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河医学 | 上海市名中医获奖,老中医代有传人
2月23日,第二届“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评审会在京召开,此次评审会评审出“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和“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传承人奖两个奖项。经过专家的评审,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等3人荣获第二届“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上海中医药大学王庆其教授 等8人荣获了第二届“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传承人奖。
王庆其教授还有个重要身份——孟河医学丁氏内科流派裘沛然分支代表性传承人。
裘沛然原名维龙,1931年求学于丁甘仁与丁济万创办的上海中医学院,并在名医丁济万诊所临床实习。1958年应聘进入上海中医学院,历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起任上海中医学院专家委员会主任、终身教授,上海文史馆馆员,是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之一,1995年评为上海市名中医,2008年获上海市医学贡献奖,2009年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
1990年,王庆其教授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为裘沛然学术传承人。为了更好传承裘老学术思想,2005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裘沛然名师工作室,工作室负责人王庆其,成员有王庆其、李孝刚、裘端常、邹纯朴、梁尚华、王少墨、章原、裘世轲。到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裘沛然全国名中医工作室(成员同上)。2011年上海市卫计委批准成立裘沛然名中医工作室(成员同上)。
裘沛然学术传承人王庆其教授,在学术上继承裘沛然的学术理念,认为“天人合一”“形神一体”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提倡“从文化解读经典,从经典理解文化”“经典需要临床,临床需要经典”“健康的本质是和谐”;临床上主张“顽病不妨治风”“中医临床的特色是调理,治疗的根本大法是‘调其不调,和其不和”,崇尚“治脾胃安五脏,治五脏调脾胃”“心身同治脾胃病”,积极弘扬导师裘沛然“大方复治,反激逆从”治疗疑难病的学术观点。
为了传承王庆其教授学术经验,2005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王庆其名师研究室,研究室负责人陈晓,成员有陈晓、李兆健、邹纯朴、王少墨、陈正、薛辉等; 2011年上海市卫计委批准成立王庆其名中医工作室,工作室负责人王秀薇,成员有王秀薇、王少墨、柳涛、戴彦成、姚怡等。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王庆其全国名中医工作室(成员同上)。
丁氏内科流派裘沛然分支传承脉络图如下:
▲图源自《海派中医流派传略图录》
小编
的话
为了更好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和中医经典,在内经教研室与龙华医院脾胃病科合作下,王庆其教授在医院开展了经典教学查房的中医传承方式,培养青年教师及临床人才, 同时让 中医经典 学习更加密切联系临床。本期重磅推出《功能性腹痛教学查房实录》以飨读者,了解王庆其教授及其团队为传承中医药知识技能所做的努力,学习如何将经典应用到临床。
下面干货来袭,带好小本本,做好笔记。
功能性腹痛教学查房实录
王庆其, 整理: 柳涛,费晓燕,王秀薇,王少墨,陈正,王丽慧,薛辉,唐志鹏,邹纯朴
【经典提要】
《素问·八正神明论》: “扪其所痛,索之于经。”
《灵枢·寿夭刚柔》: “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
《丹溪心法·六郁》: “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医学发明·泄可去闭》: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灵枢·师传》: “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
【病史概要】
邓某,女,38 岁。入院日期: 2015 年4 月13 日。患者因“反复右下腹胀痛6 年余,加重1 年”拟诊肠功能紊乱收住入院。
患者 6 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持续右下腹胀痛( 与进食无关) ,大便、矢气后无明显缓解,症情时有反复,疼痛尚可忍受,未予重视,故未行诊治。近1 年来,患者自觉胀痛加重,小腹胀,早餐后即欲大便,便后小腹胀可缓解,但右下腹胀痛( 攻窜作痛) 不减轻; 心情不佳时,两胁肋及乳房胀痛,上腹及胸骨后憋闷疼痛,时有堵塞感,进食后常加重。2014 年4 月在当地某医院检查肠镜示: 未见异常; 胃镜示: 胃窦黏膜糜烂,HP( + + ) ;腹部增强CT 示: 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先后辗转多家医院就诊,长期服用中西药治疗,症情时轻时重,无根本改善,今为求进一步诊治而入院。
