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享充电宝悄然涨价,是收割市场,还是自我救赎?

吴晓芳 通信信息报 2019-10-04


继共享单车涨价之后,共享经济的另一个细分领域——共享充电宝近日也悄然涨价。 


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模式相似,共享充电宝企业早期也是通过烧钱,以极低的价格快速扩张实现跑马圈地。


然而,资本退潮之后,共享经济进入寒冬,不少相关企业黯然离场。


共享充电宝却是个例外,经过大浪淘沙,头部企业低调实现了盈利。


此次悄然涨价的背后,是价格的理性回归,还是迫于成本压力被动涨价?




共享充电宝告别“1元时代”



只要花一两块钱,就能把手机电量充满。


跟随共享经济风靡起来的共享充电宝由此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出门在外手机电量不够时,扫码借个共享充电宝就能让手机电池“不罢工”。


然而,最近市场上不少品牌的共享充电宝使用价格都有不同程度上涨。有网友称,原本1元/小时的租金,现在已普遍上涨为2元/小时和1.5元半小时,4-5元/小时、封顶20元/24小时和封顶30元/24小时的价格最为常见,部分城市还出现了6元/小时和8元/小时的价码。


网友吐槽,“充电两小时的价格已经可以购买一个小型充电宝。”



共享充电宝自2016年起步后,三年间已经遍布商场、写字楼、餐厅、便利店等商业区域。


2017年前后,共享充电宝领域进入资本狂舞的阶段。


与共享单车曾经的低价模式相似,共享充电宝企业也是通过烧钱来跑马圈地。


小电创始人兼CEO唐永波曾公开表示,小电在扩张最快的时期,曾经在一个月里铺了7万到10万台左右的设备,一口气开进20个城市;聚美优品创始人兼CEO陈欧也曾对街电下令,一个月要烧光30个亿。


然而,好景不长,从2017年底开始,行业就进入了大洗牌,在模式大同小异的红海之中,获得资本加持的继续如火如荼,被资本抛弃的则黯然退场。


经历了2017年底和2018年残酷的一轮洗牌后,共享充电市场基本形成以街电、小电、怪兽充电、来电企业为主的“三电一兽”格局。


根据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发布的《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行业发展分析简报》显示,2019年共享充电宝市场全年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5亿人次。其中,排名前四的街电、小电、怪兽、来电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达到28.6%、27%、25.1%和15.6%,几乎垄断了共享充电宝市场。




涨价动因是啥?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元/小时是共享充电宝的标准价格,只有在景区、火车站、机场等地会出现稍微高一些的价格。


因此,对于此次的大幅涨价,许多网友表示不能接受。



多个共享充电宝品牌的客服对此回应称,具体的费用是根据商家、地段、人流量等因素来制定的,即在人流量多的繁华地段,共享充电宝的租借价格会稍高一些。


按理说,相比运营成本高、急于提价收窄亏损的共享单车企业,共享充电宝企业的提价动力并不急迫。


这个行业经过大浪淘沙之后,如今仅存的头部企业已维持着稳定的盈利模式。去年,包括街电、来电在内的多家企业都已宣布盈利。


那么,在盈利不成问题的情况下,共享充电宝急于集体大幅涨价,是因为市场已到了收割期?


有专家表示,共享充电宝靠本身的租赁模式,表面上实现盈利并非难事。但实际上,随着维护管理成本以及充电宝本身的替换迭代,加上共享充电宝平台的技术升级,都会加大成本,进而对其后续发展带来亏损的阴云。因此,加价是为了保持持续发展。


市场格局基本稳定后,留下来的企业结束了盲目扩张,开始更多地考虑利润、成本和影响力的问题,谋求更长久的盈利模式。


和共享单车不同,共享充电宝要想触达用户,需要比单车多经过一轮商家,而商家的流量则会直接影响到每个机柜的成本回收周期。


因此,早在2017年,行业就出现了给商家分红或入场费的做法。



就目前的商业模式来看,共享充电宝是一个低毛利和低门槛的行业,随着创业公司越来越多,商家的入场费日益高昂,共享充电宝企业的利润空间也被挤压得越来越小。


目前,共享经济已从野蛮生长过渡到相对理性、成熟的阶段,行业格局趋于稳定。


在这样的情境下,商家提价也是在试探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建立自己的调节机制。就如同网约车在高峰期、节假日的价格会实时调整一样,共享充电宝等也可以根据供需关系决定具体价格。


从长期来看,共享充电宝也和共享单车、网约车等一样,低价竞争已成过去式,涨价是必然的过程。



涨价后还有未来吗?



社交平台上的网友对共享充电宝的涨价,多数都在表达不满。


那么,涨价成为趋势后的共享充电宝会被用户抛弃吗?


在一部分业内人士看来,科技越发达,技术条件越成熟,共享经济的发展机会也会越大。


随着5G时代的到来,AR、VR等场景应用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火热,手机耗电量将会突破新高。


有业内人士预计,5G时代的手机耗电量将会是4G的两倍。目前,市场上很少有能承受这样电量消耗的手机,这就给共享充电宝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根据《2017年-2020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市场规模》调查数据显示,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状况良好,预计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将达到2.4亿人次,2020年用户规模将增长至4.08亿人次。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当然,技术的发展也会给充电宝行业带来风险。


共享充电宝本身并非刚需,更多情况下是消费者用来应急的,且极其容易被替代。


另外,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无线充电的普及,远距离无线充电技术已在国外萌芽,反向无线充电正在成为一种趋势,WiFi无线充电也已横空出世,共享充电宝的市场需求或受到挑战。


目前,共享充电宝的盈利模式主要来自于租赁收入和广告收入,其中来自消费者的租赁收入占了大头。在技术更新换代的时代,共享充电宝品牌如果没有新的盈利模式,依赖租赁收入很难走得更远。


当然,对于共享产品而言,通过涨价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这只是运营手段之一,也符合商业逻辑。


但想要实现全面盈利,使企业良性发展,关键还要花更多心思去优化服务,取信于用户,衍生出自己的生态闭环,让共享充电宝真正成为用户的刚需。


未来无论科技如何发展,共享经济的商业机会一定大于风险,但最终投票权是在消费者手中。





END



 向“通信信息报”投稿,请致信:109975869@qq.com,

稿件一经刊发,将根据文章质量,

提供千字200元-500元的稿酬。


其他合作、建议、新闻线索,

欢迎于微信公众号后台联系我们。 



RECOMMEND推荐阅读


  《哪吒》狂赚10亿,为何阿里“亏本”减持制作公司?

●  重磅!P2P网贷纳入央行征信,欠钱跑路后果很严重

●  2019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背后,我们能看到什么?




专注做内容的公众号





我就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