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草根|真·刚需 大浦东买房记|“付款当天,我们两个人带了七八张卡(借记卡+信用卡)…”
关注《住在上海》公众号有几个月了吧,最近看了几篇过来人的购房历程,心里感慨,大户很多,白手起家的却很少,遂也想把我们在上海的折腾史写出来供大家评论,希望能给部分人以启发。
毕业工作篇:
那会儿川杨新苑1.6w
先简单介绍下本文的两位猪脚吧。我们都来自湖北大别山区,家里毫无根基。女朋友2011年毕业于武汉某211高校研究生,毕业后来上海求职。 我毕业于上海西南某高校机械类专业,2012年研究生毕业后去到浦东一家外企。
两人均毕业落户冠生园路900号。
因一些原因女朋友错过了最佳找工作的时间,最后供职于浦东张江的某家民企。公司最初提供3个月的集体公寓以供过渡,集体公寓在张江,即高科苑。当时张江感觉还很荒凉,去过几次,给我的感觉,每次从闵大荒横穿大半个上海,到了另一个荒凉之地。3个月后,需要从公司集体宿舍搬出来。因工资太低,租不起公司附近的整租公寓,最后找到了一个距离公司不是太远,骑车25分钟可到的性价比高地——孙桥~川杨新苑1期的一室户,租金900。没错,就是很多人所熟知的群租房(原房2室两厅,改成了4室)。
2012年3月,我毕业后,从学校搬到了张江,想两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怎么也该改善下居住条件。找了一圈,一室一厅的整租都在3000以上,一个人的工资差不多就没了。一番权衡利弊后,两个人达成一致,继续租住在这个一居室里,尽力攒钱结婚买房。
因为房子实在太小,房间+厨房+卫生间才9个平方,2个名校的研究生就挤在这个小房间里,晚上出去散步,看着外面的灯光,憧憬着自己在上海的第一套小房子,那会儿川杨新苑的房子挂牌价在1.6w左右,对身无分文的我们来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看房买房篇:
从二手到一手
从孙桥到祝桥
因为跟女朋友感情稳定,很早的时候就想在上海有个属于我们的小窝,哪怕小一点,工作后就开始断断续续的关注上海的房价。记得12年那时候,世纪大道东昌路附近的老破小,35-40平,140w左右。张江镇上二手房2w出头,外高桥的动迁房房价1.2w左右,(这些都是安居客上看到的价格)。无奈实在太穷,工作后的第一件事是先攒钱将读大学的助学贷款还掉。所以虽然关注着,但是也只是心里惦记着。12年国庆,在老家办的婚礼,因为想把钱留下来到上海买房,一切从简,彻头彻底的裸婚。感谢丈母娘的大度,婚后随女退还了全部见面礼+聘礼及彩礼,加上部分婚后余款,一共10W,这就是我们小家庭的全部资产。结婚后,买房的打算就更加坚定了,并且制定了3年攒钱买房的计划。
2013年上半年,在经历了11年的冷淡,12年的回暖后,楼市再次井喷,各种限购限贷政策随之连续发布。办公室里到处充斥着对楼市的讨论,工作几年有点积蓄的,都冲进了楼市;有房有闲钱的,也有人办理了假离婚做首套再抢了一套。其中有人2.1w买了绿地威廉的两房,2w买了幸福小镇的三房,1.5w买了南翔的4房精装修房。。。 但是工作一年,有心无力,只能听着其他同事茶余饭后讨论着买在了哪里,最近又涨了多少。。。云云。揣着手里的10w定期,看着缓慢上涨的工资,渐渐有种绝望的感觉。。。特别是13年8月的时候,浦东自贸区一出,公司附近的房子一夜之间涨了20%。。。
13年在一片涨声中慢慢度过,政府的各种政策并没有马上奏效,虽然成交量逐渐下降,房价仍在继续往上走。不仅仅是上海,北京,深圳,厦门。。。全国各大城市都是涨声一片。也许是已经工作了一年多,让人觉得应该有了点积蓄,也无力买房。陆陆续续接到了几个高中同学的电话,大意就是借钱买房。因为平时关系都不错,我大多都答应了,但是都说好了,只是短借。到了9月份,一个关系很好的同学得知我有10w的定存,打电话问我借钱周转,开口10W。这个时候我犹豫了,虽然最后跟老婆商量了后,还是借给了他,但是打了欠条,约定1.5个月还。
