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年“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候选导师展示(第三期)

华农研究生会 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会 2022-12-11

万众期盼的“美丽与智慧”的化身来啦

搓搓小手准备为她们点赞

 

她们分别是:

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岳学军老师

人文与法学学院衷海燕老师

外国语学院杨曙老师

艺术学院金惠老师

(导师排名不分先后)




快来看看吧~


14

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岳学军老师


 


岳学军,女,1971年出生,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7月,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1992年7月至1998年4月,在重庆大学机械工程一系、重庆大学机电设备厂任教;1998年5月至今,先后在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任教。期间,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她在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国立农业工程研究中心(NCEA),做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做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现任广东省政协委员、民进华南农业大学副主委、民进广东省妇女工作委员会副主任。2018年获广东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心育人担使命岳学军教授用“四有”标准要求自己,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座右铭,从教近28年来,坚守教师岗位,执着教书育人。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发掘学生特长,悉心施教,培养人才,被学生视为“良师益友”。她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国家级专业大赛奖励,如指导本科生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一等奖(1次)、大学生节能减排全国三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国家铜奖、广东省“挑战杯”特等奖、广东省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2次)和广东省“挑战杯”二等奖(1次)等。她培养的研究生有的获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博士资格,有的获国家研究生奖学金(5次)、广东省优秀研究生(1次)和院级奖学金(23次),以及公费国外(境外)短期访学项目(4次)。她主讲《计算机网络》等11门本科生课程和《农业工程学科进展》《物联网技术》等研究生课程。她悉心钻研课程内容,注意将基础知识与学科前沿最新知识相结合,具广博专业知识面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精心备课,课堂讲授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对学生和蔼可亲,深受学生喜爱。平时坚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术修养,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层次,做学生的学习研究榜样。注重品德教育,常以前辈的先进事迹感染学生,笃学修身,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她先后获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校“三育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2次、院级优秀班主任3次。科研创新攀高峰岳学军教授科研水平过硬,学术视野开阔,与国内外多所大学持续合作,善于学习国内外先进科技,结合岭南农业特点和需求,勤奋钻研,开展深入研究。所研究内容多属学科前沿课题,具备把握学科前沿、保持学科优势、赶超囯际水平的潜力。长期从事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工作,特别是电子信息及数据挖掘技术在智慧农业应用研究工作,目前主要致力于农业4.0、智能农场、农业大数据、农业机器人、车联网及智能农业装备控制系统研究。所涉学科涵盖电子、通信、信息、信息处理、数据挖掘、无人机等领域。创新是科研的制高点,她的科研成果具有显著的创新特点,如:首次采用复合一维纳米材料双层结构,首次采用感知信息地下传输;从通信链路自动感知,提出无线通信节点发射功率随信道质量变化自动调整;提出汇集各区数据,形成数据立方。主持的国家省级项目13项,获国家省部级奖励6次。发表的论文被SCI/EI收录34篇(TOP 5篇),是多个国际SCI/EI知名期刋审稿专家。2018年推出“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及无线声学网联的业余无人机监控”技术,可实现对非法无人机进行驱离,相关研究发表在《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通信期刊》,论文影响因子为10.435,并经科学网进行报道,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出版教材和专著3部,授权发明专利1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0项,公开软件著作权16项。在高性能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农业物联网及智能农业装备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相关成果促进了岭南农业4.0智能农场实施。乡村振兴尽职责岳学军教授深入贫困乡村,用心用情用智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在精准扶贫脱贫的基本方略下,在逐步建立的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中,持续扎实地开展相关工作。积极参加省民进精准扶贫河源工作,参与广东春砂仁现代农业产业科技服务。为了更有效地科技服务脱贫,她研发了多台样机,加强示范应用推广和产学研结合,转化研究成熟技术积极在省内外推广。所主持研发的智能化果园滴灌控制装置、果园监测系统与灌溉专家决策系统,已经在全国七个省市的农村中进行了推广。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运用,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机械化和信息化,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应用水平,切实推动科技振兴乡村工作。部分科研成果获推广运用,主要成绩有:研发新型的多源信息全面感知技术。包括新型传感器与先进信息采集技术,开发新型温敏湿敏传感器;测量大区域含水率;红外光电感雨器实时感知下雨气候条件;基于多源光谱的植物营养元素含量检测,完成广东省内全柑橘品种全生长期光谱信息采集,基于云计算与深度学习建立预测模型,实用于果园种植决策,并提供web访问接口,易于后期产品化集成。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为乡村振兴培养农业人才,获华南农业大学首届优秀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她担任民进华南农业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委,努力完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政治任务,基层委员会获“民进全国先进基层组织”奖(2次),“民进广东省先进基层组织”奖(4次),在参政议政、组织建设与社会服务工作中多次获得民进中央、民进广东省委会和学校统战部的表彰与奖励。担任广东省政协委员以来,履职尽责,深入调研,积极撰写议案,完成省政协提案5件,建议编入《广东政协信息》(3次)。参加省政协调研12次,多次接受人民网、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的访谈,以及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等的采访,两次主持广东数字政协委员会客厅,在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讲话精神活动中,以“将三个第一作为奋斗指引”为题的发言在南方日报上登出。

