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早餐馆 · 11月24日 周五@全球共享“碳”踪影 我国跻身第三个可供碳卫星数据的国家······

2017-11-24 国内外前沿+情报 科技早餐馆

今日大参考全球共享“碳”踪影 我国跻身第三个可供碳卫星数据的国家


“中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和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的数据产品将对全球用户免费开放!”在日前举行的地球观测组织(GEO)第14届全会“中国日”活动上,中国代表宣布了这一重大消息。

这一消息发布当日,碳卫星数据产品率先正式开放共享。至此,中国成为继日本、美国之后,第3个可以提供碳卫星数据的国家。未来,汇集约140天的数据可制作一张无缝隙全球覆盖的二氧化碳监测图。这颗碳卫星将对充分了解全球碳循环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发挥重要作用。

最新成果1、中国推出“寻厕App” 帮助游客解决内急问题


为纪念“世界厕所日”,中国公布了一个“全国公厕云平台”。该平台由中国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发,目前可以通过一款App和一个微信公众号使用。据悉,住建部汇总了全国各地将近33万座公共厕所的信息。网民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后会弹出一个页面,在百度开发的地图中确认自己当前的位置。
2、新织物凉爽效果比棉织品高55%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热调节织物,其凉爽效果要比棉织品高出55%。这种材料可由3D打印制造,为调节体温提供了一种更为简便、低成本的方式,降低了暑天使用空调的需求。
3、共享单车偷偷新增投放怎么破?杭州上线黑科技监管神器 杭州滨江区近期开始使用“共享单车饱和度监测仪”监测数据。据介绍,这项“黑科技”是通过捕捉蓝牙信号实现的。城管在全市热点区域设置了监测仪,每个监测仪可以捕捉到半径100米范围内的蓝牙设备。
4、美公司推出全球首款越野电动滑板车 全地形都能玩

美公司推出全球首款越野电动滑板车,也被誉为第一款拥有几乎全地形适应能力的产品,它的设计初衷是为满足户外运动爱好者的需求,因此不仅需要速度,还需要多样化的功能以适应不同地形。

新聚焦1、院士称未来智能交通或出颠覆性技术


激光雷达、环境感知、人机交互……常熟国际智能汽车博览会上,参展的产品个个“身怀绝技”。科技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徐南平院士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发展,现在交通发展方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未来交通颠覆性技术在哪里?我认为最大亮点就是智能交通。”傅志寰院士也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2、西成高铁智能巡检机器人“成成”投入试运行
西(安)成(都)高铁全线首个智能巡检机器人“成成”开始进行设备巡视。该机器人集结合机器人技术、SLAM导航定位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红外测温等高科技技术为一体,可辅助变电所值班员24小时不间断巡视,及时发现隐患,全力保障西成高铁供电设备安全平稳运行。
3、中国手机赢得印度市场青睐
数据显示,小米今年第三季度在印度的手机出货量为920万台,同比上年增长290%。市场占有率达到24%,与三星并列成为印度手机市场第一大品牌。据报道,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前五名中有4家中国厂商,小米追平三星,而第三至五名则分别是联想(包括摩托罗拉)、vivo与OPPO。
4、两名中国科学家获颁法国科学院年度大奖
法国科学院2017年度颁奖典礼举行,在法国从事科研工作的中国科学家麻小南和彭玲凭借各自在数学和生物化学研究领域取得的突出成果分别获颁“索菲·热尔曼奖”和“昂里·拉贝博士夫妇奖”。这两个奖项均是首次授予中国科学家。
5、中国社科院百强县名单:昆山居首 苏浙鲁三省占据67席


《中国县域经济报告(2017)》发布。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主要分布在15省(市),苏浙鲁三省百强县(市)数目增至67席。其中,前10强分布为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长沙县、太仓市、即墨市、义乌市、浏阳市和龙口市。

