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基于竞争力模型的首位产业研究》| 亿欧智库

亿欧智库 2023-07-06


“做好首位产业的诊断和选择,实施首位产业规划部署,强化首位产业创新驱动,首位产业企业梯度培育,加大首位产业资本支撑、推动首位产业数字化转型、做强首位产业载体促进集群化发展、基于国际视野的资源整合连接和专业化招商。”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全球范围内正在孕育兴起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特别是在百年变局深刻演进和世纪疫情起伏延宕的严峻形势下,迫切需要在产业方面提早进行战略布局谋划,在关键领域、供应链安全、“卡脖子”地方下大功夫,以应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及全球竞争的客观需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基于此,我们提出首位产业这一概念,并且有效归集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精尖产业、未来产业等概念。首位产业分为两种类型,类型Ⅰ(全球首位(领先)产业)在全球的维度,从国家竞争力、站位、目标和结果的角度衡量, 处于全球领先或者第一阵列的产业;类型Ⅱ(区域首位(优先)产业)在区域维度,聚焦产业特色化和区域发展意愿, 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高端产业。培养和壮大首位产业,打造首位产业集群是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 产业领跑,塑造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重要战略路径。




研究背景和意义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产业理念更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前沿技术快速更新迭代和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正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赛道蓬勃发展。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以清洁高效可持续为目标的能源技术加速发展将引发全球能源变革,空间和海洋技术正在拓展人类生存发展新疆域。


由此必将催生新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和商业模式,推动产业边界模糊化、产业组织网络化、产业集群虚拟化、组织结构扁平化发展。因此新的产业发展理论必将不断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精尖产业、未来产业等产业持续深化和更迭。



问题和挑战倒逼我国产业发展加快寻找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当前,全球百年变局深刻演进和世纪疫情起伏延宕导致全球政治、社会和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冲突和风险隐患急剧上升,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受严重冲击,特别是中美贸易战的加剧,深刻暴露出我国长期以来在产业链建设、关键领域攻关、核心技术突破中存在的软肋与不足。


我国虽然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但依然大而不强,产业基础科学研究乏力、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薄弱、共性技术缺位、高级人才缺乏等关键问题依然突出。


同时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迁移的步伐有待加快,产业效益需要进一步提升,绿色低碳发展趋势不可逆转的新挑战。


这些突出问题和新的挑战倒逼着我国产业发展谋求新的突破路径。



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对我国产业发展提出新诉求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 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五年。站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重点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理论基础和演进



产业相关理论及发展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国外对产业结构的划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研究大体按照两个层次进行演变:一个是主要研究三次产业间 的关系;另一个是主要研究工业内部各产业间的关系… 


发展阶段理论:主要以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和霍夫曼定理为核心,其中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根据国内人均生产总值水平,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工业经济整个变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 6个时期。


产业区域分工理论 :区域分工理论通常被用于城市首位相关的研究中,该理论认为应该从城市体系中寻找产业定位,简单来说就是依据城市体系所需要的产业种类和区域分工来为每个城市进行产业定位。


产业创新理论源于对产业革命的研究,随着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提出而萌芽。19世纪60年代坎宁安首次提出“产业创新”一词; 


70年代弗里曼和苏特提出产业创新应包括技术和技能创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


进入80年代,随着亚洲四小龙快速崛起,Freeman(1989)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


Nelson(1993)则从研发配置、资金来源、公司特征、重点产业、大学角色和 政府政策等6个角度,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比较;


1990年,迈克尔波特提出了著名的“钻石理论”,将产业纳入了创新系统;


1995年,Carlsson B.和Stankiewitz R.强调了技术系统理论中的技术扩散 和利用对产业创新的作用,而创新型产业集群为技术扩散提供载体;


2005年,马勒尔巴提出了产业创新系统概念,并分析了知识、技术领域和产业边界,参与者、网络和机制,认为产业创新系统是不断变化的,这要求新型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要有自我演化的创新体系。



以下是报告节选正文内容

扫码加入社群获取完整报告








文章不错,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