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研究生越来越多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周刊 Author 简思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
作者:简思
原标题:《做女人太惨了,学费都得多交点》
2012年,青岛,一位考研女生鼓励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图/图虫创意
知乎上类似“女孩子应不应该读研”的问题不算少见,下面的回答往往会告诉你要自信,也要相信读书给你带来的改变,然后画风一转为你推荐了一本鸡汤书,一看作者性别,男。
“女学霸”越来越多了。
时间倒退回三十多年前,女研究生的数量都不到全国研究生总人数的10%,“才女”可谓是凤毛麟角。
进入21世纪,女生似乎就一下子“好学”起来。教育部数据显示,2010年女硕士的数量首次超过男硕士近万人,占到了当年研究生总人数的50.36%。
而去年全国报考研究生人数为238万,其中女生所占的比例更是达到了62%,相当于男考生的1.6倍。
你身边的女研究生是不是越来越多了?图/unsplash
如果考研读研只看这样的数据结果的话,那我们几乎可以说一场性别平权运动的胜利在中国高等教育界发生了。
但我们更知道,考研读研更难的不在结果,而在过程。
漂亮的数据背后,自习室里、破旧的考研房里一定少不了这样的女生——
她们坚信努力的意义,不会有过多无谓的叛逆,懂事且让人放心。
她们一摞资料,一壶热水,一直奋战到天明。
这样的日子,可以从一年的12月,持续到下一年的12月,她们没日没夜地与各科理论、思想政治作伴, 暗自承受着心理、资金、风险成本带来的压力,攀登上人生知识点的巅峰。
图书馆有多拥挤,考研的独木桥就有多难走。图/图虫创意
是如果一战功成,未来3年后就可能拥有高回报收益,还是除了复习考研,再没有别的出路?
近150万女生选择成为“学霸”,她们的理由自然不止那一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美好自我期盼。
一、考研这件事上,男女分用不同逻辑
大学毕业,22岁,一个说成熟也成熟,说幼稚也幼稚的年纪。可每个人都要用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的时间,决定自己未来人生的方向。
像叶米所在的211大学非王牌学院,每年为社会输送的人才显然是供大于求。学习成绩与家世背景拔尖儿的几个学生,是早早预定了各自人生舞台的最佳看台位置。余下的大多数,都是毕业即转行。
毕业时,求职的人向左,考研的人向右,从此路就不一样了。图/图虫创意
而在这些“余下的人”里面,又明显区分出了两种情况——
大多数男生似乎都拒绝了还需要投入许多时间与学费的考研读研,“没办法,父母都老了,之后又要买房、娶媳妇儿,想让他们负担能少一点就少一点。”
背负着“养家糊口”的压力,他们不加犹豫地将自己摆上社会货架,疯狂收揽工作offer,并依照价高者得的原则,极其爽快地解决了自己的未来出路。
女生们则似乎都相信“备胎越多越好”,找工作、考研、出国留学都留了一手,用尽可能多的选项来构建自己的安全感城堡。
只有书本才是考研期间的最佳伴侣。图/unsplash
叶米从宿舍搬出去后,就在学校附近的考研房里宅了好几个月,同时做着校招与研究生考试的两手准备。
教辅资料,买;面试攻略,买;张雪峰的视频,买;提神健脑的营养品,买。叶米虽然足不出户,却创下了大学期间最高消费的纪录。
这还不够,每天中文外语结合,学习不累;再加跑步7圈,自可强身健体。在毕业前很长一段时间,叶米都是苦着心志,劳着筋骨,好友看着她日日憔悴的“惨状”,都说是“天降大任”也不为过。
但他们不知道,如果不拼到这种程度,叶米可能就要回老家,接受被安排的工作,被安排的相亲,然后安分守己地老去⋯⋯
她们只能相信读书的力量。图/《中国合伙人》
这样的情况不仅是发生在叶米和她的班级里。某校园招聘网站统计的2018年应届毕业生求职状况数据显示,43.25%的男生在1个月内找到了工作,而66.37%的女生用了2-5个月的时间才下定决心。
网站另做了调查,发现男毕业生在找工作时看重薪酬及工作的挑战性;而女生则会更仔细地考虑工作的后续发展前景、晋升空间与稳定性。
同一个世界里,男女分用两种逻辑,毕业、求职、考研皆是如此。
雄性社会信奉的是“实力至上”的原则,是去主动出击,突破局限。
像叶米那间考研房的房东大叔就是这样。光是签合同的那一小会儿,叶米已经听他吹嘘了好几遍,自己如何从大专学历,靠拼搏、靠坚持,成为某个卖场的华北销售负责人。也是这样一步一步,他才拥有了一大批优秀地段的房子。
自信已经成功的男人,过去都能一笔勾销,历史也能变为成功学话术。
考研,是一种逃跑路径。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而像叶米这样的女生,她们只明确知道自己最不想要的是什么,然后用尽全力,逃出去。
和当年必须考上大学的理由一样,考研兴许还能保她一时。
二、为了读研,有女生决定去支教
女孩为读研可以拼到什么程度?
