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瓷器 玉器 字画 佛像 赏析

2016-08-28 古玩艺术品收藏国际论坛

清乾隆 粉彩三多纹墩式碗

   尺  寸:直径15cm

  • 创作年代:清乾隆

  • 估  价: 200,000-300,000

  • 成 交 价: RMB 402,500

“大清乾隆年制”款
三多纹墩式碗在清雍正至道光年间皆有烧制,雍正、乾隆御窑厂出品者最为珍贵。其特点为直口深壁、下腹丰满、圈足平齐、器壁敦厚、重心偏下,因体呈墩式,故得名。本碗造型稳重大方,胎体轻重适度,器里外施白釉,釉质莹洁如雪,外壁以粉彩绘荔枝、寿桃、石榴等瑞果图案,寓“多子、多福、多寿”之吉祥美意,简称三多纹。典故源于《庄子外篇·天地》:尧观于华封,华封人曰:请祝圣人,使圣人寿,使圣人福,使圣人多男子。即多寿、多福、多子之意,亦称福寿三多。底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随园图 手卷 绢本


  • 作  者: 袁起  

  • 尺  寸:42×142cm

  • 创作年代:

  • 估  价: 180,000-280,000

  • 成 交 价: RMB 414,000


  • 题识:辛丑仲夏日,兰生方伯大人清诲,袁起。
    钤印:袁起、竹畦、竹畦书画
    说明:
    1.袁起字竹畦,系袁枚孙,自幼承继家法,随父袁烺习画,尤擅山水小景。
    2.此作为资深海外藏家珍藏多年。


清末民初 俞国良款、溥心畬题字画 传炉壶


  • 尺  寸:宽23cm

  • 创作年代:清末民初

  • 估  价: 3,500,000-4,000,000

  • 成 交 价: RMB 5,750,000


底款:陶业工厂
盖款:国良
铭文:北窗高卧细听松风
说明:附潘持平开具的鉴定证书
俞国良,清末民初宜兴制壶高手。江苏省无锡人。造壶精工,气格浑成,擅制“传炉壶”,匀挺有力,仿佛天成。会获1915年美国旧金山“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奖状和1936、1937年“江苏省物品展览会”特等奖状。顾景舟《宜兴紫砂珍赏·紫砂陶史概论》:“余国良,原籍无锡,1939年卒,寿享65岁。传器制作严谨,器形格调雅致,是晚于黄玉麟的名手,但总的表现,又逊于黄玉麟一筹。”
此件作品又是一件制壶高手与书画大家倾力合作的典范。四方传炉壶为清末创新品种,此壶式方中有圆,圆中寓方,要求比例恰当、珠圆玉润,实属不易。传炉壶中以清末民初壶艺名家俞国良制作的为传世精品。此紫泥传炉壶乃俞国良受清末民国书画大家溥心畬订制而做,方圆相济,挺匀有力,是传炉壶中的佳作。壶身刻有溥心畬书法和山水作品,与俞国良的精工壶艺交相辉映。
溥儒(1896-1963),满族,北京人。现代国画大师,曾以画名与蜀人张大千并称“南张北溥”;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溥儒字心畬,又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出身皇室,他是道光皇帝第六子亲王的次孙,姓爱新觉罗。溥儒自幼饱学,稍长专心研究文学艺术,1911年入贵胄政治学堂,毕业后再入青岛德国威廉帝国研究院,又留学柏林大学,学习天文和生物,获得博士学位,他也精通经史和书画,回国后先住清河二旗村,后隐居戒台寺10年,从此专事绘画,以卖书画自食其力。解放前夕出海舟山,远居台湾,于1963年病故。
溥儒善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山水以“北宗”为基,笔法以“南宗”为法。注重线条钩摹,较少烘染。书法习柳公权、裴休出,略近成亲王而风骨过之。行草学二王、米芾,飘洒畅酣,他主张树立骨力,善于取势,主张书小字必先习大字,心经笔法,意存体势,这样才无轻率之病,书法刚健遒美,秀逸有致。溥儒不仅书画好,而且从小即通诗词典籍,他晚年在台湾对弟子说,如果有人称他为画家,不如称他为书家;如果称他为书家,不如称他为诗人。这恐怕不是自负,而是画家更看重自己的诗心,同时也更说明艺术自来是诗、书、画、印密不可分的。他的《凝碧余音》词集是解放前作的。全书丽辞雅句,比比皆是,读来朗朗上口,清逸风流,尤其是那写景的章句,更是出奇制胜,令人赞赏不已。
溥儒流传国内的作品较多,在恭王府花园管理处收集整理溥儒故居时,旅居美国休斯敦的书画收藏家万公潜先生与溥儒是多年至好,收有多件作品,念其恭王府整修开放之时溥儒晚年作品国内所见不多,特于1989年将所藏溥儒书画捐赠府中。1991年溥孝华去世,将作品交给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接受托管。其中有溥儒书法175件、绘画292件,其它收藏书画13件,砚石、印章、瓷器等58件,总计543件。故宫托管的溥儒画作文物琳琅满目,大品、小品、立轴、长卷俱全,并包括难得的鬼趣图册,西游记册与自绘瓷瓶、瓷盘。其还包括溥濡四小幅自绘漫画。是溥儒在国外期间为与人沟通的随笔之作,极为有趣。 


