆铁路并行,山上有抗日战争时修建的乐西公路盘旋于惊险万状之中。

 

世界上最高的桌状山——大瓦山,海拔3236米。

 

大瓦山的断崖绝壁。

 

大渡河金口峡下游入口——大沙坝。

 

大渡河金口峡上游入口——苏古坪。

 

大渡河金口峡。

 

大渡河金口峡左岸支沟——白熊沟峡谷。

 

 

乐山沙湾美女峰石林

 

该石林位于乐山市沙湾区,地处峨眉山东侧之三峨山美女峰,为二叠系石灰岩构成之喀斯特石林地貌。三峨山是二峨山东南侧的一列山岭,由西向东,峨眉山、二峨山、三峨山,共同构成了四川盆地西南缘的一组叠瓦状断块山。

 

三峨山虽不及峨眉山高大,但其喀斯特石林景观却是四川盆地西南缘山地中最为可观的。美女峰石林分布在三峨山东坡,面积达到1.66平方千米,沿三峨山拾级而上,沿途不仅石林嵯峨,而且因三峨山东临大渡河,还可俯瞰大渡河两岸的秀丽风光。

 

四川盆地周缘的山区多有喀斯特地貌及石林景观发育,因构成石林的地层与岩石差异,景观也丰富多样。形成沙湾美女峰石林的二叠系石灰岩,也是中国南方形成喀斯特地貌的最主要岩层,著名的云南石林也是由这套岩层形成,但与云南高原的石林相比,三峨山一带处在四川盆地西南缘向云贵高原过渡的山地,地形切割深,降水丰沛,溶蚀作用强烈,一方面这里的剑状石芽(高大的石芽群即称为石林)更为尖峭多姿;另一方面,植被覆盖率高,石芽多掩映或突兀于绿树丛中,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别有一番韵味。

 

乐山沙湾美女峰石林。

 

 

岷江小三峡

 

岷江在乐山市的悦来乡鱼窝村与关庙乡板桥溪之间,穿切了龙泉山南延之余脉,形成岷江小三峡,全长约8千米,为一曲流峡谷,由上游往下游依次为犁头峡、背峨峡、平羌峡。


犁头峡因曲流半岛状若犁头而得名;背峨峡之称则是因为峡谷处在龙泉山余脉与峨眉山余脉相会之处,峡谷南面背倚峨眉山;平羌之名则可能与古代中原王朝征伐边地羌民有关。此段峡江古时亦称平羌江,所以又有平羌三峡之名。

 

岷江小三峡的峡谷深度一般在二三百米,虽远不及大渡河金口峡雄伟壮观,但蜿蜒于四川盆地由红色砂岩构成的低山中,红岩绿树,清雅秀丽,别有一番风采。李白有诗:“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因乐山古称嘉州,此三峡亦称嘉州小三峡,汉晋时亦称熊耳峡,宋代称湖瀼峡。峡江左岸有“熊耳峡古道”的古驿道及古关隘遗迹。熊耳峡古道为成都至宜宾的“岷江古道”的一段,它在青神与乐山之间避曲峡之弯绕而取陆路之直捷,陆路路程长度仅为小三峡水路的一半。

 

因地处要冲,小三峡上峡口的悦来场,古代曾设有犁头关,明代曾设犁头湾巡检司。小三峡左岸古道翻越山垭口处,有被称为“关子门”的要隘。清代时,驿道上有新路铺、关子门铺、板桥铺等铺递。现今,驿道上的明清石桥、石板路面、摩崖壁造像等仍不时可见,被认为是岷江古道上保存最好的一段古驿道。

 

岷江小三峡还盛产江团——一种学名为长吻鮠的美味鱼类,峡谷上端的鱼窝村即因此而得名,峡江中不时可见打渔的船只往来,江团历来是乐山的著名渔产。

 

岷江小三峡之犁头峡。

 

岷江小三峡之背峨峡。

 

岷江小三峡之平羌峡。


 

犍为马边河的原始桫椤林与丹霞地貌

 

桫椤是最具代表性的蕨类植物,曾和恐龙一样繁盛于1亿多年前的侏罗纪-白垩纪。恐龙灭绝了,桫椤却幸存了下来,成为极其珍贵的远古植物的“活化石”。四川盆地南缘向云贵高原过渡的低山峡谷区,是中国现今最大的桫椤遗存地,又以犍为县境内保存最多,据普查全县有约52万株,其中又以桫椤湖两岸及支沟最多,有约13万株。桫椤湖是坛罐窑电站大坝在犍为县同兴乡、马庙乡境内截断马边河形成的人工湖。

