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杭漂,居大不易,他们是怎么买第一套房子的
作者 | 岳京杭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中产之路(ID:zhongchanzhilu)
最近收到不少读者咨询,有关工作选择:公务员、银行、华为、国企性质研究所、或一二三梯队互联网公司,去一线拼搏、还是安居二三线。提问者既有国内应届毕业生,也有海龟留学生,还有工作数年的职场人士,选择背后都有一个重要考量:购房成本。
对普通家庭年轻人而言,并没有太多选择,最优方案,大方向是:尽可能去大城市,尽可能去朝阳行业,毕业之时,踌躇满志、年富力强,996不是问题,快速涨经验涨工资,攒首付比什么都重要。
具体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跟当事人手里的牌息息相关,这些牌包括:家庭背景、专业学历、自身能力以及认知水平、有无对象以及对象情况、外部机会……
一份工作做个几年,大概能看清楚结局。同时,结婚、买房等人生大事接踵而来,以家庭为单位的购买力,和工作地房价水平,将极大影响到后续的人生轨迹。
这个“几年”,有时候是2年,有时候是5年。下面我将举一些身边朋友的例子,从北京到杭州,他们有的坚守一线,有的退居二三线,坚守或撤退,都跟买房密切相关。他们是怎么买下第一套房子的?买房与否对后续生活状态有多大影响?希望对大家有些借鉴作用。
先交代一下背景,我是12年北邮研究生毕业。那个时候,一线城市房价,不到现在一半。现在的普通家庭毕业生,要在一线城市立足,将更加困难。可以说基本关上了大门,六个钱包也未必顶用。
下文提到的很多人,是研究生同学,信息不一定非常准确,仅供参考。
A同学,男,湖南老乡,双职工家庭,家中独子,外地985保研到北邮,研究生阶段处了京二代对象,岳父母国企双职工,家庭条件不错。毕业当年,两边家庭凑够首付100万左右,买了北五环外某小区新房,单价3万左右,90方。
A同学对象是低一级的北邮学妹,大四到我们实验室做毕设,他们就此认识,学妹后来到香港读了一年制研究生,比我们早一年毕业,之后在北京的北欧通信外企工作。A同学先在电信类的研究院工作,后转行到一家小券商做证券分析师。15年他们在北京又买了一套小公寓,18年卖掉,两口子移民到北欧。
B同学,男,山东人,两口子是高中同学,本科也是同一个学校,双双考研到北邮。毕业后B到电信类设计院工作,坏处是常年累月出差,好处是前几年到手钱比较多,相对在外企工作的同龄人。B对象毕业后到美资外企工作。毕业一年后,也就是13年年中,他们凑够90多万首付,北五环外买了70多方的二手房。
男方家里大概出了一半,他们工作一年应该攒了20来万,找各自同事、同学1万、2万、3万的凑了二十来万。可能是要结婚了,也可能是意识早,买房早,对后续他们在北京工作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正面的。
C同学,男,湖北人,西电考研到北邮,毕业后到一家国企背景的通信设备类公司上班,没能解决北京户口,工作也不太顺利,14年回到武汉,前期不太顺利,后跳槽两次到了华为,找了一个在银行上班的女朋友,房车很快解决,朋友圈看生活有滋有味,长假经常出游,精神状态不错。
D同学,男、四川人、北邮本硕,研究生时期就在一个校友的小创业公司实习,游戏或者互联网方向的业务。毕业后留下来工作,没能解决户口。小公司没啥起色,14年离开北京,去了成都,房车很快解决,后联系较少,朋友圈看生活也是有滋有味。14年离开前夕,宿舍几个同学聚过一次,D同学遗憾,毕业时没有去百度这样的大公司锻炼,不然哪怕回成都,选择的余地也大许多。
E同学,男,湖北人,北邮本硕,爷爷老红军,父母当地高校行政教师。研究生还没毕业就开始看房,因为政策有变,学校集体户口不能买房而终止。毕业后在台资芯片厂商工作,一年后户口下来,东北四环处买了60多平二手房,单价3万多,主要靠父母资助。
E后面遗憾没有买更大的房子,他其实是有实力至少买个90方的。毕业时京杭君跟他一起合租过1年,当时他觉得北京挤地铁太苦逼,想回武汉过更有品质的生活。为此他父母还专程到北京做他思想工作,也请京杭君劝他留在北京。当时他买一个小房子更多是出于防守。
