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西湖大学Alexey Kavokin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题为The Nernst Effect in Corbino Geometry 的研究论文。西湖大学讲席教授Alexey Kavokin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Boris Altshuler为共同通讯作者。
作者的灵感产生于哥伦比亚大学Boris Altshuler教授2019年访问西湖大学期间。短短三周的交流访问,让他们的思维碰出了火花,并完成了基本的理论推理。“接下去的几周,我们完成了所有的推导和计算,只用了纸和笔,这是非常美妙的一件事。”Kavokin说。
两大经典研究的“摩擦起火”
要理解这项研究,我们首先要回到19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柯比诺(Corbino)在一个导电圆盘的内外侧接上两个电极,在垂直圆盘方向加一个磁场;这个外加磁场引发的洛伦兹力产生磁化电流,该电流和圆盘的电导率无关。柯比诺利用不同金属做了一系列测试验证这一结论。后来这种圆盘被称为“柯比诺圆盘”。
人们利用柯比诺圆盘对霍尔效应做了很多深入研究,但用它对最重要的热磁效应——能斯特效应,做的研究却不多。
再来看能斯特效应(图3)。在能斯特效应中,一个沿x方向的温度梯度和一个沿z方向的外加磁场共同作用可以导致一个沿y方向的感应电场。这是由德国科学家能斯特和他导师爱廷豪森(图4)在19世纪发现的。如今,科学家已陆续在石墨烯、准二维高温超导体的赝能隙相、常规超导薄膜中都观察到能斯特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效应?科学家们尝试解释说:能斯特效应中的感生电流由动力学(kinetic)和热力学(thermodynamic)两部分组成;前者与样品电导率、载流子化学势对温度的导数有关,后者只与温度梯度引起的磁化电流有关。对热力学部分的认识起始于1964年,之后由于它对量子霍尔效应和超导体系等研究的重要性而不断被重新讨论,但时至今日都没有确凿的实验证据。
这一次,Kavokin和他的合作者们取得了重要突破。
要检验对能斯特效应的解释正确与否,关键是要找到磁化电流。然而要测量到纯磁化电流,在通常的长方几何结构中根本不可能。Kavokin他们想到了用柯比诺圆盘。
“因为它的结构很特别,外加一个很强的磁场后,柯比诺圆盘中的电流不会在内外侧之间传播,因此我们可以忽略动力学电流,而此时的柯比诺圆盘在温度梯度下会出现明显的磁化电流,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样品中的总电流基本就是磁化电流”,Kavokin说。
他们计算出由磁化电流感应生成的磁场,发现这个磁场会表现出非谐振震荡。“我们比较了一般金属和石墨烯材料,你会发现两者的震荡形式大不相同。我们通过建立模型所预测的磁场行为,以目前的技术已经可以开展实验验证,比如放一个SQUID磁力计到圆盘的中间。”
有助开发新型电子器件和电子材料
进一步借助这层关系,人们可以反过来推测样品载流子的信息,用在二维系统的输运研究中。这对实验人员来说,实在是个好消息!利用二维材料的输运性质,开发新的电子器件和电极材料,或许将构建起一个新的电子世界。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刊,创刊于1914年。它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综合学科文献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四大名刊(Cell,Nature,Science,PNAS)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