清 描金云龙纹宫绢 (一盒)


  • 尺  寸:64.5×64.5cm

  • 创作年代:清

  • 估  价: 220,000-320,000

  • 成 交 价: RMB 582,400


此手绘云龙纹宫绢为斗方形,染成朱红色,艳丽典雅。绢面装饰华丽,绘以描金云龙纹,龙形气势威武庄严,彰显皇权之威,中间绘火珠,由四龙环绕。以描银点染龙须、龙角和龙爪,更具点睛效果。
此绢保存完好,装在黑漆彩绘团龙纹漆盒内,漆盒正方形,盒盖中央描绘正面龙,中间一红色火珠,四角分别饰莲花一朵,枝茎绵绵,寓意吉祥。
漆盒装潢精致,内置有“卍”字形的丝织格网,网为黑漆描金框架,框架中央嵌制金属饰件,以便提携,这层隔网用于压纸,起到保护绢笺的作用,可以避免开盒时产生的微弱气流将盒中的纸张带起,它与漆盒组成一个完整的纸张包装装置,是清代宫廷御用制品。此种纹饰的绢是清代内廷年节喜庆或皇帝元旦开笔书福所用之斗方。一般是由苏州织造、江南织造按宫廷样式所制而成。
来源:日本藏家旧藏


清乾隆 青花加彩双凤穿花纹象耳方壶


  • 尺  寸:高15.4cm

  • 创作年代:清乾隆

  • 估  价: 8,000,000-12,000,000

  • 成 交 价: HKD 8,968,000


款识: 「大清乾隆年制」
来源: 1. 伦敦苏富比,2013年5月15日,编号1762. 佳士得伦敦,1986年6月16日,编号52
参考: 1. 佳士得香港,2004年4月26日,编号940
2. 中国嘉德,2011年5月22日,编号3542
3.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珐琅彩》,商务印书馆,1999年,页186,图164
4. 《世界陶磁全集》,册15,东京,1983年,图版92-3
5.《清代的彩瓷》,东方陶瓷学会,伦敦,1951年,图215
6.《宫廷之雅——清代仿古及画意玉器特展图录》,台北故宫博物院,1996年,第106-107页,图25
本品敦实古雅,造型摹自青铜方壶,以象首衔环为耳,精巧别致,为雍干之世御瓷独有之装饰。口沿饰以云头纹一周,腹部下方和圈足装饰变形莲瓣及蕉叶纹,两面主题纹饰为青花加彩双凤穿牡丹图,双凤俯首穿飞于牡丹花丛中,口衔花枝,振翅舒尾。工匠充分借助青红二色之对比,以青花勾绘缠枝牡丹之枝叶,矾红则填绘盛开的大小花卉,采用线描法绘就,不加点染,纯以繁密清晰的线条取胜,红色妍丽而不炫,恰如其分,含蓄之美宛如美人初醉,与青花苍妍亮丽之色,相互辉映。更有娇嫩隽美的粉彩双凤呼应,完美揉合釉下、釉上彩,营造和谐悦目的画面,其运笔生动流畅,饶有风姿。底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烧造殊为不易,堪称珍罕,画工细致认真,胎釉莹白温润,是乾隆御瓷少见之重器。