胜男是知道的,因为她成功地把自己“发配”到了山区支教。一年不回家,可以换一次本校保研的机会。
体育大学的学生正在给郊县的小学生上体育课。支教是大学里常见的项目,但一般不会去那么久、那么远。图/图虫创意
在这之前,她也曾有过一个能外派的工作机会,但一起竞争的两个男生留了下来,她没有。
“但是他们的GPA连班里的平均线都没达到啊⋯⋯”一时间,胜男都不知道自己还要再拿多少个奖学金或证书,才能比得上“性别为男”的好感加分。
胜男曾经觉得平均数是世界上极残忍的东西之一,就这么几个冷冰冰的数字就把线两端所有的真实情况给抹平了。
但如今她又觉得那至少是客观的,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把男毕业生等同于能吃苦,将女孩等同于娇气和麻烦。
“也可能是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比我更优秀吧,我也只能跟自己这样解释了。”
于是,一半是出于赌气,胜男选了最决绝的一条路。不是说女生不能吃苦吗?那来看看山区和海外哪个更苦好了。
但另一半的胜男清楚知道,自己是怕了。怕找工作,怕复习,怕考研,怕自己会输,更怕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证明自己的优秀。
胜男不是非得要赢过男生,也并非真的想要证明自己在哪些方面比男生更强大,她只是不理解,为何同样的机会、权利或地位,女生就要付出得更多?
女人,付出得更多,收获更少。图/The World’s Women 2015
2015年联合国发布《世界妇女报告》。时任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司官员的陈皓怿就指出,
“如果你把女性在家所做工作的时间,与她们在外面劳动力市场工作的时间加在一起,女性其实是比男性工作时间要长”。
这个数据在发达国家大概长半小时,而在发展中国家,女性平均比男性多工作1个小时。
可是在付出更多工作时间的同时,女性却拿着缩了水的工资,既不同工,也不同酬。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全职女性的收入为男子的70%-90%。
另有BOSS直聘的《2018中国职场性别差异报告》显示,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全球最高,对GDP的贡献也是世界第一。更厉害的是,她们花在照顾家庭等无报酬工作上的时间,还占去了总劳动时间的44.6%。
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女性还在2018年将平均薪酬提升到6497元,努力接近了男性的八成工资。
第一个孩子对丹麦女性(紫色)、男性(蓝色)收入的影响。图/Sarah Kliff,Vox
工资打折还不够,女性还要付出“做母亲的代价”。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家亨里克·克莱文在研究了丹麦男女收入差距的数据后发现,女性的收入会在第一个孩子出生以后出现断崖式的下跌。
而丹麦,还是世界上社会福利最好的国家之一。
他说,这种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
“在女性职业生涯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力都在渐渐降低,但是孩子造成的影响却没有变化,最终成为了造成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从来没有人告诉过胜男,一个女生要在实力比平均线高出多少的时候,才能不再受性别差异的影响。
也从来没有人知道,一个女生是要念书念到硕士、博士,还是博士后,才能从家务的牢狱中豁免。
女性,始终囿于厨房与爱。图/unsplash
三、被“读书无用论”困扰的中国女性
小敏是那种优秀到可以成为“别家孩子童年噩梦”的女生。
从小到大,她就没有哪件事是让长辈操心的。考大学,考研究生的同时,还打工,拿奖学金,20岁后再没要过一次学费,自己做家教赚的零花交给父母,补贴家用。
即便是“懂事”到这种程度的女生,也躲不开亲戚的嫌弃。她只不过是因为要参加学校组织的田野调查,错过了一次年二八的家庭聚会,便成为了家族话题的风暴眼。
二姨的电话在晚上9点27分响起,接通之后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
“逢年过节的也不知道给你妈你弟打点钱⋯⋯你妈养你这么大多不容易,我当初就跟她说女孩子不用读那么多书⋯⋯你看你还有多久才能毕业,找工作结婚都要晚啦⋯⋯”
许多人想不明白,女生读书是为了什么?图/《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小敏瞬间就哭了,她甚至想不出任何一个可以用来反驳的字眼。
