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让中医经典“活”在当下

吴庆晏 上海中医药 2021-10-27


专家介绍



王庆其,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教学名师、 博士生导师、 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市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导师, 国医大师裘沛然的学术传承人。主要研究方向:《黄帝内经》文化及临床应用研究;中医药治疗脾胃病临床研究。从事中医内科(脾胃病等)临床工作50 余年,从事黄帝内经教学研究 40 年,承担国家科技部 “十五” 攻关支课题及“十一五”支撑计划支课题等,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二、三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 上海中医药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科技著作奖,上海市优秀本科教材一等奖, 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二届岐黄中医药发展传承人奖等。发表学术论文250 余篇,主编(副主编)学术著作 50 余部。培养硕士、 博士、 博士后 40 人, 学术传承人 10 余人。

在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前夕, 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 并要求要挖掘和传承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精髓, 加强典籍研究利用。中医经典在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中被赋予重要地位。当前,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医经典、怎样理解传承精华与中医经典教育的关系、中医经典教育是否可以成为破解中医药发展守正创新瓶颈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对上海市名中医、 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王庆其进行了专题采访,王庆其教授认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应该让中医经典“活”在当下。


01

充分认识中医经典“活”的智慧


从《内经》问世到现在,时间跨度 2000 余年,医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人文环境和人类疾病谱等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以《内经》为代表的中医经典历久弥新,在中医理论发展和临床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 在今天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另一方面,中医经典某些弱化倾向的现象不可否认,学科建设存在诸多不足等问题, 成为中医界令人深思的话题。对此,王庆其教授引经据典指出,所谓经典,就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经久不衰之作,是具有重大原创性、奠基性、典范性和权威性的作品。谈到中医学经典的范畴,王教授认为,中医学“四大经典”应是指:《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经典,《伤寒论》 是治疗外感疾病的经典,《金匮要略》 是治疗杂病的经典,《神农本草经》是中药学经典。“四大经典”代表了中医学理论、临床、药物的学术体系,奠定于东汉以前。此后中医临床各科逐渐发展并产生了各学科的重要典籍, 皆是中医学伟大宝库中的宝库。


那么,中医的经典是否就是“老古董”,是否已经过时了呢?王庆其教授认为,中医经典尤其是“四大经典”所揭示的生命运行原理及其防病治病原理和法则, 深刻反映了古人对生命活动科学规律的认识。虽然历史已经推演了 2000 余年, 自汉代以后,中医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主要集中在临床学科的发展, 经典所奠定的核心理念则长期发挥着作用,并且代有发展,不断修正和丰富人们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 拓展和提升防病治病的理论和手段, 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实践精神, 指导着今天的中医学发展, 具有鲜活的时代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当然,同任何领域和学科的经典一样,中医经典同样具有历史局限性, 中医经典不可能回答和解决当下医学中的所有难 题。“我们学习经典的目的是借鉴古人的智慧和认知思维方式, 从经典来激活今人的智慧。所以王教授提醒当代中医学人:“读经典、做临床需要智慧,所谓‘读古人之书,不得死于句下’, 对经典要有敬仰之心,学经典要站在古代先哲的肩上, 用经典要有‘爱吾师更胜吾师’的勇气和追求。




02

切实激发中医经典的“活力”


王教授认为, 我们常常讲要保持中医特色,其实所谓中医特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特色也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经典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要让它“活”起来,才能显示其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那么, 当前应如何激发中医经典的活力,让中医经典“活”在当下?对此,王庆其教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要用经典激活临床, 让临床成果回归理论。“中医学经典是先人临床医疗经验的结晶, 所以离开临床实践就无法解析经典的隐奥和是非曲直, 立足临床实践是研读中医经典的最高境界。”


王教授认为,当前倡导的“读经典,做临床”的主要目的是用中医经典“激活”临床的思维,旨在提高临床疗效,通过长期的临床经验的积累,经过提炼升华,旨在拓展经典理论创新, 推动中医学术的发展。中医经典有其历史局限性和不足,需要今人根据科学发展的现状, 以更高的视野和智慧在继承中发展和创新, 激发临床思路,做到圆机活法,提高临床疗效;另一方面, 应该把我们今天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成果回归和丰富经典理论, 从而推动中医学术向前发展。二是要借鉴经典思路指导科研实践, 并用现代科研成果进一步拓展经典中医经典所揭示的生命活动原理及其防病治病的法则反映了人类生命活动某些规律, 但有些规律仅仅反映出古人在当时环境和条件下的认识,属于科学研究中“预示”、“假说”的范畴,今天的科学研究,就是要运用经典理论开掘科研思路, 通过现代科研手段论证经典理论中的“预示”和“假说”,把“预示”变为“揭示”,把“假说”变为“真说”,从而拓展经典,推动理论创新。三是从文化演绎经典,从理论弘扬文化