E同学后面去了一家民营背景的芯片公司,加班出差都很猛,兼职做得不错,收入赶上了工资,然后去了一家通信背景的国企养老,谁知养老不成被迫出来,尝试互联网大厂不利,去了一家区块链公司。
E同学后面找的对象是同学介绍的,同一届校友,在银行工作,也有一套房子。E同学18年把自己房子卖了,换了一个更大的,跟对象单位不远,生活压力不大。
F同学,男,湖北人,本科一个专业的同学,北京某985硕士毕业,前两年在一家美资网络设备公司做销售,第二年年薪达到30万,在同时毕业的同学里,已经是非常高的了。他对象高中同学,top4博士,后到北京做中学老师。14年在北五环外某小区新盘,90方,单价4万多,首付120万左右,两边家庭帮了不少忙。
F买房后,两口子还贷,没啥压力。第三年去了一家创业公司,非常早期的员工。前天F来杭州出差,碰面聊了聊。F告知,在那家创业公司呆了3年半,出来了,期权基本都归属了,涨了20多倍,大几百万,如果公司不能上市,也是废纸。目前在另一家创业公司,2B方向的AI应用,作为联合创始人出任COO,创始人比他小5岁,目前团队20多人。
F 16年某月在成都投资了一套房子,单价8000,4个月后翻倍。聊天的过程中,F感叹行业变化太快,3年前的经验已经没什么用了,还好两套房子都踏准了点,压力不大,现在还能去创业公司折腾一翻。
G同学,男,山东人,外地985考入北邮,毕业后去了北京阿里,因为女友在杭州某985读研,13年转到杭州阿里,15年用阿里无息贷款,买了第一套房子,89方,单价1.5万左右。女友先在网易工作,后面也进了阿里。F同学在阿里5年晋升P8,18年又在西湖区买了180平新房,单价4.5万左右,六成首付。
H同学,男,湖南老乡,北邮本硕,毕业后去了移动总部,15年北五环外,码农区买了90方二手房,单价3.5万左右,首付90来万。G同学在家里排行老三,亲戚条件都不错,买房的时候,哥哥姐姐,父母叔叔姑姑,这个5万,那个10万,给她凑了一半首付。之前听他说都是无偿资助的,本文写作之前问G同学,他说首付还得差不多了。
I君,前猎豹同事,老家江西农村,西北大学本硕,12年毕业后北漂。他老婆几乎一直是全职太太,一家三口经济上全靠他。I君16年初在北京买房,17年在老家县城,为父母全款买了一套大房子。他是京杭君众多朋友中,唯一一个全靠自己在北京站稳脚跟。
J同学,男,甘肃人,外地985考入北邮,毕业后先在国企工作两年,解决了北京户口,然后跳到百度,对象是高校行政老师,16年底,17年初,两口子自己积蓄,加上双方家庭支持,凑了120多万首付,在东北五环外,买了60多平二手房。J同学18年初去了头条,期权涨了一波,年薪接近150万,加班很多。
总而言之,我贫困农民家庭出身,大学、研究生阶段,一路助学贷款勉强读完,12年刚毕业,就面临十几万的债务(助学贷款4.2万 + 家里7万多债务),毕业三年内,支持三弟全职备考研究生,以及后续上研究生的费用,还有父亲跟亲戚合伙做生意等开销,累计12-15万。
也就是说毕业三年内,除去自己开销,还债或者其他因为家里的开销,用掉了25万左右。加上玩美股亏钱,毕业前4年内,银行卡里一直没有多少钱,也就从没考虑过买房。
16年北京房价猛涨,知道自己在北京呆不下了,17年5月来到杭州,7月份,也就是上班五年半的时候,七拼八凑了110万首付上车,130万期房,此后还贷还首付款,一年半才缓过神来。
凑首付的过程中三弟帮了很大忙,他那时毕业一年,自己没钱还面临不少债务,找同学给我借了16万,后续又借了22万信用贷帮我周转。阿里同学借了20万周转了2月,前同事借了10万,一年期。还有几个朋友3万、5万的借了几个月周转。
买房借钱打了不少电话,原来觉得关系不错的朋友,其实并没有那么好,没抱多大希望的朋友,却给了意外的大力支持。借钱是一个检验朋友真诚度的好方法,不过京杭君劝你不要轻易尝试。所有的私人借款,我都付了5%以上的年华利息,别人好心帮你,不要让他们吃亏。
K同学,毕业后先去了一家国企,解决了户口,工资不高。两年之后跳槽到一家小公司,任硬件主管,分了一些期权。17年小孩出生,两口子在北京看房,发现已经找不到100万首付的房子,愁容不展。
我建议K来杭州看看,9月份,K来杭州看房,最终放弃了来之不易的北京户口,落户杭州。10月份,在余杭区,单价2.4万,买了一个130方的准现房。他也在杭州看过工作机会,没找到合适的,最终从离开北京,去了深圳工作,那边有个不错的offer,他说等小孩上学了,找机会来杭州。
