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心理咨询第一人——武志红(一)

拉康心理 Lacan心理 2020-01-27

拉康心理 

 

网络是有记忆的!

 

在百度词条中,对武志红的介绍是这样的: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系,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导师是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

 

近期武志红再次被大众热议,是其新书《巨婴国》上市后被禁,以及与北京大学徐凯文之间在微博上的“撕逼”。

 

对许多读者眼中,武志红是一位睿智而又博学的心理作家,而在许多同行眼中,武志红却又是一位不甚科学的“江湖派”。

 

喜欢他的人爱的热烈,不喜欢他的人恨的深沉。

 

然而,不管你喜欢与否,从影响力来看现在的武志红已然是中国心理咨询界的第一人。

 

在一众著名的心理学专家中,武志红的网络搜索数量远远超过其他人,排名第一。

另外一方面,武志红目前讲课半天6万起,咨询800元/50分钟,一周工作三天,咨询一年分成30万,写作版税收入另算的收入水平,也远远高过那些从业年限超过5年,年收入低于8万的心理咨询师。

 

从这个角度看,武志红也可称作是中国心理咨询师中最赚钱的那一位。

 

而对于这样一位站在行业顶端的男人,大众对于他的了解除了那几个标签外,似乎知晓的并不多。

 

一、北大武志红


在百度百科中,武志红的个人经历这样写道:1992年入读北京大学心理系本科,1996年入读北京大学心理系研究生,跟随钱铭怡攻读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

 

2001年,武志红以《相似、相异的择偶倾向与自我不一致的关系》为题参加答辩,获得硕士学位。

 

在他的研究当中,武志红编制了一个大学生人格形容词量表,用以分析自我概念与择偶倾向的关系。

 

他在研究中得出这样的结论:选择个性、气质等与自己相异的人为配偶的个体,其自我概念中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更趋向不一致。

 

简单说来,就是那些在择偶时选择个性、气质与自己不同的人,其自我统一性更趋向于混乱,也更有可能产生消极、抑郁的情绪。

 

从研究方法来看,当时的武志红,走的是正统的心理统计与测量的路线。

 

而16年后的的武志红,却完全抛弃了自己曾经的专业取向,甚至对其嗤之以鼻。

 

在其微博中提到:

转而走向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道路:

多年以前武志红在其硕士论文提到,他的研究最大不足是样本的代表性,因只抽取了两个学校的54名研究生,研究的结论应有很大的限制性,因此也只能算是一个探索性的研究。

 

在这里似乎能够隐隐的感觉出,对于这种通过冰冷的数字统计来反应人类内心的研究方法,武志红似乎并不怎么认同。

 

而与国内一般2-3年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年限相比,武志红整整5年的研究生生涯似乎过得并不愉快。

 

而这段不愉快的研究生经历是否是导致其走向另外一条职业方向的原因,我们并不得而知。

 

2010年,武志红在其一篇文章中这样说道:“在研究生快毕业时,我给自己人生立下三个目标,第一个是与孤独达成一个默契,第二个是在最值得珍惜的人面前毫不犹豫地表达真诚。假若第一个目标达到,那么我将不再惧怕孤独,反而可以安于孤独,而假若第二个目标达到,我就可以拥有深度的亲密关系,那时所谓的心灵感应都会自然发生”。

 

似乎能在一定程度上窥见武志红当时的内心抉择。

 

二、心理咨询师之路


从北大毕业之后的武志红并没有像他的大多数同学一样继续深造或进入高校从事教学,而是选择成为广州日报的一名记者。

 

从2005年起,武志红负责“健康·心理”和“都市·倾听”两个专栏,由此迅速积累了自己的第一批粉丝。

 

时至今天,我们依然能在网络上看到武志红当时征集新闻素材的发帖。

2007年起,武志红开始在一个离家一个多小时路程的咨询中心做兼职咨询师,一开始收费300,后来500,和咨询中心五五分成。

 

武志红在其文章中说道,“这在当时已经算好的了,其他咨询师都是四六或三七分成,咨询师拿少,工作室拿多”。


我们发现。


十年之后的今天,多数在心理咨询机构兼职的咨询师的收费依然是这个水平。

 

2007年3月,武志红在其博文《我为什么成为一个心理医生》中借主人公之口,说道:“做一个临床医生不错,做一个外企的职员也不错,但这样的工作,我觉得,自己从一开始就可以看到未来,只要你够努力,你一定可以成为一个拥有某某职称的临床医生,或者成为一个到达某种职务的外企管理人员。一眼就看到未来的感觉,真不好。相比之下,我虽然相信自己是一名好的心理医生了,但我仍然无法预测,我未来会达到什么境界。这种不可预测性,正是这个职业的魅力。”

 

从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窥见武志红走上咨询师道路的初衷。

 

不可预测性,似乎是吸引武志红的原动力。

 

也正是在2007年,广州武志红心理工作室正式成立。

 

2009年,武志红心理工作室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厦门成立了分支机构。

 

2017年,其深圳、杭州、重庆和南京等城市的分支机构正计划成立。

 

其声望和名利,在十年间迅速膨胀。

 

而所有的这些,似乎都与一个信念、一位女性离不开关系。

 

三、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坚定反对者


在大众的印象中,武志红似乎是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坚定反对者。

 

在其微博中经常看到这样的言论:

哪怕武志红时常在微博中强调与“内在的父母”和解,然而大多数不明所以的人感受到的依然是那股对父母的浓浓恨意。

 

而在武志红早期的文章中,其实也不难发现这些“反传统”的论述。

 

2007年5月,武志红在健康时报刊登题为《别纵容老小孩耍脾气》一文,在文章中提到“在父母提出非理性要求的时候,要坚定地勇敢地说不”。

 

2008年5月,武志红在南京日报刊登题为《如何面对不讲道理的亲人》一文,并在文章的最后告诫大家:只要能把握好坚定的态度——“我不会听你的,我也不会离开你”和灵活的手腕,处理好与这样的亲人的关系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

 

2014年起,武志红开始使用网络流行语“巨婴”来代指指心理滞留在婴儿水平的成年人,并在一次访谈活动中提出:中国的父母都是心理上的巨婴。

 

武志红所表达的对中国传统父母的看法与态度,与心理学中的原生家庭概念十分类似却又更加泛化且激进。

 

这种激进的背后,似乎隐隐的让人感觉到了一种愤怒。

 

而所有的这些愤怒,早在2007年就已经初露端倪。

 

2007年5月,武志红的新作《为何家会伤人》正式出版。

 

再版后的中国式家庭这一章节中,武志红对中国传统家庭的教养方式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在推荐这本书时,编辑如是说道:如何明确家庭关系、家庭责任,认清病态家庭的前因后果,建立健康的家庭心理,本书为娓娓道来,读者称本书为“极具思想性的家庭关系指导书”“内心成长的一本好书,和谐家庭的圣经”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父母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爱与自由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而“爱与自由”,也成为了上帝给武志红最好的礼物。

 

2007年,对武志红来说似乎充满着无限的惊喜.......


下期文章预告:中国心理咨询第一人(二):武志红的爱与自由!


往期文章:

爸妈在线——心理咨询界的一股清流?

有多少心理咨询师跟来访者发生过性关系?

心理咨询师真的是高收入群体?


欢迎关注拉康心理

拉康心理

一个有趣的心理咨询行业信息平台

微信公众号: Lacan-ps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