 

 

15

人文与法学学院衷海燕老师

 


衷海燕,教授,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史学科带头人,学院党委委员,华南生态史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11—2020年间担任历史系主任。为国家社科重大科研项目“宋元以来珠江三角洲海岸带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的首席专家。另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承担多项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编著3部。在十八年的教学工作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紧紧围绕校、院教学工作,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实践中,教学和科研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她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在广大的师生心目中树起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关心学生成长,教书育人楷模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立德树人是做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基础。衷海燕老师自走上教学工作岗位以来,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方针政策,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和工作实际,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和核心,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教育方针和政策,思想政治工作原理。多年来,积极参与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并参与相关文件、材料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讨论与制定,为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自2007年获培养硕士研究生资格以来,陆续在科技史、农村发展、中国史等学科领域招收研究生,关心所指导的每一位学生的思想与生活。自研究生入校以后,积极主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制定相应地培养方案。真诚关心学生的成长,为提升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而不遗余力;同时在具体指导学生中,以研究促实践,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社会就业能力。学科建设,成绩显著;学生培养、硕果累累一是学科建设工作。自2011年至2020年担任历史系主任期间,积极投入科研团队建设。挖掘潜力,着力培育中青年教师;开拓创新,积极引进优秀人才。本校历史学系创办于2005年,创办时间虽不长,但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8年,由衷海燕老师带领申报的“中国史”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点获教育部批准,2019年成功招收第一批中国史学术硕士研究生,2020年更是实现了中国史硕士招生人数的重要突破。二是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自设立中国史硕士点以来即十分重视对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工作。(1)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鼓励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走出课堂,迈进田野”,并多次组织带领研究生前往各地进行实践考察。(2)加强对学生专业理论与知识的培养与训练。多年来积极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并参加专业相关学术会议。2019级中国史点首批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即在当年学校组织的研究生文献综述大赛中获奖。2020级中国史硕士生又在该项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学院获奖的7名学生中,有6名来自中国史学位点,并包揽了一、二等奖,其中由衷海燕老师指导的有4位。而在学校人文社科类获奖的4名学生中,有2位来自中国史点,分获二、三等奖,2人皆由衷老师指导。先后指导研究生26名,多位硕士研究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学校一等奖奖学金,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其中18级硕士生黄国胜在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并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获得优秀论文二等奖。(3)积极推进学生就业工作。2020年受疫情影响,学生就业难度加大。作为系主任、研究生导师,衷海燕老师带领历史系导师、系教师积极推动研究生就业工作的展开,成功帮助毕业生克服就业困难。严于律己,树立教学科研模范一是高标准,严要求,在教学工作中起表率作用。衷海燕老师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自2003年来校任教至今,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她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关爱学生,诲人不倦,富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开设研究生课程都深受学生喜爱,受到广泛好评,在每年的教学质量评估中,学生评教成绩位居前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曾获得华南农业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称号。二是加强理论研究,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对待自己的工作,不断钻研业务知识,踏踏实实,在繁重的教学工作和兼顾家庭老人、孩子之外,投身于科学研究工作,积极指导研究生学习、学术工作。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作为导师以身作则,为研究生树立了良好的学术模范。2019年主持申报的“宋元以来珠江三角洲海岸带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获国家社科重大科研项目立项。曾先后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学术专著《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史》(48万字)、《儒学传承与社会实践》(28万字)、《珠江近古学说学派》(36万字),以及主编《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料汇编》、《新加坡经济社会地理》等,以独著或第一作者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衷海燕老师在工作与科研上认真负责,凭着十几年如一日的饱满热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历史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更是为华南农业大学历史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一位教育者,她将教育工作融入了自己的生活,在研究生教育事业上努做到尽职尽责、诲人不倦。衷海燕老师既是教书,更是育人,为人师表,深受研究生爱戴。在学业科研上她对学生严格要求、积极指导;在生活中她对学生关怀备至、谆谆教导。