患者此次发病以来,无夜间痛醒,无恶心呕吐,无恶寒发热,无腹泻及黏液脓血便,无便秘,无腹部肿块,无嗳气、泛酸、烧心,无明显体质量减轻。
刻下: 面色欠华,语声如常,气息平; 正常形体,动作灵敏; 右下腹胀痛,自觉按压后有牵拉感,排便后无缓解; 时有胸骨后憋闷疼痛,乳房胀痛,与情绪有关; 自觉乏力,畏寒,口干口苦,性情急躁; 时有脑鸣,两足跟痛,夜寐梦扰,左侧面部及耳后麻木; 二便、胃纳可,无异常气味,无呃逆,无嗳气; 舌偏红、苔薄白,脉弦细。
专科体检: 腹平软,右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余腹无压痛; 肝脾肋下未及,未及明显包块,移动性浊音( - ) ; 肠鸣音4 次/min。
既往史: 否认其他内科慢性病史及传染病史; 已婚未育,有流产史,后一直未孕; 否认有家族性遗传疾病史。
中医诊断: 腹痛( 肝郁脾虚证) ;
西医诊断: 功能性腹痛,慢性胃炎。
【处方用药】
患者年近不惑,膝下无子,又久治不愈,问之落泪,情绪之抑郁可知,肝郁无疑; 久病腹胀痛,饮食少,思虑盛,脾虚明矣,肝郁而脾虚。根据上述病机分析,治疗宜疏肝解郁、理气健脾,兼补气血、安心神。同时给予心理安慰,释疑解惑。
处方: 柴胡12 g,白芍15 g,当归12 g,白术12 g,茯苓30 g,茯神30 g,甘草6 g,薄荷6 g,生姜3 g,焦栀子12 g,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郁金12 g,酸枣仁15 g,远志9 g。7 剂。每日1 剂,水煎,早晚饭后温服。
按:方中柴胡、郁金疏肝解郁; 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补益肝血以助肝用,更能缓急止痛; 白术、茯苓、茯神益气健脾,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茯神兼有安神之功; 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虽为佐使之品,却有襄赞之功; 生姜和中止呕; 薄荷少许,既助柴胡以疏肝郁,又可并制姜之热; 焦栀子清热除烦; 生龙骨、生牡蛎重镇潜阳,对肝郁化火者尤宜; 酸枣仁养心益肝,与远志相伍,安定心神。全方肝脾并治、心神同调,期能奏功。
【教学查房】
功能性胃肠病是指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而无法用形态学或生化异常解释的一组综合征。本病属于由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胃肠感知动力障碍性疾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典型的心身疾病; 部分患者病情迁延反复,甚至成为难治性疾病。现根据中医文献及个人的临床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些 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体会和思路。
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中医学认为,痛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因感受外邪、气滞、血瘀、痰凝,或食积、虫积、结石等阻滞脏腑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即“不通则痛”; 虚证多因阳气亏虚,精血不足,脏腑、经络失却濡养,“不荣则痛”。我认为,对于胸腹部疼痛的辨治,应首分部位,次求病因,再审病机,乃定治疗。
中医学对腹部的分区有胁肋、心下( 胃脘) 、脐腹、少腹、小腹之别,其中的“小腹”是指脐腹下部,“少腹”是指脐腹下两侧部位。李中梓认为腹痛在肚脐以上者属太阴、脐周者为少阴、脐下少腹者为厥阴,其著《医宗必读·卷八》载: “腹痛分为三部,脐以上痛者为太阴脾,当脐而痛者为少阴肾,少腹痛者为厥阴肝及冲、任、大小肠。”《医学入门·腹痛》认为: “大腹痛多食积外邪; 脐腹痛多积热痰火; 小腹痛多瘀血及痰与溺涩; 脐下卒大痛,人中黑者,中恶客忤,不治。”高士栻《医学真传》云: “大腹痛属脾胃虚寒,腹内外急痛为脉络不通所致,脐旁痛为寒凝经脉所致,脐中痛有虚实之分,脐下痛有寒热之分,少腹痛为肝气滞。”
从诸家所论可见,不同部位的腹痛,其脏腑、经络、气血病变的病机存在差异。所以,临床辨治腹痛应首先根据疼痛的部位( 特别是首发疼痛的部位) ,判断其所在脏腑、经络、气血; 然后依据不同部位痛证的辨证规律,结合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痛证的辨治原则。
对于病因,中医学有其独特的认识,除从病史中追溯外,主要从临床症状、舌象、脉象中推求病因,即所谓“审证求因”。一般而言,新病疼痛,痛势剧烈,持续不解,痛而拒按,属实证,多因感受外邪而发; 久病疼痛,痛势较轻,时痛时止,痛而喜按,属虚证,多由内伤引起。痛而喜温,遇寒痛甚,多为寒证; 痛而喜凉,遇热痛甚,多为热证; 重着酸痛多为寒邪。气滞多胀痛,甚至攻窜作痛; 血瘀多刺痛,部位固定,夜间尤甚; 痰食多结痛; 时痛时止多为虫积; 绵绵隐痛多属虚证。
正如张介宾《景岳全书·诸卒痛》所述: “凡痛而胀闭者多实,不胀不闭者多虚; 痛而拒按者为实,可按者为虚; 喜寒者多实,爱热者多虚; 饱而甚者多实,饥而甚者多虚; 脉实气粗者多实,脉虚气少者多虚; 新病壮年者多实,愈攻愈剧者多虚; 痛在经者,脉多弦大,痛在脏者,脉多沉微。必兼脉证而察之,则虚实自有明辨。”
