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早餐馆 · 11月20日 周一@坚持陆海统筹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中国“海工三杰”惊艳世界······

2017-11-20 国内外前沿+情报 科技早餐馆

今日大参考坚持陆海统筹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中国“海工三杰”惊艳世界


“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这是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一项伟大目标和重大历史任务。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不仅要在全社会大力建设海洋文化,增强全民海洋意识,而且要着力推进海洋科学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海洋工程创新能力,在探索、认识海洋,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等方面提升综合实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海洋工程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堪称中国“海工三杰”的“蓝鲸二号”“天鲲号”“振华30号”闪亮登场,把中国海洋装备推向国际先进水平,不仅让国人深感自豪和骄傲,更让世界惊艳不已。

新聚焦1、科技重构商业模式 金融业拥抱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概念对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在内的金融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今是信息创造价值的时代,相信终有一天,数据价值将超过土地价值。科技重构商业模式,数据决定银行未来的发展。”中国工商银行管理信息部副总经理陈道斌表示。


2、我国12个城市居民将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


我国将在全国分三批推广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自11月20日起,河北保定等12个城市第一批统一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今年底前,所有省份省会市及部分地市启用;2018年上半年全国全面启用。


3、“互联网+”特色产业助力脱贫 农民收入四年增近五成


数据显示,农民收入实现新提升,4年来增长47.4%,今年有望突破1.3万元;“互联网+”特色产业助力脱贫,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4、非遗VR体验馆里体验非遗魅力


为了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VR体验馆通过VR技术手段,实现交互及动态虚拟现实演示,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泉州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可让海内外网友身临其境感受非物质文化的魅力。      

最新成果1、“空间萝卜”机器人明年可望帮你擦玻璃


日前,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款多功能机器人。它能像“蜘蛛侠”一样在各种立体表面攀爬翻越、执行任务。该机器人名叫“空间萝卜”,能吸附于玻璃幕墙或是舰船、铁塔、油罐等立体表面。利用末端超声技术以及视觉传感器,它能灵活地翻越,1小时可清理近百平方米面积。


2、世界首例遗体头颅移植手术成功实施


世界首例遗体头颅移植手术在我国成功实施,参与此次手术的专家小组表示,目前他们可能已经成功找到了头颅移植手术中重新连接脊椎、神经、血管的方式,这次手术共花费了18小时。


3、美开发人型机器人 后空翻技艺不输体操运动员


美开发人型机器人,身高1.5米,体重75公斤。它可从一个台子轻盈地跳到另一个台子,就地跳起让身体向后转的技艺。而且还可以在高台上向后起跳,手脚抱团向后空翻的同时精湛落地。两手向上举,展示庆祝成功的动作。


4、新型耳塞可更精确监测心脏


英国发明了一款可穿戴设备做成耳塞,可对心脏功能进行监测。耳塞中的传感器可精确感应用户耳道中微细血管的扩张和收缩,分析计算出心脏活动状况。

最新触角1、“人工智能”大热背后:上千亿市场待挖掘 人才缺口500万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达100.60亿元,增长率43.3%,预计2017年将升至51.2%,产业规模达152.10亿元,并于2019年增至344.30亿元。分析人士表示,这一数字距离1500亿目标甚远,证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2、改良农耕每年可减排10亿吨温室气体


我国科学家的一项全球农地固碳研究近日取得新进展。研究表明,用改良的农业耕作方法可以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及减缓气候变化,每年减少1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3、NASA科学家:20年内将找到外星生命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人员预测,20年内即可发现有生命迹象的星球,专家正在研究土卫二和木卫二的可能性,研究关键因素包括液态水和大气气体。


4、新研究有助尽早识别埃博拉出血热重症者


曾在西非导致严重疫情的埃博拉出血热致死率很高,但也有些患者幸存下来。日本科研人员主导的一项国际合作研究发现了埃博拉出血热死亡患者血液中的一些生物标记,将有助于快速识别并医治重症患者。


5、二手火箭或“变身”单人空间站


一项利用二手火箭在太空修建空间站的计划沉寂多年后,再次获得支持。近日,NASA与三家私企签订一份投资1000万美元的合同,研究将二手火箭变成能容纳一名宇航员的太空实验室的可行性,试图为二手火箭找到新的归宿。

新数据
今年全国粮食产量预计超1.2万亿斤


目前,全国秋收秋种接近尾声,粮食生产稳中调优。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全国秋粮已收获94.8%,进度同比基本持平。其中,中稻(一季稻)、玉米、大豆收获基本结束,双季晚稻收获超七成。预计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2万亿斤以上。

新创投
无人驾驶汽车来了!百度预计明年量产


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在百度世界大会上指出,目前,无人驾驶技术已经成熟,预计明年7月,百度与金龙客车合作生产的无人驾驶小巴车将实现量产。此外,百度也与江淮、北汽等合作伙伴联合推出更多款车型的无人驾驶汽车。

新视野丨京雄城际
北京与雄安之间将建“京雄城际”


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已进入最后攻坚阶段。雄安新区铁路最新规划为:北京与雄安新区之间除京九高铁京雄段外,将新建一条“京雄城际”,而作为京雄城际终点的“雄安站”将设置在雄安新区雄县城区东北。

新视野丨微塑料
科普:微塑料——“海洋里的PM2.5”


大海看上去湛蓝澄澈,实际上藏着许多“看不见”的垃圾——微塑料。据大西洋航段首席科学家李传顺介绍,微塑料是指粒径很小的塑料颗粒以及纺织纤维,主要来源于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的小塑料颗粒以及大块塑料垃圾降解产生的塑料碎片,又被称为“海洋里的PM2.5”。

科学名言录
刘志红
我们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科技报国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

编辑:孙逸   王鹏   

 上月回放


国内首个零售企业定制"中欧班列"发车

当"网络直播"遇上"传统民间艺术"

         

衣食住行一键解决 消费体验不断刷新 全民消费开启在线生活         

共享快递盒"双11"启用 一年可省下46个"小兴安岭"         

国内最大机器人产业基地启用 2020年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美元         

打破技术垄断,"华龙一号"将安装自主"核电之肺"         

十九大代表点赞网上展馆:祖国成就一"幕"了然,太棒了         

中国科技创新的今天与明天         

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2%,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驶向科技强国的光辉彼岸         

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建成一项又一项令全世界肃然起敬的国之重器         

1149.02公斤!袁隆平团队"超级杂交稻"创世界水稻单产纪录         

中国这五年,走向世界的十大工程         

"工业4.0示范线"正式亮相,佛山机器人学院助推技术升级         

名副其实的"奥运专列"!京张"冬奥高铁"将比"复兴号"更智能         

阿里巴巴成立"达摩院" 引入顶尖科学家3年研发投入将超千亿         

"步态识别"技术:不看脸 50米内人群中认出你         

世界核电迎来"中国芯" 高温气冷堆受到国际关注         

又一大国重器!中国"深海勇士"在南海海试成功         

"中国浪潮来了!"——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68岁生日             


                    



                            

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