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几何? | 教授观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增长奇迹”,其中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是其重要原因之一。作为最具能动性的生产要素,劳动力的优化配置、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和城乡之间的优化配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可忽视。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农业部门劳动力占比从1978年的70.5%降至2015年的28.3%,年均降速0.7%,表明农村劳动力快速向城市和非农部门转移,并在中国独特的户籍制度下,形成数以亿计的庞大农民工群体。那么,如此大规模的劳动力城乡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如何?或者说,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到底有多大?
中国农村劳动力省际转移的时空特征(1978~2015年)
1978~2015年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化,中国非农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呈上升趋势(图1)。
图1 1978-201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量时间演变趋势
在大国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省际转移表现出整体上向“胡焕庸线”东部集聚、局部地区呈“核心-边缘”结构、省际转入转出不均衡等显著特征(图2,图3)。
图2 农村劳动力省际转入转出比例分布
图3 农村劳动力省际转移网络图
中国农村劳动力省际转移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978~2015年间,劳动力对社会总产出的贡献率达31.46%,表明劳动力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充分利用中国在劳动力资源禀赋上的比较优势,是中国实现快速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之一。其次,劳动力对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的产出贡献率分别为31.47%和30.73%,表明农业对劳动力的依赖性更强。在规模经营没有完全实现的情况下,基于家庭经营的小农经济依旧是中国农业的重要特征,其对劳动力的依赖性更强。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非农业部门产出贡献率和社会总产出贡献率分别为11.64%和10.21%。劳动力转移使其自身生产率提高4.4887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93%,其中贡献率主要来源于线东地区(11.74%);转入地劳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16.11%),平衡地次之,转出地最低。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方面,市场化的推进促进了城乡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入非农部门就业主要从事“脏而重”的工种,且和市民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具有历史性和独特性。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机理,是劳动力资源在产业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的优化配置,一方面由于产业效率差异带来产出差额从而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即增长效应;另一方面由于聚集效应和干中学等学习效应导致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提升,带来劳动者生产效率提升从而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即效率效应。
By:程名望 、贾晓佳、俞 宁
教授观点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