经历了这些,我突然惊醒,当前工资涨幅远远赶不上房价的涨幅,与其悲观攥首付,不如借钱买房,锁定房价,然后慢慢还欠款。我把这个想法跟老婆一商量,两人一拍即合。当下打电话给双方父母,开始凑钱。丈母娘的仗义伸手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当听说了我们的想法后,她也很支持,开口就说能借10W给我们。虽然当天晚些时候就因为儿子反对而反水,但是最终还是借了6W给我们。我家这边父母也借遍了亲戚,给我凑了10W,其他我又自己开口问堂兄弟及同学凑了10W,加上我们两个到年底的存款,我们凑到了差不多50W的首付款。在这期间,我们也开始看房,最初目标是小两室。
因为我们两个工作都在浦东,所以我们的购房区域就定在了浦东。最开始是从我们租房区域——孙桥开始看的。孙桥我们住了2年,这里的群租现象非常严重,尤以川杨新苑一期,二期为甚。二房东从房东手里拿到毛坯房,然后隔成一间间一居室,手里都是上百把钥匙,挂满了整面墙。为了方便出租,很多房间都进行了破坏性的改造,很多一居室都有单独的用实心墙隔出来的厨房卫生间。自住很少,就这样价格也2.2w-2.3W了。随后我们又看了附近的孙桥黄埔花园以及紫晶苑等,孙桥黄埔花苑小区比较老,当时没看上,紫金苑是动迁房,房龄比较新,但是入住率低,而且房子质量感觉比较差,还靠近高架很快就放弃了。
接着就去张江看了看,最便宜九十年代的动迁房都在2.6W以上。买不起,看了几套,直接放弃。这里鄙视下张江某中介,给我们推荐了张江交江大楼,吹得天花乱坠,欺负我们年少无知。张江太贵,就沿着二号线往东找,看了唐镇。唐镇那会也很贵了,而且还在外环外,买两室就会超160W普通住房标准。对于首付紧张的我们来说就显得非常尴尬,稍微做低可以节省很多税费,但是首付又会增加不少,这时我们的软肋。不做低,税费又会增加很多。。。唐镇也pass掉。
听12年买房的一个师兄说,北蔡是洼地,建议我们去那边看看。接着我们又利用周末时间去北蔡实地看了下,当时市场虽然相对上半年有一定程度的降温,但是大部分买房人的预期还是看涨。在跟中介说了我们的预算之后,不知是确实是市场太火,还是中介不给力,总之几乎没什么像样的房型出来,被带看了几套手枪型,飞机型,一字型等房型后,也对北蔡失去了兴趣。 遂继续沿2号线向东——川沙找。那个时候川沙刚刚拍出一块地王,加之迪士尼效应,价格也在快速上涨中。同事推荐去看华夏东路附近的动迁房,说房子较新,对口川沙重点小学圆西小学,以后小孩上学问题也解决了。找过去才发现,我们的预算只够买一室一厅的房子,那边的小区主要是顺馨佳苑,万馨佳苑等几个零几年的动迁房小区。一室一厅55平左右,网上高挂到了145W,而且还没有房源出来,按照中介的说法,小户型基本上是出来一套被抢一套。
经历了几周的折腾,我们决定缩小看房区域,将精力主要锁定在川沙。这个时候,老婆刚跳槽换工作,工资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为了改善下居住条件,也为了方便看房,我们在川沙华夏东路地铁站附近的晴川佳苑租下了一套简装的一室一厅,55平,租金1800。随着看房一段时间,我们对自己的预算和期望也逐渐清晰起来,川沙160w普通住房标准的两房不多,有大多房子很老,我们心里那会儿还难以接受。这样一来只将讲目标锁定在几个较新点的动迁小区的一房。在跟中介留下联系方式后,我们暂停了胡乱看房。期待一有合适房源出来,立即锁定。然而,市场却冷落了我们这种无根基的草根,整整一个多月,留下联系方式的中介都没有来骚扰我。。。我跟老婆开玩笑,以前不是老听人说看房留联系方式要留小号,不然会接到各种中介的骚扰电话,现在看来我们还不够资格让中介骚扰啊。
我说:“距龙阳路都30km, 还要1.2W,
什么人会买在那里啊?”