传世所见的的宫廷凤纹瓷器一般体格都比较大,而此拍品的尺寸则较小,特别适合放于手中把玩,亦有可能当年放于博古架上作陈设。本品最具特色之处正是对凤纹饰的出现,属于乾隆朝创新之品。同样方壶形制和纹饰之例,可参考中国嘉德于2011年5月22日拍出的编号3542清乾隆青花釉里红穿花双凤纹像耳方壶,以及佳士得香港2004年4月26日编号940的清乾隆 釉里红穿花凤纹像耳方壶一对,都是用上极为难烧的颜料去做,不惜工本,证明此类纹饰的作品是当时宫廷里被重视的品种之一。同样为牡丹凤纹但用上另一种瓶式的作品可参考东京松冈美术馆藏之清乾隆 青花胭脂红双凤纹扁壶,录于《世界陶磁全集》,册15,东京,1983年,图版92-3,和北京故宫旧藏,粉彩龙凤牡丹纹双耳瓶。


明 铜雕无住尊者、弘忍尊者罗汉两尊


  • 尺  寸:无住尊者高65cm;弘忍尊者高68.5cm

  • 创作年代:明

  • 估  价: 2,500,000-3,500,000

  • 成 交 价: HKD 3,540,000


款识: 「无住尊者」、「五」、「弘忍尊者」
无住尊者,是五百罗汉中第贰佰陆拾伍尊,为唐代高僧昙晟。俗姓王,生于唐代宗建中三年(782年)。法无自性,随缘而起,因缘而化,故叫无住。其造像衣纹细腻流畅,刻画精细入微,颇为写实,腹前系腰带,两侧舒展飘扬。头倾一侧,左手托头,双目微微紧闭,神态悠然,似在闭目冥想,右手抚膝,双脚着鞋,左腿搁起,舒坐于镂空仿太湖石形座上。左手边置有石榴,佛手,寿桃等瑞果。后方刻有「无住尊者」四字。弘忍尊者,生于隋仁寿元年(601年),俗姓周,黄梅县人,东山法门开创者,被尊为禅宗五祖。七岁时,追随四祖道信出家,十三岁正式剃度为僧。道信常以禅宗顿渐宗旨考验他,他触事解悟,尽得道信的禅法。其造像衣纹同样精彩,生动曲折。面相方圆丰润,弯眉细目,额间见白毫。双手于胸前似在握法器,惟其已失,左手边置有梅花纹四方盒,右足搁在左腿上,神态自若。后方刻有「五」、「弘忍尊者」。两尊罗汉造像刻划精准,神态尤为生动。为标准的明晚期中原地区造像特点,虽不鎏金,然铜质精良,包浆自然,古铜色泽烔烔。明晚期中原地区造像最为注重神祇面相神态,此两尊当为时期的代表之作,当为明代地方大寺庙的经典之作。


清乾隆 白玉牧马图山子


  • 尺  寸:高13cm;宽19cm

  • 创作年代:清乾隆

  • 估  价: 1,800,000-2,500,000

  • 成 交 价: HKD 3,068,000


此件白玉山子取整块和阗白玉雕成,玉质莹润胜雪,温润如脂。山子两面满工,一面之左侧雕松石掩映,松针团簇,山石嶙峋。松下平台二马交首对望,一马仰卧嘶鸣,右侧一童子手牵二马,二马倔强不服,其雕工之好竟能将三者之间的角力表现无余。山子背面左右亦雕琢山石呼应,一马从山下奔来,一马回首吃草,一马卧地舔舐,皆自在天然。可见此件山子不仅用料精当,雕工亦是卓绝:布局得当,动静相宜,用刀快意细腻,而神形兼备,且巧妙避开玉石筋格,化之以山石树干,可谓巧绝。


