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早餐馆 · 11月1日 周三@北非最长隧道被中国公司打通了······

2017-11-01 国内外前沿+情报 科技早餐馆

今日大参考北非最长隧道被中国公司打通了


阿尔及利亚北方干线铁路上重要工程——甘塔斯隧道正式贯通。这条北非最长的隧道,因为复杂的地质条件,中国铁建花了近7年时间攻克了这个难关。

隧道贯通对于阿尔及利亚北方干线铁路沿线多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巨大作用,可以称隧道贯通的光明为“未来之光”。专家认为,甘塔斯隧道的示范意义在于,中国公司完全可以适应欧标体系的要求,在严格的欧标体系下生存、发展,也同时告诉世界,中国是有能力参与复杂工程的设计,并不只是简单的施工。

新聚焦1、大批成果问世 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体系加快成型


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天宫、天眼、蛟龙、大飞机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为使我国顺利完成2020年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目标,专家建议,要完善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围绕激发人的积极性开展工作,为科研人员创造公平、公正、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生态系统。


2、中国研制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 预计2020年首飞


廉价、便捷地往返天地,一直是航天技术发展的目标。我国研制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并计划于2020年前后首飞。其最终目标不仅能将单位有效载荷的运输成本降低至现有一次性运载火箭的十分之一,还能大幅缩短发射准备时间,有望像飞机一样实现航班化的天地往返运输。

3、中国4位科学家获2017年度“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


“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揭晓。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辛金元博士、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付广裕博士、山东大学陈耀博士、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陆其峰博士分别获得大气物理、地球物理、空间物理、空间探测领域赵九章科学奖。
4、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将成中小学必修课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将成为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自小学1年级至高中3年级全面实施。
5、11月1日起停售硫含量大于10ppm普通柴油


近日,发改委、环保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公告称,为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改善空气质量,2017年11月1日起,全国全面供应硫含量不大于10ppm的普通柴油,同时停止销售硫含量大于10ppm的普通柴油。
最新成果1、全球首款大型民用货运无人机演示飞行成功

全球首款大型民用货运无人机AT200首次公开演示飞行成功,标志着全球首款吨位级民用货运无人机面世。而此次研发的AT200最大起飞重量3.4吨、载荷1.5吨,货仓容积达到10立方米。

2、无需联网 地铁刷码过闸

上海地铁自主研发的手机“刷码过闸”,无需联网也可实现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快速通行的功能。第一阶段从10月30日起在上海磁浮线率先试运行,预计在2018年初“刷码过闸”覆盖上海地铁全网络。

3、好消息!华中地区首个量子通信城域网启动运营

武汉市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网运营服务正式启动,这是华中地区首个量子通信城域网。至此,武汉市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网项目一期建设完毕,标志着武汉市正式进入量子通信时代,成为我国量子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4、我国第一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投入使用

我国第一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建成并投入使用。可进行远洋深海鱼类生物采样和浮游生物采样、定点或走航式海洋环境参数连续探测、海面常规气象连续探测、海底地形地貌探测,实现调查考察数据系统记录分析和数据集成。
5、全球首个活人脑细胞数据库公布

全球首个活人大脑细胞数据库公布,该数据库信息可公开获取。在人类理解大脑的道路上,这一成就为科学家提供了深入探究人脑的重要资源,同时以前所未有的独特性,帮助医学界确定健康与患病大脑之间的不同。
最新触角

1、继无人驾驶地铁后 中国正试验验证无人驾驶高铁


目前中国高铁已经走到世界先进水平,作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复兴号”,就有84%的重要标准是中国标准。专家透露,下一步中国高铁或将实现的就是无人驾驶。

2、新型“纳米胶囊”衣服让人类冬暖夏凉

葡萄牙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可永久附着在衣物上的纳米胶囊,随着人体温度的变化,胶囊会随之吸热融化或放热凝固,从而平衡人体温度,未来更可能会应用于治疗皮肤病。
3、世界最大飞行器将成“空中游轮” 可连续飞行5天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空飞行器将被打造成一艘“空中游轮”。它的飞行高度可达到1.6万英尺,时速可达93英里,可以最多连续飞行5天。旅行公司称,它可以将客人带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机上的落地窗可以让游客饱览世界各地的奇观。

新数据
融资约5.4亿美元 搜狗将于11月8日登陆纽交所


搜狗公司将于11月8日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融资大约5.4亿美元。数据显示,搜狗第三季度总营收为2.573亿美元,同比增长55.1%;净利润为3100万美元,同比增长54.2%。

新创投
中国科技企业新角色 技术支持东南亚数字经济发展

阿里云宣布其马来西亚大区正式面向全球开放服务,这是首家在该国提供云计算人工智能服务的国际云服务商。新开放服务的马来西亚大区,将为当地经济发展以及实现eWTP扶持中小企业的愿景提供云计算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同时为中国企业规模化出海提供基础设施平台和技术引擎。
新视野丨“隐私面单”
快递“隐私面单”值得点赞


今年以来,国内多家知名快递企业陆续推出隐藏寄收件人全名、部分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的“隐私面单”。收送件时,快递员需要通过扫描,才能获得完整配送信息。这有助于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值得点赞。

新视野丨观点
时评:机器人成“公民”,首先应该谈责任

机器人索菲亚前两天被沙特授予公民身份,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公民”的出现让大家对人工智能未来的成就充满期待,但是公民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做一个公民,首先得有公民意识,得遵守法律、社会秩序,要不然必然会引起社会反对。不管索菲亚能否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人”,研究人形机器人的科学家和那些拥有机器人的人都得明白这个道理。
科学名言录
陈骏
原始创新需要知识的融合,需要打破原有学科界限。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原始创新,则需要产学政研的通力合作。

编辑:孙逸   王鹏   

 上月回放


国内首个零售企业定制“中欧班列”发车

当“网络直播”遇上“传统民间艺术”

“雪龙探极”2017年创多项第一 我国向极地强国坚实迈进

衣食住行一键解决 消费体验不断刷新 全民消费开启在线生活

共享快递盒“双11”启用 一年可省下46个“小兴安岭”

国内最大机器人产业基地启用 2020年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美元

打破技术垄断,“华龙一号”将安装自主“核电之肺”

十九大代表点赞网上展馆:祖国成就一“幕”了然,太棒了

中国科技创新的今天与明天

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2%,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驶向科技强国的光辉彼岸

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建成一项又一项令全世界肃然起敬的国之重器

1149.02公斤!袁隆平团队“超级杂交稻”创世界水稻单产纪录

中国这五年,走向世界的十大工程

“工业4.0示范线”正式亮相,佛山机器人学院助推技术升级

名副其实的“奥运专列”!京张“冬奥高铁”将比“复兴号”更智能

阿里巴巴成立“达摩院” 引入顶尖科学家3年研发投入将超千亿

“步态识别”技术:不看脸 50米内人群中认出你

世界核电迎来“中国芯” 高温气冷堆受到国际关注

又一大国重器!中国“深海勇士”在南海海试成功

“中国浪潮来了!”——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68岁生日



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