对于腹痛之病机,应根据临床表现的特点加以详辨。一般而言,胁痛( 胁下痛) 大抵有邪入少阳、肝气郁滞、瘀血阻络、肝胆湿热、痰饮阻络之分; 胃脘痛( 心腹痛) 有饮食积滞、肝胃气郁、寒邪犯胃、脾胃虚寒、瘀阻胃络之别; 脐腹痛多属寒凝冷积、饮食积滞、阳明热结、湿热蕴结、蛔虫内扰等; 小腹痛多为膀胱湿热、肾虚寒凝,或膀胱为砂石、瘀血阻滞等; 少腹痛则多由寒滞肝脉、肝气郁滞、肠道湿阻等所致。
李东垣认为中脘痛属太阴,可用理中汤、加味小建中汤; 脐腹痛属少阴,宜用四逆汤、姜附汤或五积散加吴茱萸; 少腹痛属厥阴,当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 杂证腹痛可参以脉症,以四物苦楝汤或芍药甘草汤等为主方加减。其在《医学发明·本草十剂》中归纳前人所论,明确提出“痛则不通”的理论,治疗时倡导“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其论对后世临床影响很大。
朱丹溪倡导“百病生于郁”,提出了“诸痛不可补气”( 《丹溪心法·心脾痛》)的观点。但张介宾指出: “丹溪曰‘诸痛不可补气’,此惟邪实气滞者当避之,而曰诸痛皆然则谬矣,不可执以为辞也。”我认为对于邪实气滞而痛者固不宜补( 愈补而愈滞) ,但临床确属虚证的疼痛,仍必须果断采用补法来治疗。
▲芍药
芍药可缓急止痛,芍药甘草汤是治疗腹痛的常用方剂,我在临床常用此方,取效较好。但需要注意的是,芍药并非腹痛或疼痛专用药物,其性偏凉,兼有酸涩之性,对于虚寒腹痛者不宜使用。《医学正传·医学或问》载: “白芍药为凉血益血之剂,若血虚腹痛者,岂可缺欤; 然形瘦气弱、禀赋素虚寒者,服之恐伐发生之气,以其气味之酸寒也。药性能毒,未易悉举,学者宜究本草之详,不可妄施以杀人也。”
腹痛多伴有腹胀,若患者仅自觉有胀感而外无胀急之形,当与“满”之外形鼓起相区分。胀有虚、实之分,有外感、内伤之别。有邪有滞者为实,无物无滞者为虚; 按之痛者为实,不痛者为虚; 外感以寒、热、湿多见,内伤又分脾虚腹胀、肝气腹胀、食积腹胀、虫积腹胀、痰饮腹胀、瘀血腹胀等。
胃肠是情绪变化的晴雨表,胃肠道是机体唯一一个由中枢神经、肠神经、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在不同层次将胃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起来的“神经-内分泌网络”,称为“脑-肠轴”。机体通过脑-肠轴之间的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双向环路进行的胃肠功能调节,称为“脑-肠互动”。情绪深刻影响着胃肠道和胃肠病,并成为胃肠病迁延反复的重要原因。《内经》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认识,但临床上“卧不安则胃不和”的现象也十分常见。我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经过较长时间治疗没有好转的胃肠病患者,大多伴有焦虑和( 或)抑郁,如果不解决焦虑、抑郁问题,治疗难以应手。
抑郁是指持续的心境低落、思维迟钝、意志减退和认知功能损害;而焦虑是一种内心的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的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我认为,抑郁者多表情淡漠、沉默不语,不愿与人交流沟通,偏于阴证,为情志怫郁,气机郁滞,不得舒展,治疗应以温阳开郁为主; 焦虑者多躁动,坐立不安,偏于阳证,属于肝郁化火,火扰心神,心神不宁,治疗当以清肝泻火或滋阴泻火为要。清代何汝夔《伤寒原旨·太阳》认为: “阴不交阳则阳亢,阳不交阴则阴凝。”前者是焦虑的主要病机,后者是抑郁的主要病机。
我临床治疗心身疾病喜用仲景方加减,对情绪抑郁之肝气郁滞者,用小柴胡汤、四逆散; 心脾两虚者,用小建中汤、甘麦大枣汤。对于情绪焦虑之气郁阳亢者,用柴胡龙骨牡蛎汤; 阴虚火旺者,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 心肺阴虚者,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 气郁化火者,用栀子厚朴汤。有时采用自拟方“知柏逍遥散”( 即逍遥散加知母、黄柏) 加减,常能获效。
功能性胃肠病是典型的心身疾患,其发生与患者的体质、气质因素及情志受伤因素密切相关。在诊断“功能性胃肠病”之前,必须经过各种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否则容易误诊。另外所谓“心身疾病”,其发生发展始终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中医有“因郁致病”及“因病致郁”之分,临床应该仔细辨析。我们在临床比较常见的是患者确有胃肠病的病理检查证据,但同时又伴有心理问题,病情错综复杂。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心理治疗亦必不可少。《灵枢·师传》有云: “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我的体会是,治疗胃肠病,不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是难以取效十全的。
END
更多“王庆其教授查房实录”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敬请关注2015年《上海中医药杂志》“经典查房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