 

 

16

外国语学院杨曙老师

  

杨曙,女,汉族,1981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2006年6月获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学位,同年7月至今在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2012年获得中山大学博士学位,师从当时的外国语学院院长常晨光教授(现为中大国际翻译学院院长),2014年获得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与语言学系博士学位(与中山大学联合授予),师从当时的系主任、世界知名功能语言学家Jonathan Webster教授。现为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兴趣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外语教学与翻译研究。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乔治城大学语言学系访学一年。 

潜心教育,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成绩突出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热爱教育事业,注重教书育人、深受学生的欢迎和爱戴。我积极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承担了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如“英语写作”“商务英语写作”“功能语言学”“翻译欣赏与批评”的教学工作,平均每周授课时数为12课时,年均约350课时的教学工作量。在教学过程中,我认真备课,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研究生反馈“教学内容极富启发性,理论讲述透彻、能系统地学习系统功能语言学知识、老师授课质量非常高”。近年本科教学评教得分均在93分以上,近年研究生评教分数为97分以上,居于学院前列。有3个学期以上的本科评教在本单位排名前15%,2018年上半年教学评教排名全院第4名。我还作为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多次获得专业竞赛奖励:指导周文静同学获得2020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广东赛区特等奖,全国三等奖。指导潘茵晔同学获得2018年“联盟杯”广东省本科院校英语写作大赛特等奖指导郑力铭同学获得2015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广东赛区三等奖。指导一名同学获得201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级一等奖;2019年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对比研究"获得省级立项。勇于钻研,勤于探索,科学研究成绩显著在繁重的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以"教学促进科研、科研提升教学"为宗旨,潜心科研工作。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质量工程、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还主要参与了多项省部级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结题报告获得了评审专家的好评;广东省质量工程项目也已通过初步验收,主持的省级精品课程项目《英语写作》已制作成慕课,在智慧树平台上线播放,目前平台学习人数已超过2000多人,扩大了华农的影响力。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国际权威期刊、SSCI源刊《Functions of Language》发表了论文,在北大外语类核心期刊《外语与外语教学》、《外国语文》、《解放军外国语学报》、《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外语学刊》以及其它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专著《A Systemic Functional Study of Modality in Modern Chinese》即将在世界知名出版社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关爱学生、为人师表2019年被外国语学院学生票选为华南农业大学“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候选人。作为研究生导师,我十分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业和就业。在思想政治上,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报效祖国、服务社会为己任。在生活上,每当学生向我请教生活中所碰到的难题;我都会抽出时间尽力解答,为学生排忧解难。比如,有的女研究生向我咨询如何规划30岁之前的人生,如何平衡生活与学业;有的男学生向我咨询与父母发生了矛盾之后如何与父母缓和关系等等。对于学生的请教,我都会热心地给予建议,希望他们有一个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在学业上,我倾心指导学生的学习、科研和毕业论文工作,在研究生入学之际,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和研究方向,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即时给予指导。学生对于语言学理论有不理解的地方,我都会耐心解答。在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中,不厌其烦地从语言、思路、案例分析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和必要的帮助。在学生毕业之际,我指导学生如何求职,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就业建议,已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都已找到理想的工作,其中有2人在高等院校从事专业教师工作。我指导的研究生肖光俊同学在校期间获得“优秀毕业生”、“优秀研究生干部”等称号,还多次获得校级二等奖学金。我指导的学生还发表了相关论文,如《交际适应理论视阈下英语与粤语语码转换的心理动机研究》等。 

 



17

艺术学院金惠老师

 


金惠,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2018年荣获“广州创新英雄”称号,第七届广东时尚推动大奖;“广东纺织服装非遗推广大使”荣誉称号;2019年荣获“首创杯”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


作为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和服装系学科带头人,金惠老师将所有精力贡献在服装学科的育人事业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服装科研事业与创新设计的热情深深感化着每一位学生,也指引着每一位学生在服装道路上不断前进。

