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语》学而篇0112句

2018-03-15 ☞☞☞ 丝路社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原文】 

有子曰:“礼①之用,和②为贵。先王之道③,斯④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⑤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①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②和:调和、和谐、协调。 

③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④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评析】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由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丝路社感谢微信搜索关注




新丝路晨阅:2018.03.14

《论语》学而篇0111句

唯有读书和户外徒步不辜负:00323

新丝路晨阅:2018年版

新丝路晨阅:2017珍藏版

《论语》春秋版全文(每日更新中)

最新人事任免:2018.03.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15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大全2018(每天更新)

【新丝路晨阅】由北大高级教授高国潮授权提供发布,其他来自中国政府网,人民网,新华社,m.lssdjt.com,文琳资讯,灵机妙算,平安证券,禅缘佛语,中国气象局,晚报时间,新丝路人事,支持原创,感恩原创作者,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只编辑绿色无广告分享,如有侵权请与后台小编联系及时处理。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