清雍正-乾隆早期 红釉地画珐琅梅花山石玉壶春瓶


  • 尺  寸:高26.5cm

  • 创作年代:清雍正-乾隆早期

  • 估  价: 15,000,000-20,000,000

  • 成 交 价: RMB 25,300,000


本品秀巧典雅,曲线隽美多姿,所敷施霁红一色宝光内蕴,纯正妍丽,凝厚莹亮,为有清一代霁红釉之典范。其上以珐琅彩绘一树寒梅,依叠石横欹盘出,虬干老辣苍劲,枝头吐萼含英,布局疏朗,气息清新。绘画精细,彩料妍丽,白梅构造为五瓣单层,花萼以黄料敷染,花瓣略染胭脂红、绿色珐琅料,朵朵粉嫩宜人,极为清雅,尽显梅花的劲峭冷香、丰韵傲骨,并与鲜红色地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富具立体效果。叠石晕染蓝料,质地湛亮透明,灰紫梅干点染青苔,苔点为绿釉上加染白料,形成苍雅浑厚之感。凡施彩之处表面皆有开片纹,为清宫雍干之际珐琅彩料之特性。圈足处理异常规整,底施白釉,莹润坚致,彰显非凡丽质。远观之,风格清丽,气韵隽逸,彰显出一份雍正御瓷之精巧与秀雅。
本品虽为无款,但就其胎釉特征、纹饰风格判断,烧造时间当为雍干之交无疑,属于内府御物。唯是对其具体年代归属究竟为雍正还是乾隆早期的判定颇为不易。据《养心殿造办处活计清档·珐琅作》记载,雍正九年八月十四日雍正皇帝曾传旨:着画梅花,或本色,或红色地章烧珐琅。可见,红地珐琅彩瓷器在雍正朝是曾存在,传世实物如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清宫旧藏“清雍正 瓷胎画珐琅红地白梅花碗”(图一),以胭脂红为色地,其效果与本品非常相类似,梅花画法亦为五瓣单层,见《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页196,图Ⅱ-24。同时,雍正皇帝对霁红釉的钟情至深,即位以来多次谕旨瓷务事宜,均曾提及烧造霁红釉器皿,最为典型的一例莫过于雍正七年八月十七日《养心殿造办处活计清档·记事杂录》的记载:“郎中海望持出碎霁红瓷盘片五块,奉旨:此釉水甚厚,新烧的甚薄,不知何故?将此破瓷交给年希尧,照此破瓷釉水烧造。”于此可见,雍正皇帝对霁红的关注颇深,无疑缘于内心喜爱之故。因此,雍正皇帝若以霁红为色地烧造珐琅彩瓷器完全是有可能的,只是对应实物目前尚未见发现。
而乾隆朝类似的实例则是对应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清宫旧藏“清乾隆 磁胎画珐琅红地白梅花胆瓶”(图二)的设色、画法、花枝构造皆与本品高度一致,如出同一人之手,肯定彼此所依据的粉本绝对是相同的。该对胆瓶依据造办处档案记载烧造于乾隆七年,因此本品最晚的年代也就是在此前后。其霁红釉的呈色特征、质感皆与本品相同,两者所表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完全一样。另见香港钟氏怀海堂藏“清乾隆 红釉粉彩梅竹双清图玉壶春瓶”(图三),与本品如出一辙,造型相同,纹饰几无差别,只是翠竹与叠石之不同,后者底部署“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为明确无疑的乾隆御瓷,见《机暇清赏——怀海堂藏清代御窑瓷瓶》页224图版79。可鉴本品若为乾隆御窑之物,并非孤例无证。
乾隆皇帝对梅花的喜爱, 59 38771 59 23083 0 0 8856 0 0:00:04 0:00:02 0:00:02 8854为有清一代帝皇之最,植梅、赏梅、画梅、咏梅、赞梅,皆无所不及。乾隆朝专门在宫里养植不少盆栽梅花,为初春时分萧寂的清宫带来无限生机,乾隆皇帝曾赋诗“山亭构为野芳开,春意方舒殿里梅”赞咏盆梅为初春的清宫里带来舒雅。当时清宫瑞安放不少咏梅的对联装饰,如阅是楼的楹联为“日长莲漏三阶正,春到梅花合殿香”,乐寿堂楹间有“土香阶草才苏纽,风细盆梅欲放花”。不止如此,还以梅花命名殿堂,如养心殿西耳殿曰“梅坞”并为乾隆御书题匾,是专门乾隆皇帝上朝间休息的地方。为亲睹江南寒梅春色,乾隆皇帝不惜六下江南赴苏州邓尉山赏梅,邓尉山为赏梅之胜处,驰名古今,痴梅的乾隆皇帝当然不能错过。弘历本人还最擅长画梅,习宋人画梅“疏枝浅蕊”之法,风格清疏简约,并一生赋写赞咏梅花之诗多达二百所首,为古今之最,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乾隆《御制咏梅诗》行书扇面、《御笔瓶梅图》扇面(图四)即是例证,痴爱之深由此可见。他醉心收集前朝名家绘画梅花的作品并细加评点,内府典藏历代绘画梅花题材的书画至乾隆朝最盛。而最直观的一例则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弘历古装像图》(图五)中就可以见到,乾隆皇帝一手执笔,若有所思地坐在书案前,案几上就出现“旁有一瓶梅,横斜数枝入”的情景,并且身后窗外尚植一树梅花,正侧偃仰,千姿百态,所居之处皆有梅花相随。由此小小的事例可见乾隆皇帝对代表赵宋风雅的梅花情韵的刻意追求。


