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法治现代化2017年智库论坛第三单元交流实录

2017-12-10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

h中国法治现代化2017年智库论坛第三单元交流实录

2017年12月9日,以“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征程”为主题的中国法治现代化2017年智库论坛暨第一届方德法治研究奖颁奖典礼在南京隆重举行。第三单元交流发言阶段,由《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副主任、《光明日报》智库版王斯敏主编和《中国社会科学》总编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刘鹏副主编共同主持,秦前红、邹立刚、田幸、蔡宝刚、王奇才、贾少学、冯向辉、姜涛等八位学者先后发表讲演,李力教授和蔡道通教授进行评议。

  武汉大学法学院秦前红教授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人大制度的表述有几点新意。一是关于人大定位,这次定位为工作机关和代表机关。另一处新意是报告专门提出要完善人大的设置,优化人大的组织结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合宪性审查工作,学界讨论最有可能的是依据宪法规定设置一个专门委员会。该机构需要进一步处理好和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关系。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监察体制改革。我最早提出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应只监督人员而不监督机构。我国人大不同于西方议会,因此需要设置专门委员会来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

海南大学法学院邹立刚教授

海南大学“海南省南海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近年来运转有序。第一,中心把自己的研究和海南省以及中央的南海战略紧密结合起来,科研成果转化成决策成果非常快。第二,中心量力而行、因地制宜,依托海南大学的区位优势,在维护南海权益方面做出贡献。第三,中心由海南省和海南大学共建,主要以项目为依托,解决了项目经费的问题。中心经过多年努力,成为为海南省以及中央处理南海问题提供智力支持的高水平研究机构。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司法改革与现代化研究所所长、江苏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田幸研究员

当前我国司法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司法体制改革、司法为民机制改革、司法功能改革、司法人员保障机制改革,还有一些有关部门自行推进的改革探索。结合十九大精神,面对实践问题,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理论与现实命题就是从司法改革走向司法现代化。为此,一是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二是要把握和尊重司法基本规律,三是把握司法改革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四是要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来提升司法实力和司法效率。

扬州大学纪委副书记蔡宝刚教授

公民权利的成长是法治反腐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面向。当前我国国家权力之间的制约有缺陷,所以要用公民权利来制约国家权力。公民权利是反腐败力量的护身符,不仅包含消极权利,也包含积极权利。从公民权利保护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体系。消极方面是民事权利体系,积极方面是政治权利体系。重要的是建立健全公民反腐败的路径。目前,各国都有反腐公民参与方面的规定,我国还缺乏这方面的明确规定。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了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这对公民参与反腐提供了保障和支撑。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王奇才副教授

如果把法治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切分开来看,法治发展的不平衡包括各个方面的不平衡,法治发展的不充分也包含几个方面。比如,关于法治发展与经济社会的不平衡,以及法治中国建设的成就地位与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地位不相匹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引发了深层次问题,如司法改革的焦点和行政审批的不相匹配。政策与法律发展的不平衡、制度供给和规则供给的不平衡,法律部门间发展的不平衡,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的不平衡等问题,都是法治智库应予关注的方向。

上海政法学院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研究咨询部贾少学副主任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特色新型法治智库的研究应关注国际法治与国内法治的协调发展,重视中国特色的国际法基本理论的建构,运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多领域交叉研究工具,对于日益凸显的安全问题展开基础性与对策性研究,综合性与专门性研究。立足中国国情和中国问题,在处理中国与全球的关系中要善用中国法治发展的视角。上海政法学院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自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9月13日宣布成立以来,切实服务“一带一路”的国家对外政策,推进“一带一路”法治建设。智库建设充分把握时代逻辑、历史逻辑与发展逻辑的有机统一,中国问题与全球视野的格局建构、开展法治议题的创新性与前瞻性研究。积极提供助推“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法与国内法层面的咨政建言。发出法治研究方面的“中国声音”,提出“中国倡议”,提供“中国方案”,不断开展智库外交,推动我国法律教育事业的发展。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冯向辉研究员

中央近年来陆续有文件对振兴东北作出指示,法治东北建设也是振兴东北地区推进会上重点强调的专项行动。东北地区法治建设的难点有几个方面,一个是法治理念欠缺,很多中心组学习流于形式,新官不理旧账。二是法治人才匮乏,孔雀东南飞现象比较明显。三是法治环境堪忧。四是经济形势不好。为此要努力终结熟人社会、加强理论研究、抓住关键少数加强地方智库建设,加强法治培训以树立法律权威。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法治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姜涛教授

江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腐败风险主要以两种腐败方式出现,一种是政府干预,进一步细化为外国政府干预和中国政府干预。第二种是企业内生式腐败,同样有外国企业腐败和中国企业腐败。面对这个问题,对策主要有四方面:政府要营造廉洁环境,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廉洁的政府行为、公正的社会环境。要强化十六字方针,确实要把自身的投资规范化制度化。要突出重点,防止重点领域的腐败,建设一个一带一路风险国别数据库,把沿线国家的政治环境商业环境市场制度等建立一个数据库,企业参与投资的时候可以进行检索。最后,重视国际条约、加强政府外交、采取措施避免腐败问题政治化、通过政府努力推动反海外腐败法的制定。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法治国情调查中心主任李力教授

本单元前四位教授的发言虽然题目相差很远,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都是一些新问题,思路和方法都有创新。秦前红教授的发言涉及人大机关的制度优化问题,邹立刚教授的发言对于新型智库工作中的新问题提出新解决方案,田幸研究员对司法改革和司法现代化做了讨论,蔡宝刚教授对公民权利的成长与国家廉政建设的长成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我们今天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口,今后的发展更加需要自己的创新和创造。创新是很困难的,就今后的研究而言,对发展本质的把握,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转型,可能是要点和基础。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蔡道通教授

本单元后四位报告人发言的关键词包括法治发展、法治供给、法治需求和法治应对等。王奇才副教授谈到了法治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与智库建设的问题,贾少学副教授谈到了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的经验,冯向辉研究员谈到了东北法治建设的问题,姜涛教授谈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法治问题。综合来看,大家都共同关注法治建设中如何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问题,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法治供给如何。此外,如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对我们思考如何深化法治建设都有非常大的启迪。

责任编辑:陈天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