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之理观爱情
平常来看,爱情与数学毫不相关,但实际上理解了数学的奥秘和爱情的真谛,却发现其中蕴含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们向往热烈真挚的爱情,却有时会面临爱而不得的遗憾。
------《泰坦尼克号》
有些爱情的到来会为一段阴暗的人生带来阳光,却最终难以抵过生活的苦涩。
------《遇见你之前》
幸运的是,有些人可以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爱人,享受爱情给予的成长与美好。
------《傲慢与偏见》
也许真正遇见过爱情,才会明白“斯人若彩虹,遇见方知有”。
------《怦然心动》
爱情犹如迷一般的存在,缘分此事更叫人难以猜测,似乎并没有正确答案,可是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概率的角度找寻最优解。如果把恋爱类比为小熊掰玉米,如果只能选择一根玉米且不能回头,完美主义的小熊会一直走到田地的尽头,最终一无所获;而大多数小熊会半路中摘下一根玉米,而遗憾的错过后面更大的玉米。
但其实在统计学中,有一个办法可以让%99的小熊摘到的玉米是最大的玉米之一。将这段路分为两段,前一段观察,后一段行动,观察则是在不断的类比中观察出怎样个头的玉米是大玉米,内心定下标准,后半段只要看到比心中的标准还要大的玉米就立即摘下,不作犹豫。而经过数学计算,这个点大概是37/100。也就是说前37%的路程要多做观察,后63%的路程便是行动的时间。追回到恋爱的问题上,这样做便有99%的机会能找到人生最佳伴侣,这是数学给予我们的答案。
可人们向往的爱情是美好的,以此种眼光看待始终是多了几分格式性,那么用数学的眼光来看,我们该怎样找寻爱情之美。我认为,数学有时可以描绘爱情中的种种形态。
当它是简单的四则运算,“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是爱的加法,不自觉地一瞥一笑,有情人眼中自出美意;“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的无奈与遗憾是爱情的减法;“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旦旦誓言是爱情的乘法;“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八字道尽爱情的悲痛与苦楚,实为爱情之除法。
它有时是曲线,在定义域内周期循环,最高值时,爱意绵绵、轰轰烈烈,让人立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盟誓,可它的骤然下降,落至最低点却山穷水尽、泪水滂沱,像河水分隔两岸,再无交联。可是曲线不会终结,总会在另一个区间重新回转,跌宕起伏,爱情之景重现。
茫茫宇宙中,我们都犹如一叶浮萍,不停的寻找自己的方向,路上可能遇到经过你的一叶小舟,也可能与飘落身边的落叶擦肩而过,可是这都算不上是一种缘分,冥冥之中,我们会遇到另一叶浮萍,与他共喜共悲,相伴一生。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叹,难道不是数学中的概率?从此“朝朝频顾惜,夜夜不能忘”,荒芜的方程式终于找到唯一的解。
“红是朱砂痣烙印心中,红是蚊子血般平庸;白是白月光难以忘怀,白是米饭粒习以为常。”这样看来,感情又变成了一个变量。
倘若爱情是点,个人是线,组成的家庭则是面,各种量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制约,牵一发而动其全身,绘制成社会这个无形的立体之网。此时的爱情又有了更为庞大的意义。
诸如此类,那么于千万人中相遇则是概率,一个群体的相识是集合,集合中的相恋叫映射,双宿双飞的结局叫数对,爱情的密切积累是微分,移情别恋是拐点,相守一生便是极限。
也许从数学角度看待仍然揭不开爱情所有的面纱,但理性的分析可以教我们如何更好的去爱与被爱。
— 推荐阅读 —
(点击蓝字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