近 民国三十七年 顾景舟制 吴湖帆书画 寒汀石瓢壶


  • 尺  寸:纵13.5cm;宽17.8cm;高7.9cm

  • 创作年代:近 民国三十七年

  • 估  价: 5,000,000-8,000,000

  • 成 交 价: RMB 14,950,000


江寒汀旧藏
释文
「寒生绿罇上,影入翠屏中。」、「寒汀兄属,吴倩并题。」行书刻铭
「湖帆」楷书刻款
「顾景舟」「景舟」阳刻篆书印款
重 432 g
此壶为紫砂泰斗顾景舟所制,由吴湖帆(1894—1968)于壶面上画风动竹枝,赠予江寒汀(1903—1963)。刻铭引自宋代词人梅尧臣(1002—1060):「寒生绿罇上。影入翠屏中」。竹叶姿态爽飒,如有习习清风,行书劲健洒脱,正与壶身整体权衡协调之线条、造型对应成趣。这是顾景舟与江寒汀、吴湖帆与唐云(1910—1993)等海派书画家合作的五把传世石瓢名壶之一,是艺术家相知、唱和交流之作,紫砂、诗、书、画、篆刻的完美结合,名家名手,弥足珍贵。
顾景舟(1915—1996),本名景洲,名号有曼晞、瘦萍及壶叟等,堂号自怡轩,浙江宜兴川埠人。少年时从祖母习紫砂工艺,后至上海从事仿古紫砂制作,临摹陈鸣远等名家作品。抗战胜利后,他透过上海铁画轩陶瓷店老板戴相明(别字莲生),结识海派书画家,包括江寒汀、来楚生(1903—1975)、谢稚柳(1910—1997)与吴湖帆等人,相与交游、切磋,艺术思想与境界大为提升。1948年,易名景舟,意谓自己是艺海中一叶小舟,命运随艺海一舟而搏击,勇往直前,足见此一际遇对其艺业影响之深。


超过30万人关注的平台!古玩艺术品国际论坛,为您提供藏品鉴定,成交,上拍的顶级平台,专业致力于顶级古玩艺术品的现场交易,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点击页面标题栏 关注  古玩艺术品收藏国际论坛

联系电话 :1326221936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