最后没想到是我们买了……
在等待中介电话的过程中,我表面平静,内心却焦躁不安,到了11月份,市场成交逐渐缩小,但是看安居客上的挂牌均价,前面各月房价仍在逐月上扬。晚上躺在床上,脑海杂乱的思考着种种,突然一个念头闪过,既然买不到,不如去郊区买个新房算了。新房有税少,杠杆高的优点。对我们这种缺首付的屌丝,还是有一定的诱惑的。在有了这个念头后,就开始了解起新房来。经历了13年的大年,市场上的新房很少,买得起的都很偏僻,主要在原南汇地区。当时了解了下,正在卖的有新场的汇锦城,东方冠郡,祝桥的朗诗未来树等。在跟老婆说了我的想法,老婆不支持,也没反对。
周末借了辆车,上午在家研究了下这几套房子的价格与房型,面积,地址等,粗算了下可能买得起的最大的房子价格。下午就拉上老婆赶过去了。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既然选择买在郊区,要买就买个大点的,最好是带精装修的,不然买了可能几年都没钱装修了。按照这样的思路,按照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站去了祝桥的朗诗未来树。以前在龙阳路转车的时候见过朗诗未来树的广告,有点印象,记得当时看到它们的广告的时候,我跟老婆还开玩笑说,“距龙阳路都30km,还要1.2W,什么人会买在那里啊。。。” 没想到几个月后,我们竟然来到了它的售楼处。
从现场了解到,朗诗未来树还有少量3期尾盘出售,全系精装修交付。当时已到11月中旬,开发商正准备清盘,剩下的房源大多是118-123平的三房,89平的三房单价比较高,均价1.8-1.9W左右。118的三房均价稍低些,销售小姐向我们推荐了一套118的三房,8楼的4楼,一梯四户,房号不太好,404。搜房2W抵4W后,单价1.56W,折合总价186W。在看了89平和118平的样板房后,我对118平产生了兴趣。老婆不太想买,觉得太偏,周围太荒凉,什么都没有。从样板房里出来,售楼小姐看出了我的心思,一个劲地怂恿我交定金,内心有些冲动,老婆虽然觉得偏,但看我比较留恋,也没有太反对,只说,你如果实在想买就买吧。就这样,我们在看了第一个新房后就交了5W的定金,结束了我们的看房生活。
实话说,这套房下定确实比较冲动,一个是缺乏经验,一个是看房看得确实心累,再加上强烈的渴望在上海有个家的念头驱使。然后就是10天内凑齐近58W的首付款。婚礼彩礼+我们两个人的积蓄有20W出头,双方父母帮借了近20W,我们自己又以自己名义向堂兄弟及同学借款10W,剩下的几万就只能刷信用卡了。还深刻记得付款当天,我们两个人带了七八张卡(借记卡+信用卡),开发商售楼处财务一脸铁黑,说要不是领导特批,不会让你们这么搞的。。。
交完首付,回到出租屋,我们躺在床上,大脑一片空白,半天都没回过神来。我说:我们刚才刷刷刷那几下,花了快60w吧? 老婆:嗯,好像是的。我:那个要取出来,得有好大一堆吧。。。老婆:我们信用卡也刷爆了吧?我:嗯,银行卡里也没钱了,我待会给同学打个电话,再借3个月生活费吧。。。
还款添丁篇:
公积金已经能覆盖月供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存钱-还钱-追债-还钱中度过。。。中间省略一万字,16年底终于还掉所有借的首付款的钱,期间还添了一位家庭小成员和一部车,并把父母接到了上海照顾宝宝。在川沙租住了2年后,我们搬到了自己的新房,在承受了一年半的长途跋涉的上班生活后,近期我们把新房出租出去了,举家搬到了世纪公园。用同事的话说,穷屌丝住到了上只角,买不起,却充分享受了市区的便利。上下班的时间大幅缩短,陪宝宝的时间也变多了,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也多了。下一步就是在在宝宝上学前买一个老破小报户口,使得宝宝能够继续留在市区读书,而我们一家继续租一套稍大的房子过日子,学区我们拼不起,还是留更多的时间陪在她身边吧。
从13年底买第一套房到现在,3年过去,我们又仿佛回到了起点,只是这一次,我们手上已经有了一套郊区次新房,两人的公积金已经差不多快能够覆盖掉月供了,新房的租金拿来补贴一部分世纪公园的租金。不变的是,再买,首付现在还是没有的。再一次跟没有上车的刚需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了。
很多人问我,你为啥不把郊区的房子卖掉置换到市区?因为卖不掉,也因为限购,7成首付置换不起,还因为卖掉我们可能就再也买不起那么大的房子了,心里舍不得。而且也比较看好祝桥以后的发展,小区2-3km有去年年底刚落地的上海东站规划,长期来看,交通的改善是迟早的事情;另外500m边上规划建设长海医院东院,附近还有个祝桥唯一的海天湖,生态环境也还不错。附近除了去年的88亿的金地地王,还有好几块地块尚未挂牌拍卖,以后应该仍有发展的前景。总之,这套房子就把它放在那里吧。至少,以后不管中国经济怎样,我们还有个窝。置换,伤不起。
思考总结篇:
如果当时?没有如果!
现在回过头来思考,中间还是走了很多弯路的,也错过了很多很好的机会。15年因为打算搬到郊区的新家,花费10W购置家电家具及室内软装,年底又因为老婆上班需要,且再次抱着一步到位的想法现金+部分贷款购入了入门B级车,花费18W左右。导致现在手头缺乏现金,15年底及16年初,已经明显感觉到了房价的上涨却无能为力,眼看着买回市区距离自己越来越远。。
如果一开始就放弃搬去郊区新房,而是接着租房,将所有的现金留在手里,或许现在也不会这么被动。看着现在越来越高的购房门槛,也只能叹息一声,孩子慢慢长大了,明年就面临入园的问题,再回到郊区显然不现实,两个人上下班都太远。再买,流水不是问题,可是首付在哪依然悬在心头。。。对于刚需的建议,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买在偏远的郊区,但是我个人认为,即便买在了郊区,除非工作也在附近,不然不建议住在郊区。年轻人最宝贵的就是时间,将太多宝贵的时间花费在路上,不值得。另外不要被劈天盖地的爆发论迷了心窍,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刚需还是需要买的。但是习主席说得好: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注:本文由《住在上海》粉丝业主投稿,欢迎更多上海购房者投稿!详戳👉投稿说明
扫码关注《住在上海》
收看上海楼市真实报道
住在上海
微信号:imshanghaier
上海房地产及时资讯|独家测评|业主故事
猜你喜欢:老业主全方位解读九亭N个知名小区|致需要在九里亭置业的同学
关注《住在上海》后回复更多板块和楼盘关键词看已经写过的文章,上海买房必看。