王庆其教授认为, 中华文化是 “道”, 医学是“术”。“道无术不行,术无道不久”,所以中医学具有“道术相合”的特质,医学与文化相辅相成,浑融一体。以经典为例,《黄帝内经》 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医疗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内经》 所反映的医学理论和医学实践孕育于作为母体的传统文化, 医学的理论与实践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 又把文化的抽象演绎为具象, 把文化的无形体现为有形, 把文化理念内化为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从而让医学的大树根深叶茂,让文化的大厦牢固耸立。所以,从文化演绎经典,从经典的理论弘扬文化,通过弘扬中医药文化来激活中医独特认识思维方式,从而弘扬中医特色,这对让中医经典“活”在当下具有重要意义。


03

大力强化院校教育中的中医经典教育 


经典教育与学术传承相表里,彼此密不可分。中医治学历来强调渊源有自、师出有门、传承有序,这是中医师承教育的特点。新中国成立 70年来,中医教育的主要模式是院校教育,经典教育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勿用讳言,也存在着某些薄弱环节,如中医经典课程课时偏少、经典教学与临床实践存在着某些脱节现象、中医经典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比较薄弱、科研投支力度不够等,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中医经典学科发展、 困扰中医经典“活”在当下的现实问题。


王庆其教授曾经先后师承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方药中教授、国医大师裘沛然教授等,说到中医经典课程课时偏少的问题,王教授谈道:“我在跟随方药中、任应秋等教授学习时,中医经典课程的内容之多、 学时之长,都是今天所不可比拟的”;“中医经典教学不仅仅是背诵一些经文,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研究、实践、反思、感悟,深刻理解其学术理念,逐渐形成深入骨髓的认知思维方式”





如何提高中医经典教学的水平?从事经典教学的青年教师除了不断提高对经典的学习和钻研之外,应该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修炼,传统文化是中医经典的“根”和“魂”,没有“根”就不可能枝繁叶茂,失去“魂”就可能剑走偏锋。中医经典是古人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历代名医大家凡能发经典之余绪者,无不都是临床家,故教学经典者必熟谙临床并多建树另外,还要加强与经典有关的多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才能拓宽视野、丰富内涵。
当前,中医经典学科建设发展迟缓,也是“瓶颈”之一,重要原因是找不到科学研究的突破口。王教授介绍道,为研判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抓住科技创新突破口、前瞻谋划和布局前沿科技领域与方向,推进我国世界科技强国建设,2018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征集“2019 重大前沿科学问题与工程技术难题”,中华中医药学会负责中医药领域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的征集工作,共计征集问题和难题37项,最终遴选出3项重大科学问题和3项工程技术难题,包括中医药原创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阐释、中医药对生命本质和疾病发生发展的调控和中药复杂体系作用模式解析这 3 项前沿科学问题以及提高中医药核心竞争力的临床疗效评价创新方法与技术、高品质中药生产关键技术和中药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这 3 项工程技术难题。这3项问题和3项难题,理论研究在其中占有很大比重,而理论主要来源于经典,如何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手段突破古代经典中原创理论,成为摆在中医界的一项重大课题中华中医药学会凝练总结的这3项问题和3项难题是一种很好的探索,为探求中医理论突破树立了鲜明导向。目前的中医理论研究,存在着研究方向多、定位不准、究力量分散且重视程度不够等诸多问题, 导致中医经典学科建设迟迟找不到发展的突破口,影响了中医理论尤其是原创理论的突破与发展这是制约中医经典“活”在当下的又一瓶颈问题,王教授强调。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时代课题。那么,结合“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蕴含的时代含义,如何做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对此,王庆其体会:“中医经典是中医学术深邃的凝练和总结,是‘精华’,继承精华离不开对中医经典的继承。创新的基础是‘守正’,‘守正’就是遵循中医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从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来说,没有传承,创新就失去根基;没有创新,传承就失去未来。探中医经典之秘,求中医经典之长,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科学研究与理论突破相统一,以‘术’弘‘道’,以‘道’驭‘术’,中医经典教育就一定可以成为破解中医药发展守正创新瓶颈问题的有效突破口,中医经典就一定可以‘活’在当下,彰显出其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往期精彩回顾▼上海市名中医获奖,老中医代有传人
《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出版
 

新媒体编辑 | 杏仁  图片|网络   校对 | 庆晏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