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 “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 智库丛书六卷本隆重首发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智库丛书六卷本隆重首发
2017年12月9日,在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江苏法治发展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法治现代化2017年智库论坛开幕式上,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智库丛书六卷本隆重首发。作为“六卷本”出版单位领导,法律出版社黄闽社长就“六卷本”首发做了热情洋溢的介绍和致辞。
黄闽社长致辞
黄闽社长首先代表法律出版社、《中国法律评论》编委会,为中国法治现代化2017年智库论坛召开、“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智库丛书六卷本首发表示热烈祝贺,向第一届方德法治研究奖的获奖作者表示热烈祝贺,并向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智库丛书各卷主编、原创作者表示中心感谢。今天首发的“六卷本”分别是《当代中国的法治现代化》《当代中国的立法发展》《当代中国的法治政府建设》《当代中国的司法体制改革》《当代中国的法治社会建设》和《当代中国的县域法治发展》。
黄闽社长指出,“六卷本”是体系化的智库研究,也是体系化的实践探索,是在已有法治实践基础上完善法治逻辑,深化法治理论,全面展示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的宝贵成果。中国法治现代化的理论诠释和实践探索永远在路上。要以历史传统为坐标,以法治发展为指向。历史总是向前发展,坐标也要不断前移,当下的中国现代化就是未来法治发展坐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进程,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国法治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是日渐完善的价值文明,包括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法治文明属于制度文明,本质是政治文明。法律良善要为社会良善背书。我们要立足中国法治国情,不忘中国历史文化本源,把握法治发展进程,优化法治建设模式,提升法治实践效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强大法治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法治现代化也已踏上新征程。要牢牢把握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逻辑。
黄闽社长强调,中国法治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找到发挥新作用、展现新作为的着力点。要与周边连接,寻找连接点,画好连接线,进一步建设法治现代化的逻辑框架。具体而言主要有七个连接:一是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相连接,坚持多样化治理,坚持在治理中不断完善法治;二是与民主政治相连接,保障人民民主政治的权益,让民主政治有序运行;三是与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目标相连接;四是与以德治国相连接,法治天下,德润人心;五是与依法行政相连接,依法行政的品质决定依法治国的品质;六是与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相连接;七是与尊重宪法法律相连接。
最后,黄闽社长祝愿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在既有的优秀团队和优秀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不断完善构建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学术体系,不断提升研究的活跃度和影响力。
附:“六卷本”封面和简介
第一卷
公丕祥主编《当代中国的法治现代化》
本书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系列研究著作的第一卷,旨在深入研究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当代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取得的重大进展,全面系统地探讨当代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根本遵循、战略引领、基本目标、总体格局、主体力量、功能定位、价值取向、内生动力、国情基础和发展战略,着力分析全球治理变革进程中的当代中国法治现代化的运动方向,从而鲜明地表达当代中国法治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勾勒出一幅新时代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全新画面。
第二卷
刘克希主编《当代中国的立法发展》
为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立法实践在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上,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辉煌的立法成就,为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本书全面展现了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法律体系建设中取得的成就,深入分析了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立法实践和法律体系的改革发展,对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法律体系中七大法律部门的立法发展进行了深入梳理和剖析。
第三卷
杨登峰主编《当代中国的法治政府建设》
自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已有20年的历史。20年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历程中,取得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成就和经验。全面考察和总结这一历史进程的成就与经验,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当下所处的历史坐标,更有助于精确地设计未来发展的规划。为此,本书从纵横两个维度,尤其是从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行政程序法治发展、政务公开以及行政权力监督与制约等方面,对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成就和经验作了全面考察与总结,生动呈现了当代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鲜活图谱。
第四卷
田幸主编《当代中国的司法体制改革》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动态,梳理了中共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肯定了中共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评价分析了当前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各项重要举措,包括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省以下法检人财物统一管理制度、设立巡回法庭、设立跨行政区域司法机构、建立防止干预司法权独立行使的相关制度、涉法涉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司法责任制、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案登记制度、扩大司法公开、授权检察机关试点公益诉讼、司法职权优化配置、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全面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冤假错案防范机制、深化律师制度改革、逐步减少死刑适用范围、规范涉案财物处置、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司法救助制度、法律援助机制等,并在综合分析当下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特点的基础上,对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司法改革进行了展望。
第五卷
龚廷泰主编《当代中国的法治社会建设》
本书以阐明法治社会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价值意义和实践路径为理论基础,沿循党和国家关于法治社会建设的主要指导纲领,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基本思路,着重从法治意识、社会治理、政社互动、社会组织、法律服务、维权和解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七个方面对法治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予以展示。在每个论域,既包含运用法治原理的论证、相关功能和价值的揭示、对应然路径的探究,也包含面向现实社会条件的观察、对已有实践模式的总结、相关突出成果的展示。
第六卷
朱华仁主编《当代中国的县域法治发展》
县域法治是国家法治在一定区域内的展开,是根据不同县域的自然环境、经济基础、历史传统、民族习惯等因素实施法治治理,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法治运行模式。本书从县域法治发展的法理、历史与实践等维度出发,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县域法治发展的基本状况、重点任务与建设思路。全书分为六章:第一章“当代中国县域法治发展的学理探讨”,阐述了县域法治的法理基础、制度依据和动力机制;第二章“县域法治发展的历史进程”,阐述了不同时期我国县域法治发展的特点;第三章“县域法治发展的现状分析”,分析了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县域法治发展取得的新成就与面临的新挑战;第四章“县域法治建设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党委领导与依法施政、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经济建设与法治经济、权利保障与法治为民、全民守法与法治文化等六个方面;第五章“县域社会治理法治化“,论述了社会转型期加强县域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和以法治思维、方式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的创新;第六章“基层民主法治建设”,重点论述了基层法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基层民主与自治、基层民主法治建设面临的问题、基层民主法治化的推进方略等内容。
责任编辑:陈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