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耳朵旅行-谁是老外

2017-08-30 我们的 女人书房

  


点击下方绿标收听本期节目…

主播:清馨

尼泊尔旅行购物区


KonNiChiWa——小贩们一看到小呆便用日语打起了招呼。


ANiHaSeYo——小贩们一看到我便用韩语打起了招呼。


Ni Hao——小贩们一看到华哥便用普通话打起了招呼。


这算怎么回事,中日韩三人组啊?我哪里长得像日本人了?小呆一脸不服。


不服归不服,说句实话,若不开口,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小呆是日本背包客。小呆的穿着打扮以及浑身透出的先锋气息,与日本背包客形象非常吻合。至于我,不是被当成韩国姑娘就是被当成日本姑娘,原来我是如此不典型的中国姑娘吗?华哥由内而外散发着国人气息,以至于没有一个小贩会把华哥的国籍猜错。


在旅游区之外的地方,听不到中日韩语,取而代之的是一声真诚的Namaste。Namaste是尼泊尔语中的“你好”的意思。尼泊尔人总是双手合十,微笑着对你说一声Namaste。很快,我也养成了双手合十,用Namaste向尼泊尔人问好的习惯。


泰国机票……泰国机票……小呆靠着旅馆里悲剧的网速勉强上网查询机票信息。


小呆打算将泰国定为下一站,华哥也想去东南亚,两人想趁这两天将机票买好。订机票往往是越早买越便宜,对于穷游者来说,不得不时常关注机票信息,比如主营廉价航空的亚航。


比起东南亚,我更想先去印度。一是对这个陌生的南亚第一大国充满好奇,二是因为走陆路去印度比坐飞机更省钱,更有趣。


尼泊尔与印度接壤,有多个陆路口岸,从尼泊尔进入印度的背包客不在少数。中国护照在尼泊尔递签印度比在境内递签容易得多,不需要工作证明、收入证明之类的文件。


于是,一回到加德满都,我就打听去印度的消息。


根据可靠消息,递签后至少要等一周时间传真回函,之后才能拿到签证。我还打听到,很多背包客被等待回函的步骤卡住,因为没人能保证何时回函,有人七天等到,有人十五天等到,有人等了一个月也没结果。为了保险起见,来到尼泊尔没几天我就去印度大使馆递了签。填写几张表格,支付相当于几十元人民币的手续费,拿到收据,然后安心等待。


你递签了没,我们找了辆人力三轮儿逛加德满都呢。小呆打来电话。原来,小呆以600尼币的价格包下一辆人力三轮车,随意闲逛,直到晚上七点。平摊下来每人也就十多块人民币,我欣然加入。


加德满都


坐着人力三轮出了泰米尔区,才看清了真正的首都——加德满都。加德满都内外的城市建设水平相差至少十年。在泰米尔区,街道干净,整洁,建筑洋溢着英伦特色,时不时出现精致的花园洋房,街上随处可见外国游客。区外,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中国的八十年代。街道混乱,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毫无秩序地行驶在一起,感觉十分危险。城建破旧,少有人行道和红绿灯,路面、街边、建筑,处处充满二三十年前的中国的气息,甚至还比不上国内的三线城市。之所以这样描述,并不是要炫耀什么,或者看不起别人,只是想呈现一个真实的外部世界。


途经昨天吃午饭的餐厅,停下来填肚子,顺便请车夫小伙一起用餐。车夫小伙18岁,已经出来挣钱5年了。小伙说自己的月收入是5000尼币,即380元人民币。我曾听说加德满都收入水平普遍是8000到12000尼币,即600到900元人民币。看来小伙子的收入属于不需要缴税的那种。


尼泊尔虽是释迦牟尼出生地,但百分之八十的百姓信奉的却是印度教。街边常出现印度教神龛和寺庙。车夫小伙途经印度教寺庙时都会停下来让我们参观,他在附近等我们。本来我们有很多机会溜走的,但我们并没有这么做。小伙子对我们的信任让我们非常感动,他还热情地介绍城市里的各种建筑,一次次让我们下车随意闲逛,自己蹬着三轮车去附近等待。有一次,找了一路寻不到他,打了电话才找到人。假如我们直接走掉,他不就要空手而回了吗?


路过加德满都学院,老远看到火红的大灯笼,好一派中国气氛。原来学院里正在举办“第五届尼泊尔中国节”。摄影、电影、书籍、美食应有尽有,电影展厅门口贴着中国电影海报,如《十月围城》《杜拉拉升职记》等。我仔细走过去看了看,觉得挺有派头的。这让我想起在中国宣传美国大片的画面,那场景,那格调,就是不一样,你说不上来它为什么不一样,就是特有派头。现在我们的电影在别的国家被称作大片,这是一个小小的惊喜。


晚上6点多钟,三轮车拐进一条小巷,驶到小巷汇合处,时值下班高峰,人头攒动,水泄不通。行人、摩托、汽车和卖菜摊,寸步难行。中国虽号称人口第一大国,但拥挤到这般惊人程度即使在菜市场和地铁口也难以呈现。无论是街道的布置,还是街边的小贩,一切都那么古怪。无论是街道的布置,还是街边的小贩,一切都那么古怪。无论是街道的布置,还是街边的小贩,一切都那么古怪。无论是街道的布置,还是街边的小贩,一切都那么古怪。


下车后,我们打算前往杜巴广场。杜巴广场?一位陌生小伙忽然蹿到了我们面前。我也去,我带你们一起去吧。小伙一脸热情,还拉来一个“朋友”与我们同行。


小伙一路上努力和我们搭话,好像有说不完的话。我觉得这小伙举动很古怪,心想,他刻意和我们套交情,图的是什么呢,难道他觉得外国游客都愚蠢到会随随便便撒钱?


途中我们改变路线,从小巷走回了泰米尔区,我们客气地谢绝了小伙的“殷勤”。小伙忽然把小呆拉到一旁,话锋一转——我其实最近比较——缺钱——我朋友也是——你看能不能帮个忙——小伙说着,做出钞票的手势。华哥双手一摊。我耸耸肩,静观其变。小呆直截了当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转身走人。


看来,“老外都好骗”这样的观念不是中国独有,在其他地方也一样,只不过到了这儿,我们自己就成了“呆头鹅老外”了。


书目:《再不远行,就老了》— 王泓人

编辑:女人书房(SF1232)

投稿邮箱:2849276982@qq.com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收听女人书房更多书籍节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