德育优先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十九大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一直以来,金惠老师把立德树人内化到艺术学院教学和管理的每一处细节。坚持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德育优先,这是培养学生的重要基石,扎实树人,通过合适的教育塑造学生、改变学生,这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所在。艺术学院的学生个性鲜明,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个体之间的差异也更明显。在教学过程中,把针对性教育放在首位,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优缺点,了解每位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课程中,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和信任学生,才会呈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金惠老师一直将“思辨”贯穿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因此,轻松严谨的课堂气氛又富有深刻的学术内涵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在课程背后,学生们面临着大量的专业难题和生活疑问,金惠老师一直承担着学生们知心朋友的角色,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她常常说“比起老师,我更想成为学生们的朋友,因为只有成为朋友,彼此聊天才会舒畅,我才能知道学生们的真实想法。”相信要爱护每一个学生,学生得到老师的爱,就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她真诚的待人态度,赢得学院师生的一致爱戴。致力学问非遗传承近年来,学院科研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作为“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一直推动学院产学研工作的有效结合,并以香云纱文化传承创新为据点,为“中国纺织非遗”的推广作出重大贡献。面对广东非遗“香云纱技艺”的传承困难,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非遗产学研工作在艺术学院的落实。根据香云纱境遇的实际情况,与研究生们将时下流行的面料工艺相结合,更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将纳米镀覆技术应用在香云纱上,推动香云纱效果呈现的跨越式创新发展,实现“香云纱”的破茧成蝶。近年来在《装饰》、《艺术百家》等核心期刊、省级期刊上发表《广东香云纱的服饰创新设计策略探析》等论文和设计作品10余篇,先后为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政府、佛山顺德伦教街道办、广州香云故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政府与企业进行香云纱设计与形象推广服务,为学生们营造出良好的产学研合作环境。金惠老师一直醉心于非遗纺织工艺的创新传承,致力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染整技艺”的对外推广,“非遗不是摆在博物馆的东西。”学问不应局限在大学校园内,更应回归社会,实现与人民共享优秀研究成果的教学目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当非遗的传承者,更要当推广者。在金惠老师的带领下,国家艺术基金“破茧成地-香云纱时尚化巡展”项目先后在中国各大城市落地展出,让更多人领略到“软黄金”的传奇魅力。金惠老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加入到推动中国“非遗”传承的工作中。近几年,华南农业大学服装系与广东民族服装服饰艺术博物馆大力推动“非遗进校园”活动,并在华南农业大学附属小学、中大附属外国语小学等学校开展“非遗”兴趣课,以“广绣”、“香云纱”等中国传统纺织非遗工艺为主题,让小学生们在第二课堂有机会去感受到数百年前非遗工艺的魅力所在,激发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培养更强大的非遗传承力量。潜心指导递薪传火金惠老师坚信要为学生创造出丰富多元的教学环境,并积极帮助学生的研究成果实现落地。积极推动艺术学院与广州各大博物馆的馆校合作进程。为进一步盘活博物馆的文物资源,推动教育与文化的融合奔走多地。去年,她将研究生实践课堂搬进孙中山大元帅府,指导出相关主题系列设计,获得博物馆领导与市民的一致称赞,并为学生争取到相关作品在广州塔广州旅游信息资讯中心展览的机会。立足广东,辐射全国。金惠老师积极响应国家东西部协作战略号召,在学院工作中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援藏工作部署。今年,应广东省援藏工作队邀请,带领艺术学院师生前往林芝,为林芝桃花节助力。随行携带50余套藏区主题服饰、100余件文创产品等设计成果,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全方位提升学生科研水平。与此同时,也进一步推动林芝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林芝与我校文旅产业的后续合作奠定坚实基础。金惠老师坚信“实践出真知”。设计不能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应在实践中找寻答案。近期,金惠老师组织研究生积极参与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制服和颁奖礼仪服装设计,同时带领学生参加各项高级别的设计大赛。近年来,她指导研究生在各项设计赛中获得多项大奖,如2020年带领学生积极参与“中国大学生国际时装周”并获“最佳女装设计奖”、第24届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多彩贵州民族服饰设计大赛三等奖多项、全国大学生牛仔设计大赛二等奖。2020年荣获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金惠老师先后获得了“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广东纺织服装非遗推广大使”、“广州优秀女科技工作者”、“广东时尚推动大奖”、“广州创新英雄”等荣誉称号。



是良师,亦是益友。能遇到华农的老师真是三生有幸呐~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相遇是缘,相遇下一期哦~

End


图文丨 各研究生导师及其学生 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会

编辑丨 宋伊然

初审丨 梁颖欣

复审丨 杨姗姗 陈亚励

终审丨 陈宇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