人类由古发展至今,从来都是日渐提高的教育普及率和知识文化水平,高速发展的科学、医疗技术为一码事,而大家对人与事物停滞不前的价值观判断为另一码事。
所以古代女性一边被阻止走进私塾,一边又会因出类拔萃的诗词才情而受到追捧。
所以近代女性有了上女校的权利,可学习的内容却仍是《内训》《女诫》等内容。
所以在21世纪,仍有人开设女德班传授“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的女性婚内行为准则,上课的女性从16岁到70岁不等。
女性开始读书了,却依然“莫得自由”?图/unsplash
所以在女性被鼓励阅读的时代,我们还发现,她们最爱看的鸡汤类、自我认知类书籍,作者仍以男性居多。
美国媒体QUARTZ在全球最大的线上读书社区Goodreads上找出最受欢迎的88本自我帮助类书籍,其中三分之二来自男性作者,而这些书籍读者有62.5%是女性。
QUARTZ认为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现象,“大部分女性想要从书里找寻人生建议,而她们最终会从男性口中获得”。
知乎上类似“女孩子应不应该读研”的问题不算少见,下面的回答往往会告诉你要自信,也要相信读书给你带来的改变,然后画风一转为你推荐了一本鸡汤书,一看作者性别,男。
四、念了研究生,又能怎样呢?
研究生毕业的麦子发现,求职的时候,最先成功的还是男同学。
毕业是毕业了,然后呢?图/unsplash
25、26岁,正是女性适婚、适育的年龄,这时候求职的你在企业的眼中,就是即将要白领生育津贴的虎狼。患有严重被害妄想症的HR,更是生怕你就是冲着福利保障而来,卸了货就辞职。
医药学专业的燕子念完3年研究生,在同一个科室遇见了大学毕业就出来工作的同班同学。她无法计算,这三年时间究竟是自己学得多,还是老同学赚得多。
无论什么年纪,什么学历,求职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图/图虫创意
婷婷当年出国,选择了高投入、快回本的读研方式。可这短短一年,钱是花了,玩是玩了,自己真的学到什么了吗?这张昂贵的文凭,又有多少单位会正视呢?
新闻里的相亲角,有女生为了照顾男方的自卑心,提高成功率,还要隐瞒自己的研究生学历。但因为有男方女方像这样配对成功的例子,所以女生委屈的开头也只能被解说成都市美话的一部分。
研究生学历,能在相亲市场上加多少分?
但我们仍不能嘲笑这些女性为读研付出的努力。
她们可能是已经在职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年,完全看不到一个行业的明天,选择重回校园;
可能是在一天24个小时领导的无间断折磨中,使劲挤出时间来看的资料;
可能是按照还房贷的程度在吃饭租房买衣服上尽可能地节约,因为无论如何都想让自己去国外的大学看看。
对于她们而言,考研或许不是唯一的可能性,却代表了她们对过去说“不”的整份勇敢。
我们更无法否定三年研究生对一个女生的影响。
或许在未来的哪一天,她们就会因为这段经历,因为经历带来的思想上的转变,而更有底气地,走向她们人生早已注定的战场。
图/《中国合伙人》剧照
参考资料:
《男女工资差距大,原因竟然是这个》,Sarah Kliff,果壳网
《2015-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
《2018中国职场性别差异报告》
《世界妇女报告:全球女性生活出现改善 但实现性别平等任重道远》,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
《中国女性教育权利的贫困》,孙伊,当代中国研究
《Goodreads data show that women reading self-help books are getting advice from men》,QUARTZ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新周刊》微信公众号(ID:new-weekly)。《新周刊》创刊于1996年8月18日,以“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为定位,20多年来用新锐态度测量时代体温。从杂志到新媒体,《新周刊》继续寻找你我共同的痛点、泪点与笑点。关注新周刊微信公众号,与你一起有态度地生活。官方微博@新周刊。
【理想岛近期热文Top 10】Top 10 most popular articles
▲▲▲
单身硕博看过来!
如果还没加入理想岛研究生交友群,
请点击下方蓝色标题↓↓速速进群。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智商或财富,而是思考问题的层次。关注公众号理想岛(ID:lixiangdao002),提升认知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