L君,16年毕业的师弟,偶然认识,研究生一个实验室。从15年底到16年8月份之前,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买了3套房子,每套首付2成,贷款利息8.5折左右。那个时候杭州不限购。到目前(19年5月)为止,他买的房子至少都涨了1.5倍。
既然来了杭州,就说几个在杭州认识的朋友。
M,女,89年左右,公号读者,父母是某高校行政老师,因为教师子弟缘故,M上大学过程中,得到一些政策优惠。后去英系国家读了硕士,海龟身份回来,到父母的高校也做了一名行政老师。
M爸爸炒房,印象中她说在杭州有2-3套房子,M上班后,以市价一半的价格,买了一套学校政策分房。她说跟她同一年入职的老师,同样的条件,有些就没有分到,在同校工作的父母应该起了不少作用。
N君,男,90年左右,公号读者,老家浙江东南沿海富裕地市,N君上大学后,父母到杭州买房定居。N君15年东部985硕士毕业,父母为他在同一个小区买了一套90方的房子,单价3万多,N君还贷。该小区地处杭州市核心区,目前房价6万以上。N君在四大行某行浙江分行上班,N君说他所在的银行,工资不高,工作满5年才有晋升资格,已经被别人卡位,有时他也抱怨没有上升空间,但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P,女,92年左右,公号读者,老家浙江东南沿海富裕县小镇,父母在老家做生意。17年东部985硕士毕业,在杭州一家银行工作。
P说他父亲33岁的时候,也就是02年左右,去北京、上海楼市都转过,最终以为不会在北上生活,就在杭州买了一套房子,全款90多万,07年左右280万卖掉了。
现在他们家在杭州有两套房子,分别为110平、130平,其中一套还有少许贷款,P有一个小她2岁的弟弟,普通本科毕业,也在杭州工作。P毕业的时候,她爸给她70万现金,作为启动资金,她也不知道怎么打理这笔钱,目前存了活期。按他老家的风俗,杭州两套房子是留给他弟弟的。
据P说她在县城上高中,班上50多位同学,大概10来位,毕业之前,父母就在杭州买好了房子。
浙江大部分地市比较富裕,一般来说家庭有钱后,会在杭州为子女买一套房子,我认识很多这样的朋友。近几年,因为北上挤出效应,和互联网繁荣,一批批互联网从业人员,从北上迁移到杭州,据说杭州一半以上程序员有北上工作或求学经历。但是,杭州毕竟只是浙江省会,跟北上不是一个量级。
改开40年,据戴老板统计,有七次改命的大机会,分别是:高考归来、乡镇企业、双轨生意、九二下海、资源巨潮、楼市疯狂、网络红利。普通家庭,抓住一次,就可以上升一个阶层。
这么多次机遇叠加,中国社会已经形成了不小的贫富差距,好在远未定型。最近15年又在快速城市化,人才、资金、各种资源都在加速向头部大城市集中。为什么说要尽量去大城市,因为这条路,你不走,你的孩子还要走一遍。
年轻人在大城市竞争生存资源和空间,从来不是一己之力的单打独斗,而是在上一代肩膀上的接力赛。一个宿舍的同学,本来来自不同的家庭,短暂交叉四年,读同一个专业,逃一样的课。毕业之时,走上社会,立马面对不同的现实。
有人背负着沉重的原生家庭债务,有人从父母得到一笔启动金,或者一套头部城市核心区的房子。在做出重大选择时,他们心态自然是不一样的。
还好,我们的社会还没定型,还在快速变化中,这就意味着机会,就像我的前同事I君,老家江西贫困农村,他抓住了高考和互联网的机会,暂时成功立足北京。以后他孩子的起点,就是北京。正如N君和P,父辈为他们打下了基础,他们的起点就是杭州一样,已经领先同龄人一大截。
而现在,我们努力奋斗,自我实现,同时也是在为下一代打基础,但我们需要做的可能比上一代更多。正如老H所说,他现在努力赚钱的动力,来自他女儿,但不仅仅是给一笔启动金那么简单。
作者简介:岳京杭,湖南人、码农。求学于西安、北京,目前定居杭州。浪迹于通信、互联网行业。曾就职于三星电子、百度、网易等公司。沉于阅读,勤于思考,乐于分享。复盘过往经历、面向未来思考、做最优决策。
公众号:中产之路
▲▲▲
单身硕博看过来!
如果还没加入理想岛研究生交友群,
请点击下方蓝色标题↓↓速速进群。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智商或财富,而是思考问题的层次。关注公众号理想岛(ID:lixiangdao002),提升认知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