 

盛产桫椤的马边河流域,也是白垩系红色砂岩构成的丹霞地貌的重要景观地,这一带的丹霞地貌,与重庆的江津四面山、四川的合江-叙永,贵州的赤水-习水等地的丹霞地貌相接,属于独特的川南-黔北-渝西南丹霞景观区的一部分,笔者将其称之为“赤水型”丹霞。

 

赤水型丹霞分布在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地形阶梯上,处于长江上游的低山至中山区,地势较高峻,虽然也有深切的峡谷,但仍保留了广阔完整的山顶平台面,地形分割不如华南地区强烈,要走到平台边缘才会见到险峻的山崖。因此,赤水型丹霞的特点是“见崖不见峰”,虽然少见姿态万千的奇峰秀岳,但峡谷两侧雄险如削、连绵不绝的红色长崖也足以让人震憾。

 

由于较完整的山顶面有较广阔的集水面积,加上云贵高原及其北缘山地相对于四川盆地的间歇性断块抬升,这里的沟谷河床在纵向上都发育成阶梯状,而不是斜坡状,因此丰沛的地表径流皆成多级瀑布与跌水,从而形成了中国丹霞地貌中罕见的、不同高度层次的、数量极多的银色巨瀑与红色长崖共生的壮丽景色。

 

由于瀑布强烈的冲蚀作用,使瀑布所在的悬崖后退更快,崖壁向内弯曲成巨大的弧形,结果使峡谷在瀑布这一段逐渐形成一个膛大口小的瓮形山谷,人入其中,会觉得山重水复,豁然开朗。这种弧形崖壁,不仅在平面上呈现完美的曲线,在垂向上也常常向崖内凹进,使得崖顶的瀑布悬空而下,飞流直入崖下的水潭,更显磅礴的气势。这种与十分壮观的阶梯状大型瀑布群相伴的奇幻幽深的弧形崖壁和瓮形山谷,是赤水型丹霞最为典型的特征。

 

犍为马边河沿岸的桫椤林。

 

犍为马边河支沟峡谷中的桫椤林。

 

犍为马边河支沟峡谷中的丹霞地貌——瓮形山谷、弧形长崖与瀑布。

 

犍为马边河上的桫椤湖景色。

 

 

乐山嘉阳国家矿山公园

 

嘉阳国家矿山公园位于乐山市犍为县境内。该地的采煤始于明代,清朝末期至民国初年,发展到数十家小煤厂。抗战爆发后,河南焦作中福煤矿总经理孙越崎,组织将该煤矿的机械设备辗转迁移至四川,并和中国地质先驱翁文灏一起在犍为创办并主持嘉阳煤矿,为抗战时期的能源供给作出了重要贡献。

 

嘉阳煤矿的煤层产于距今约2亿多年的三叠系地层中,是当时四川由海向陆转变,大量森林繁衍埋藏成煤的地质历史记录。嘉阳煤矿以厚度不足1米的薄煤层著称,开采难度大,由此也发展出了独特的薄煤层采煤技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亦成为四川乃至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已停采的黄村井现辟为井下的矿山博物馆,为游客展示煤矿矿层露头、开采方法与技术、矿山历史等。曾经繁盛一时的矿山小镇——芭蕉沟,保留了不同时期的老建筑,旧时风貌尤存,可供人们追寻体验古老矿山的历史。

 

嘉阳煤矿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留有窄轨蒸汽机车营运的地方,轨道宽度为762毫米,又被称为“寸轨”,约相当标准铁轨宽度1435毫米的一半。嘉阳的蒸汽机车牵引的窄轨小火车,不仅是具有历史价值的工业革命的象征物,又穿行于山清水秀、田园美丽、村落纯朴的环境之中,从而吸引了国内外的大量游客。

 

嘉阳煤矿的小火车与火车司机。

 

嘉阳煤矿小火车的起点站——犍为石溪站。

 

行进中的嘉阳小火车,世界上唯一还在运营的“寸轨”列车。

 

嘉阳煤矿的黄村井,现已辟为井下矿山博物馆。

 

嘉阳煤矿黄村井下博物馆展示的煤层露头与采矿复原场景。

 

曾经繁盛一时嘉阳煤矿矿山小镇——芭蕉沟。







范晓:穿越险阻的史诗——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

范晓︱大渡河金口峡:发现与探秘的故事

范晓︱由高原流进天府之国的岷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