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春走基层|黄河安澜时,万家灯火明

中国妇女报记者再访《习近平走进百姓家》收录的家庭——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许建峰、程兰兰一家。


我家的喜讯捎给总书记







我们的小家虽然普通,但是很幸福。我们就住在黄河岸边,看到如今的黄河充满生机,我们很感激党和国家为我们黄河沿岸群众的安居乐业所做的一切。我们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好好培养孩子,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程兰兰


冬季,夜晚总是来得特别早,才到下午5点多,天已然黑透了。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里,一排排楼房亮起了星星点点灯光。程兰兰下了班,回家的脚步格外轻快。


“离过年还有不少日子,不用像以前那样着急置办年货了。现在社区的超市里啥都有,坐上公交车,赶集也更方便了。”进了腊月,程兰兰记挂着还在外地工作的丈夫许建峰,嘴上却不好意思说,“他在天津,比其他同事离家还近些,晚几天回来也没关系,总有团圆的时候呢!”


一家三代六口人,公婆身体健康,两个女儿聪明好学,许建峰和程兰兰的小家,幸福而温馨。而一个特别的日子,则让这个住在黄河岸边的普通家庭变得更加幸福。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走进了许建峰、程兰兰家,同一家三代人围坐交谈。那个难忘的瞬间被定格在一张照片里,挂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总书记的手温暖有力,总书记的话充满关切,总书记就像是俺家的‘亲戚’。”


听闻《习近平走进百姓家》一书正式出版发行,自己家的故事、杨庙社区的故事都被写进了书里,程兰兰觉得非常自豪,也为杨庙社区近年来的发展“点赞”:“我们的小家虽然普通,但是很幸福。我们就住在黄河岸边,看到如今的黄河充满生机,我们很感激党和国家为我们黄河沿岸群众的安居乐业所做的一切。”程兰兰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我们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好好培养孩子,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这个冬天一点都不冷”


坐在程兰兰家里,热烘烘的暖气将人的脸也烤得红红的。“今年的暖气烧得真好,屋里的温度能达到24摄氏度,这个冬天一点都不冷。”回忆起过去在房台村的日子,程兰兰直言,“和现在根本没法比。”


许建峰的父亲许福华曾搬过4次家:第一次是父亲和哥哥在大坝下面垒的小土屋子,第二次是响应国家号召在房台上建起的四间土坯房,第三次是1999年给儿子许建峰娶媳妇盖的五间砖瓦房,第四次就是现在住的这套楼房。



这个小家的住房变迁史,反映出的却是国家对黄河治理措施的几度变化。黄河流入东营境内后,河道左转弯近90度,折向东北方向,进入了一条长达30公里的“窄胡同”。九曲黄河哺育着两岸的人民,却也曾让他们饱受洪灾和凌汛的水患之苦。


黄河安,则百姓安。1971年8月,国家批准建设黄河南展宽工程,在临黄堤外修建南展堤,中间的蓄滞洪区就是南展区。为了保障展区群众安全,1972年起,一座座避水房台成为展区村居的“标配”。


2013年,东营市正式启动房台村住房拆迁改造工程,杨庙社区就是为改善黄河原蓄滞洪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新建的新型农村社区,覆盖沿黄河大坝11个房台村。


过去住在房台村时,家里三世同堂,五口人挤在4间又矮又黑的土坯房中,狭小的院子里还养着鸡和驴。一家人的用水,要靠每天早上许建峰的父亲去村头挑来,房台村没有通电,许建峰的母亲夜晚就靠着煤油灯的一点光亮做些针线活。


如今住在楼房,24小时都有热水,冬天有集中供暖,许建峰的父母偶尔在社区的合作社、大棚打点零工,程兰兰则在家门口的塑料编织合作社工作,全家一年收入有十七八万元。社区里有路灯,楼房上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再也不见过去房台村里那黑漆漆的夜。


那光不仅照亮了程兰兰回家的路,更照亮了每一个杨庙人的心。


社区有产业,安居乐业成现实


说起现在的生活,程兰兰的婆婆感到很满足。老人身体健康,在家里总闲不住,正巧前许村建起了大棚,栽种网纹瓜、西红柿,老人便成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每天早上到大棚里“报到”,做些轻松的工作,下午下班,一天也能有近100元的收入。


社区产业的发展,让人民安居乐业成为现实。



垦利区董集镇副镇长、杨庙社区党委书记张麦荣介绍,如今,杨庙社区成立了东营市首家农村社区股份经济联合社,11个村抱团发展、联合开发建设特色果蔬、研学旅游、粮食烘干等14个富民项目,还注册了“杨庙”品牌商标,累计带动社区增收100多万元;在社区南门规划建设群众民俗文化体验馆,扩大草编、吨包袋、制衣等现有产业规模,丰富产品种类,提高就业吸附能力;争取中央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550万元,改造扩建设施种植基地180多亩,订单种植黄瓜、西红柿等黄河沙土特色优质果蔬,吸纳40多名社区群众就近务工,年人均增收4万余元。社区党委还为75名困难群众开发了公益岗位,补齐群众增收“短板”,兜住了幸福底线,确保“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垦利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青说,如今,垦利区妇联正在杨庙社区探索将妇联执委领办项目与社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项目有效融合,为就业女性提供流程指导、产品配送等服务,同时创新实施巾帼“双创”赋能社区经济项目,联系对接社区缝纫、编织、大棚采摘等岗位,帮助妇女“随干随走”、灵活就业,目前已带动杨庙社区百余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像程兰兰这样在塑编合作社工作的妇女,每人每月工资在3500元到5000元不等。”李青告诉记者。


“我们将继续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稳走好‘抓特色产业、壮集体经济、助农民增收、显南展风采’的特色乡村振兴路,把杨庙社区打造成党建引领幸福家园建设的东营样板,让社区幸福之路越走越宽,让群众日子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幸福,不辜负总书记的牵挂厚爱。”张麦荣说。


杨庙社区的夜渐渐深了。程兰兰的大女儿亮起一盏台灯,今年夏天她将要参加高考,此刻正是加紧复习的时候。外面的客厅里,程兰兰和小女儿、公婆围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不时传来阵阵笑声。腊月二十七将是许建峰返家的日子,全家人都期待着团聚的那一天,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饺子。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编辑/刘斌

审签/侯晓然

监制/周志飞

◈ 推荐阅读 

2023中国经济如何稳中求进?您关切的问题,部长来回答!

新冠治疗费用如何报销?多地公布新政策!


长按上方二维码订阅

2023年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