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早餐馆 · 11月18日 周六@加强“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 共建三大蓝色经济通道······

2017-11-18 国内外前沿+情报 科技早餐馆

今日大参考加强“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 共建三大蓝色经济通道


《“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发布,这将进一步与沿线国加强战略对接与共同行动,推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蓝色伙伴关系,共同建设三大蓝色经济通道。

根据《设想》,“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以中国沿海经济带为支撑,密切与沿线国的合作,连接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经南海向西进入印度洋,衔接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共同建设中国—印度洋—非洲—地中海蓝色经济通道;经南海向南进入太平洋,共建中国—大洋洲—南太平洋蓝色经济通道;积极推动共建经北冰洋连接欧洲的蓝色经济通道。

新聚焦1、“航天智慧”为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添活力
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马路不再像拉链、城市告别逢雨“看海”……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重在解决环境污染、城市拥堵内涝、雾霾扬沙等问题,而借助航天系统工程的“航天智慧”,将为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添加活力,让市民进入更加“智慧、绿色、共享”的智慧城市生活。
2、第十九届高交会今日开幕 汇聚全球科技发展新动能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开幕。作为目前为止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类展会,今年高交会吸引了30个国家和地区约3000家展商,其中国外参展商创历届新高。
3、机器人助力邮政快递分拣
近日,位于武汉东西湖的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华中(武汉)陆运中心启用80个大件机器人、240个小件机器人分拣邮件。据介绍,这些机器人不仅可以自动规划最优路线,将邮件准确的放入相应的格口,还会感应避让障碍物,自动归队取邮件,没电的时候还会自己找充电桩充电。
4、北京获评年度世界最佳科技城市
北京的科技创新地位再次受到全球同行“点赞”。日前,商业资源公司Expert Market公布了年度世界顶级科技中心城市排行榜,北京一举超过去年榜单冠军柏林,成为排名第一的科技创新城市。
最新成果1、万向美国子公司申请一电池专利:充电1分钟,续航800公里
万向旗下电动车制造商菲斯科(Fisker)正申请一款固态电池专利,可使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提高至500英里(约805公里),充电时间缩短至1分钟。该公司计划在2023年前将该电池商业化应用。
2、"太湖之光"再创纪录 蝉联"超算应用领域诺贝尔奖"
在美国丹佛全球超算大会“SC17”上,基于我国“神威·太湖之光”系统的“非线性大地震模拟”应用获得“戈登·贝尔奖”,实现了我国高性能计算应用在此项大奖上的蝉联。之前,“神威·太湖之光”超算系统连续第四次成为全国最快超算。
3、“科学”号首次获取近海到西太平洋微塑料样品
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圆满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7年西太平洋开放共享航次”项目科考任务,返回青岛母港。本航次中,科考队员首次获得了我国近海到西太平洋的微塑料样品。
4、合肥工业大学“情感机器人”发布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发布其研制的情感机器人“思思”和“想想”,情感机器人初步具备人机对话、多种面部表情、多模态情感识别与合成、姿态同步互动等功能。
最新触角1、VR教育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
据报道,美国基础教育已开始全面推行VR/AR虚拟现实教育计划,学生只需要一台智能手机,就能实现沉浸式教育。多所院校已经开始搭建虚拟现实实验室。费城的一些学区已经在进行高端虚拟现实系统的相关投资,利用科技可以让学生们在虚拟环境中与模拟物体进行交互。
2、阿联酋宣布“太空农业计划”:或在火星种草莓
阿联酋近日公布了其在火星上种植棕榈树和草莓的计划,并宣布预计在2020年,把一架太空监测器送上火星。专家表示,火星表面的土壤与沙漠很相似,而阿联酋是沙漠国家,这表明在阿联酋可以生长的植物也有可能在火星生长。
3、美学者发现史上最大冰山!厚度超190米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专家发现,一座重量达到一万亿吨的大型冰山脱离了冰川。这座超大型冰山仅水面上的高度就达到了30米,即使中等大小的船只撞上这一冰山的一小部分,船也会沉没。学者们指出,这一冰山是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型的冰山。
新数据

“复兴号”高速动车组新增4条线28个站


据上海铁路局消息,11月20日起,铁路部门扩大长三角地区“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开行范围,在京沪高速、沪宁高速、宁安客专、宁蓉线已开行的基础上,新增加在沪昆高速、宁杭高速、金温线、杭深线4条线路运行,这也将是“复兴号”首次在浙江省境内运营。

新创投又有大动作!腾讯或将斥资1.5亿美元投资猫眼
据路透社消息,腾讯投资了一家中国电影票务公司猫眼1.5亿美元,这家公司是由猫眼与腾讯系的微影合并而成的。
周末看专题丨“硬科技”什么是“硬科技”?
简单说,就是以航空航天、光电芯片、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是对民族复兴、对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程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关键性技术。
2、“硬科技”是国家间硬实力竞逐的决胜之地
“硬科技”转化为科技产业,以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可以带动科技、资本和产业的集聚。专家认为,“硬科技”不仅关乎经济发展,还成为考核世界各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纵观世界格局变迁,“硬科技”是国家间硬实力竞逐的决胜之地。
3、发展“硬科技”是一项系统工程
发展“硬科技”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前瞻布局,需要制度创新。要夯实发展平台和基础条件,形成“硬科技”生态体系;要完善“硬科技”发展政策、优化环境,为科研人员减少羁绊束缚;还要加快“硬科技”的转化和应用,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4、“硬科技”成就美好新生活
“硬科技”已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被广泛应用于日常家居、医疗、购物、出行。只用两秒就能准确扫描出身上的违禁物品的三维成像安检仪,利用肌肉电流信号驱动和手势操控的玩具臂环,仅需十几元就可在纸上打印出发光柔性电路的打印机,可用于环境监测、森林防火的大疆无人机……

编辑:孙逸   王鹏   


 上月回放


国内首个零售企业定制"中欧班列"发车

当"网络直播"遇上"传统民间艺术"

"雪龙探极"2017年创多项第一 我国向极地强国坚实迈进         

衣食住行一键解决 消费体验不断刷新 全民消费开启在线生活         

共享快递盒"双11"启用 一年可省下46个"小兴安岭"         

国内最大机器人产业基地启用 2020年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美元         

打破技术垄断,"华龙一号"将安装自主"核电之肺"         

十九大代表点赞网上展馆:祖国成就一"幕"了然,太棒了         

中国科技创新的今天与明天         

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2%,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驶向科技强国的光辉彼岸         

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建成一项又一项令全世界肃然起敬的国之重器         

1149.02公斤!袁隆平团队"超级杂交稻"创世界水稻单产纪录         

中国这五年,走向世界的十大工程         

"工业4.0示范线"正式亮相,佛山机器人学院助推技术升级         

名副其实的"奥运专列"!京张"冬奥高铁"将比"复兴号"更智能         

阿里巴巴成立"达摩院" 引入顶尖科学家3年研发投入将超千亿         

"步态识别"技术:不看脸 50米内人群中认出你         

世界核电迎来"中国芯" 高温气冷堆受到国际关注         

又一大国重器!中国"深海勇士"在南海海试成功         

"中国浪潮来了!"——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68岁生日             


                    


                            

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