最新触角1、为基因“量身订药”
人类未来寿命能达到120岁到150岁吗?个性化医疗会治愈所有疾病吗?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阿龙·切哈诺沃前不久提出,个性化医疗带来的“第三次药物革命”已经来临,将帮助人类治愈更多疾病,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2、特斯拉发布最快电动跑车 未来也许会飞
特斯拉日前发布了全新电动跑车Roadster,该车多项性能均打破了之前的纪录,0—96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仅1.9秒,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量产车型。而马斯克个人声称,他或会考虑将火箭技术用在新款电动跑车上,让下一代Roadster电动跑车拥有短途飞行的能力。
3、天文学家发现疑似“下一个地球” 距地球11光年 “比邻星b”是已知离地球最近的宜居系外行星,但天文学家近日发现,距离地球11光年的一颗名为“罗斯128b”的行星正在逐步移近,预计7.9万年后将取而代之。
新数据
169项全面创新改革举措全部启动,部分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 目前,国务院授权的169项改革举措已经全部启动。各试验区域大胆闯、自主改,已经在某些改革任务推进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其中首批13项改革举措已在全国或8个改革试验区域内推广。
新创投
1、全球两大搜索巨头正在瓜分语音市场 最新数据显示,到2022年,国际搜索巨头谷歌和百度将在2017至2022年成为语音市场主导。美国权威科技媒体的报道同时也关注了亚马逊的动作,亚马逊最近加大了努力,显然这受到了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
2、共享手机打响烧钱大战 享换机募1.1亿抢市场 共享行业再现大额融资案。信用租机平台——享换机近日宣布完成1.1亿元融资,享换机CEO表示,融资将主要用来打造消费场景,在扩大销售渠道的同时提升消费体验。在业内人士看来,共享手机行业需要“烧钱”占据市场。
新视野丨共享空间
“共享空间”温暖人心
福建厦门有一个无人看管、从不锁门、24小时亮着灯的“共享空间”,沙发、零食、茶水一应俱全,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享用,自助服务。创始人称,去年台风袭击厦门,导致多处停水停电,事后就想打造一个能为市民提供帮助的空间。至今,房间里的东西一件都没少。
新视野丨商业卫星
商业卫星被微商产品冠名 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吉林一号视频04、05、06星。令人意外的是,此次卫星发射却以另一种方式“走红”。由于负责研发卫星的公司将这三颗卫星的冠名权给了一家微商经营者,“佐丹力159吉林一号”这个名字以及背后的产品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讨论。
科学名言录
桂建芳
创新首先要选好研究对象和目标。

编辑:孙逸   王鹏   

 上月回放


国内首个零售企业定制"中欧班列"发车

当"网络直播"遇上"传统民间艺术"

"雪龙探极"2017年创多项第一 我国向极地强国坚实迈进         

衣食住行一键解决 消费体验不断刷新 全民消费开启在线生活         

共享快递盒"双11"启用 一年可省下46个"小兴安岭"         

国内最大机器人产业基地启用 2020年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美元         

打破技术垄断,"华龙一号"将安装自主"核电之肺"         

十九大代表点赞网上展馆:祖国成就一"幕"了然,太棒了         

中国科技创新的今天与明天         

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2%,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驶向科技强国的光辉彼岸         

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建成一项又一项令全世界肃然起敬的国之重器         

1149.02公斤!袁隆平团队"超级杂交稻"创世界水稻单产纪录         

中国这五年,走向世界的十大工程         

"工业4.0示范线"正式亮相,佛山机器人学院助推技术升级         

名副其实的"奥运专列"!京张"冬奥高铁"将比"复兴号"更智能         

阿里巴巴成立"达摩院" 引入顶尖科学家3年研发投入将超千亿         

"步态识别"技术:不看脸 50米内人群中认出你         

世界核电迎来"中国芯" 高温气冷堆受到国际关注         

又一大国重器!中国"深海勇士"在南海海试成功         

"中国浪潮来了!"——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68岁生日             


                                                


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